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护理,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49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骨折病人的护理,以及骨折病人的护理ppt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骨折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骨折病人的护理,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骨折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骨折后患者的观察:1精神、情绪、饮食、睡眠、营养状况、大小便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2外固定情况外固定装置是否有效,夹板松紧度是否适宜,石膏有无断裂、石膏筒内肢体是否松动或挤压、牵引重量是否适宜、牵引滑轮是否灵活、牵引锤是否落地等。3疼痛①了解疼痛的性质及程度,确定引起疼痛的病因。②观察发生疼痛时病人的状况及伴随症状,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检查有无发热、水肿、出血、感觉异常、放射痛、意识障碍等体征。③通过应用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如制动肢体、矫正体位、解除外部压迫等进一步确定引起疼痛的原因。4体位体位是否正确,肢体是否按治疗要求摆放与固定;患肢外固定处与身体受压处皮肤有无红肿、水疤、破溃,有无胶布过敏反应,骨牵引针孔有无红肿、脓液渗出。5手术后病人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外,伤口有无渗血、出血及感染征象;功能锻炼后的反应锻炼时是否伴有疼痛及疼痛的性质,是否伴有肿胀、麻木等不适肢体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生命征变化,颅脑、胸、腹部症状和体征观察患肢肌群和关节的形态与功能状况,定期X线复查。

治疗原则: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复位:解剖复位功能复位:(1)手法复位(2)手术复位

2.固定:(1)小夹板固定(2)石膏绷带固定(3)持续牵引固定:皮牵引,骨牵引(4)手术切开内固定(5)经皮穿针外固定器

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给与全面、细致的健康指导,恰当的劝说和解释,以改变病人的认识方式。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饮食营养护理绝大部分骨折患者虽无内脏损伤,但由于经历了创伤或手术的打击,终日卧床,运动减少,扰乱了原先的生活规律,往往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老年患者,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要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的要喂饭。适当多吃一些辣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疏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总之,要尽可能让患者心情愉快,吃得好、睡得香,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3生活护理及预防褥疮骨折患者经过骨科治疗后后,最好能在医院多观察几天。如立即就回家的,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石膏固定受伤肢体的末稍循环,每隔一两个小时看一次,看手指或脚趾有无发紫,询问病人有无肢端麻木,试着扳动伤肢的手

指或脚趾,看有无剧痛的感觉。如有这些症状,或发现皮肤起水泡、感觉减退,可立即就近到医院检查。如有伤口,伤后三四天疼痛不见减轻,反而加重,并伴有发热症状,很可能是感染,要及时到医院复查、换药。如有钢针等固定物留在皮外的病人,要用75%的酒精滴钢针眼,每日2—3次,以防针眼感染。终日卧床的病人,要定时翻身,防止骨骼突起处的皮肤长期受压发红、糜烂,形成褥疮。

4功能锻炼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应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骨折后期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果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思肢,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如果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并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或骨折部位突发的疼痛时,均应警惕发生新的损伤,暂时停

止锻炼并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处理。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运动;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内收运动;尺桡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转活动;痉腓骨干骨折不能做足的内外旋转运动。

健康教育

1.骨折初期教育病人及时就诊。

2.骨折固定期要适时进行宣教工作。

3.康复期应指导病人做好患肢的功能锻炼

4.社区护理中教育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加强生产生活环境安全保护措施,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折病人的急救护理

骨折的急救处理极为重要,如处理不当,轻者可加重损伤、增加痛苦,引起伤口感染,重者可造成残废甚至威胁生命。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参考。

骨折的急救处理

首先,要迅速检查伤情、部位及范围,对疑有骨折者按骨折处理。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等症状,提示有休克发生,应注意保暖,给予温饮料,尽快给予补液和氧气吸入。对有颅脑复合伤而处于昏迷状态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有无瞳孔变化、耳鼻道有无出血。对有闭合性损伤者,避免过多搬动而增加痛苦。对有患肢严重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与肢体畸形者,可剪开衣袖和裤子,并用夹板予以固定。

其次,对有创口出血者应区域性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尽可能选用清洁布类。对于四肢的大血管出血可用胶皮带或缠绕毛巾代替止血带止血。包扎止血带时不应与面板直接接触,可用布类作为衬垫,并在明显部位加以标记,写上包扎止血带的时间,必须每小时放松一次,每次5-10分钟。

骨折断端的移动可引起剧烈疼痛,而且也会更多地损伤周围的软组织,增加出血,甚至可加重休克的发生。因此,对骨折肢体必须立即予以固定。其用具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板、竹片、硬纸板等。实在无东西时,可将上肢悬吊于胸前,下肢可与健肢绑在一起。未作固定者严禁搬动。在运送患者时力求平稳,舒适,不倾斜,少震动。

石膏固定的护理

进行石膏固定的患者应睡硬板床,床单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面板要洁净,用50%酒精***骨突部位,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发生褥疮。

加强对石膏固定部位的观察。固定大躯干者,应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固定肢体者,应在患肢下垫一软枕,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严密观察肢体外露部位的肤色、温度、感觉和活动情况,倾听病人主诉,石膏过紧必须剪开。下肢石膏固定可测足背动脉的搏动,若不明显,则提示有血运障碍,与医生联络。如在石膏内某部有针刺样疼痛或嗅到特殊的臭味,应与医生联络。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多做深呼吸运动,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增加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

骨折的功能锻炼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患肢区域性肿胀、疼痛,骨折也容易发生再移位,软组织正处于修复阶段,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直。原则上在骨折部位附近的关节不应活动,其他无挫伤的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

2、骨折中期:2周以后,此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活动骨折部位附近的上、下关节,动作须柔和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直至接近骨折愈合时,活动次数才可适当增加。

3、骨折后期: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骨折病人怎样护理

骨折病人有的需住院手术治疗,有的经门诊复位、石膏固定或其他处理后,即可回家休养治疗。骨折的愈合过程缓慢,一般要6~8周才能达到临床愈合阶段,老年人更长一些,大多需要卧床休养,所以家庭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1)首先要解除病人骨折后的种种顾虑,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多数病人骨折后心理都较为复杂、这些复杂心理可使病人吃不好,睡不好,更不用说配合治疗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亲切地进行说服、鼓励,讲明只有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恢复功能,才能早日减轻痛苦。

(2)骨折后常因制动体位、疼痛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大小便不方便,又使病人不愿多饮水和进食,家人应耐心劝慰,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调节花式品种,多吃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肉、鱼蛋类、以及水果蔬菜,以增强骨折创伤的修复力。还要适当进食纤维素食物,以利通便。上肢骨折者需护理喂饭、喂水。

(3)因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往往对大小便发愁,一怕大便困难,二怕吃多、便多、尿多,增加他人的麻烦,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做到勤问、勤看、勤处理,协助床上大小便,女病人便后应清洗会阴肛门部。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的形成。排便有困难的,每日做腹部按摩,适当服用缓泻剂,如石蜡油或中药麻仁丸等。

(4)为使卧床骨析病人舒服,心情愉快,应做到“3短”、“3洁”。“3短”是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3洁”是头足会阴清洁、口腔皮肤清洁、床铺清洁。为此,应定期给予洗头、洗脚、擦澡、剪指甲、剃头剃须,及时更换被服。卧床病人应每日作深呼吸运动,定时拍背以利排痰,注意保暖,防止进食呛咳或误咽入气管,在确保骨折部位固定的前提下,尽量有计划地变换体位,长期受压处皮肤要给以按摩,有利于预防褥疮和肺炎。

(5)随时注意病人卧床的姿势正确,如腰椎骨折的应处于腰椎过伸位仰卧姿势,硬板床腰部可垫以枕头。经常检查患肢的情况,如用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患肢皮肤有无受压,指(趾)端的颜色、温度有无改变,以及石膏是否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

一般固定的患肢,可用枕头或被褥抬高,以高于心脏水平为宜,但以不使对好的骨头移位为原则,有利于消肿和血液回流。保持石膏内部清洁,如病人感到石膏内皮肤发痒,可以钝头的织绒线针伸进去轻轻的上下移动止痒(有伤口者不能用),对下肢股骨骨折的病人要保持患肢踝关节呈90°屈曲,防止足下垂,为防止肢体外旋和内收,可在鞋底跟上钉一横板条,保持有效的牵引力。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