一路走来一路读?《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一)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540

《一路走来一路读》这部书,你认为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失衡

《一路走来一路读》算起来应该是读过的林达的第七本书了。其实林达的书用句时髦的话来讲——都是“套路”。可问题是,对于我来说,这种套路却甚是喜欢,才至于恨不得把林达的书全部读个遍。

一路走来一路读?《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一)

为什么这种“套路”有这种魅力呢?我想其一是,林达的书语言优美,表达清晰通畅,读起来很舒服,让读者很难拒绝。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林达的书的内容很有“含金量”。尽管语言通俗易懂,但其内容里却是蕴含着比较复杂或者深奥的宪政制度和人文议题。这些东西通常是长篇大论也很难说得通的,可林达却是用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或案例,把读者引导进来,进而见微知著,管中窥豹,也窥见了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以及美国宪政制度的精髓。

《一路走来一路读》虽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更像是一本集合了游记、读书笔记和随想的书。但“形散而神不散”,这本书和林达的其他书其实都是在一个系统的“闭环”内,这个系统的内核,一直都是介绍美国的宪政制度、民主建构、建国历史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想要了解美国,林达的书也是需要必读的。但成为“套路”,败也“套路”,尽管有诸多优点,林达的书还是还是比较模式化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化”的。作者书中的棱角太少了,或明或暗地充满了对美国制度的赞许和颂扬,却不见有反思性的批判和有选择的扬弃。难道美国制度真的完美无缺吗?特朗普的上台或许说明并不是这样的,《一路走来一路读》中也有篇文章《极右派:民主体制下必要的邪恶》,作者即是以发生在法国大选中的勒庞为例,其实文章中隐含了一种观点:这种现象会在美国发生,但极右派不会登堂入室,获得民众的高支持率,毋论当选总统了。

可这种事情确确实实在美国发生了,也证明了林达的书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或者一种观点。更确切地说,林达的书其视线多是锚定在过去,而对当下反思甚少,对未来更是没有多少论述。或多或少有种“事后诸葛亮”的态度,一种“和事佬”的立场,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失去了平衡。

《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一)

                ——和上帝安排的通信

   《一路走来一路读》的作者是林达,其实是两个人的合名,开始的介绍写到: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可是,一路漫游走得多了,觉得也有它独特的韵味。从中我们不难猜出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历史和古迹的游记和游感的书籍。由走路和读书两部分组成,每部分由许多个故事组成。

   我认为这是我看到的第一篇游记类历史小说,里面的故事是有趣的,里面的人物是有灵魂的。每一个故事里面有对景物的描述,有对自己感受的抒发,有对历史的记载(用朴实的语言文字来书写),有那一时刻对历史人物的心理的分析和猜测。读完之后,我认为,如果一篇景物游记没有历史说明,那么那只是日记。这将是我看过的从未爱不释手的游记小说。

   这本书的两位作家带领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次的旅行,而是一次次与历史和时空的对话,我们在这其中看到了另一个国家的历史,这仿佛是另一个维度的历史。在今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后,在去看其他国家的历史,不觉多了几分趣味。通过旅游去读出每个景点背后的故事,我们又回到当初,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历史这本人类书籍上的尘埃。而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又清晰的浮现脑海,为后时代的人类做出伟大贡献。他们又活在了我们心里。了解一段历史之后,你会不自觉的想,我了解了一段历史,我知道了其中的人和物,我知道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我从未珍惜。

   我喜欢这个感觉,它带给我的是自豪感,每当别人问我看过什么书的时候,我会告诉他,我读过一路走来一路读,我了解美国的历史,我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我知道美国第二代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我知道美国第三代总统约翰·亚当斯,我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然后我会慢慢的给别人做一个简介。到最后的时候,我会对那个人说:这本书非常的好,我建议你读一下。

   关于第一篇故事上帝安排的通信,美国开国元老托马斯·杰弗逊和约翰·亚当斯,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共同出使欧洲,在革命事业中结下了友谊,而且家庭间也拥有了友谊。在美国建立之后,由于治国理论和方略的分歧,加上杰弗逊的一些过激言论,致使两位元老关系破裂。虽然之后又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们最终还是和解了,并且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通信。之后两人在同一天逝世,而五十年前的这一天,美国的开国者在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这可谓是奇迹。

   我在里面看到了两个伟人之间的故事,他们由成为朋友到变成仇人,到最后的成为心灵的依靠,他们的友谊即使在互相仇恨的时候依然没有变。因为他们共同经历过苦难,到晚年来看到了许多事情,以及对方心里的跨时代的心灵寂寞,当一个了解一个时代后而又了解下一个时代的人的那种无人可以述说的心情。他们在晚年来通过书信倾述衷肠。

   初来,一起互粉。

   文笔不好,立意不深,写文章是为记录生活所感。初来,写灵感所发。看完他人文章,一定随手点赞。感谢这平台的书友,一起写作,一齐分享。谢谢阅读!

一路走来一路读的内容简介

《一路走来一路读(增补本)》分为“走路”与“读书”两个部分。作者旅居美国,延续自己一贯的风格,在不断的阅读和造访一个个城市、小镇时,信手拈来发人深省的故事。——“我们随着美国思想开拓者的足迹,在朴素的土地上行走,阅读他们留下的纸页发黄的字迹,也把看来、读来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行驶在路上,轮流开车。不开车时,就翻看书,也不时抬起头,望着迎面而来、又消失在身后的村庄和小镇。晚上,找个便宜的乡村旅馆住下,入睡之前。也看一段随手抓到的书。看到好玩的,就聊聊天。有时,也自然就会生出一些感想来。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可是,逛得多了,觉得也有它特别的韵味。它的开拓者中有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到了北美的荒原上,褪尽精美修饰,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我们随着他们留下的足迹,在朴素的土地上行走,阅读他们留下的纸页发黄的字迹,也把看来读来的一些体会,试着与大家分享。

就这样,边走边读,阅读是一大乐事,旅程也还在继续之中。

《一路走来一路读》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欧洲的风土人情、历史、文明和社会的书。随着《一路走来一路读》的引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新境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