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嫦娥五号将行采样返回任务,以及嫦娥五号是如何完成采样返回任务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嫦娥五号已经完成了月面自动采样封装任务,何时会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的发射自然而然的吸引力无数过人的注意,能够见证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幸运的。
嫦娥五号是在11月24号发射的,在月球着落后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工作对月球土壤的自动采集和封装工作,专家预计这一系列的工作差不多要花费23天的时间,也就是说嫦娥五号大概会在12月中旬会返回地球。
其实,每一项外太空的卫星发射成功很重要,它在外空的运行以及返回地面的工作也很重要。这次,嫦娥五号不仅仅是要成功的返回地球,而且还要带回来很重要的研究材料——月球土壤。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大概会有2公斤重。两公斤对于地球上的我土壤而言微不足道,但是从遥远的另一星球一次性带回2公斤重的土壤还是很引人注目的,毕竟在世界上能做到到这件事的国家屈指可数。就连前苏联,在经过三次的月球之旅后总共都只带回来330克的月球土壤。
嫦娥五号的月球之旅也十分繁杂。经过发射,运转,脱落,着落,进行土壤采集等工作,听专家言嫦娥五号在太空一共要经历十一个阶段,这十一个阶段到底是什么样的,经过专家的解释,平常人也都是一知半解的。
但单就2公斤的月球土壤就要嫦娥五号历时两日进行采集就足以说明了在月球上进行探索工作的不易。
据了解,嫦娥五号在月球上采集土壤经历“钻取”和“表取”两个部分,看字面意思大家应该就能了解大概的操作方式。这样采取不同的方式收集土壤也是为了获取不同的研究材料。
总之,在经历艰难的工作后,嫦娥五号即将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让我们一起关注嫦娥五号返回吧。
嫦娥五号是如何完成采样返回任务的
按照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相比于之前的探月任务,嫦娥五号探测器不仅要降落在月球,还要完成采样和返回。如此多的任务,也使得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系统更为复杂,为此研制人员将嫦娥五号探测器设计成了一个多器组合体的形式。
据了解,这个探测器总共有4个部分组成,然后它的形式有点像串糖葫芦,从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这4部分在发射的时候组成一个探测器。
从名字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器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任务。在执行月面采样返回任务的过程中,4个探测器会根据任务的需求形成不同的组合,在它们的通力配合之下最终完成采样返回的任务。
扩展资料:
嫦娥五号任务中需要完成7次分离
根据任务的总体安排,在整个嫦娥五号任务中共有7次分离,而与轨道器相关的就有5次。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师嫦娥五号轨道器技术总负责人查学雷说:从运载火箭分离开始第一个分离,到我们支撑舱、着陆器第二次分离,支撑舱跟轨道器分离,第三次分离;
然后我们把上升器跟对接舱组合体分掉,这是第四次分离,最后第五次分离就是把返回器分离,所以这么来说的话,7次中间有5次是非常重要的分离任务,这在我们国内的航天器的任务中间应该来说是分离次数最多的一个。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嫦娥五号探测器咋完成采样返回任务?四器联手像串糖葫芦!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任务圆满完成了,未来我国还会有哪些计划
12月17日万众瞩目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终于成功返回地球,这代表了我国探月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让我国在宇宙探寻领域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也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可以探月的国家,在这一刻,我相信所有中国人内心都是无比骄傲自豪的,当然很多小伙伴都在想,我国在此次探月任务圆满成功,未来还会做出哪些太空探索计划,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未来我国将准备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等任务。
根据新华社最新消息:在12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也就是说,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天问一号”探测火星任务了,其实天问一号早在2020年7月23日就已经发射了,目前还在太空轨道上向着火星前进,根据事先计划,天问一号将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并持续3个月火星拍照任务,在当年5月,天问一号将会降临火星开启探测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刚等到了嫦娥五号的成功,又要期待天问一号的消息了。
当然不仅仅是火星,根据吴艳华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天问一号任务完成后,我们还将开启木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相信有了嫦娥五号的采样经验,相关技术人员已经对火星采样志在必得了,剩下的都交给科研人员了,我们放宽心态等待即可。
那么你还知道未来我国会有哪些计划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于嫦娥五号将行采样返回任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