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对老婆的爱称的问题,以及和对媳妇的爱称50个是什么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对媳妇的爱称50个是什么
1、老婆(大家常用的叫法),
2、妻子(书面式的叫法),
3、媳妇(北方人常用的叫法),
4、太太(文化人的叫法),
5、对象(60年代的叫法),
6、爱人(80年代的叫法),
7、内子(台湾人的叫法),
8、女当家(山大王的叫法),
9、女人(俗人的叫法),
10、内人(文士的叫法),
11、老伴(老年人的叫法),
12、贤内助(尊称),
13、糟糠(书面语),
14、夫人(官员),
15、娘子(秀才),
16、拙荆(文人),
17、贱内(商人),
18、执帚(委婉),
19、浑家(白话文),
20、亲爱的(亲热),
21、宝贝儿(想念),
22、达令(腻歪),
23、心肝儿(一般男人比较兴奋的时候对老婆的叫法),
24、娘们儿(东北人对老婆不善称呼),
25、那口子(一般农村人对妻子的称呼),
26、马子(小混混对老婆的称呼),
27、婆娘(四川人)
28、老蒯(东北人)
30、婆姨(西北人),
31、家里的(河北人),
32、屋里的(河南人),
33、姑娘伢(湖北人),
34、烧锅的(安徽人),
35、孩他妈(有孩子),
36、女主人(尊称),
37、领导(敬语),
38、发妻(原配),
39、丫头(东北人的叫法),
40、美人儿(调皮的叫法),
41、皇后,
42、亲,
43、小祖宗,
44、小可爱,
45、小妮子,
46、女神,
47、乖乖,
48、猪婆,
49、爱妃,
50、小傻瓜。
扩展资料
今天所称的媳妇最初叫于宋金之时,媳妇本作息妇,《说文》,《广韵》,《集韵》,《礼部韵略》及金人韩道昭《五音集韵》都没有媳字的解说,所以媳字为后来人们所称呼的俗字。
"息"有子之义,故人称子妇为"息妇",文字类化作用,息妇为女性,故加女旁作"媳妇"。
北朝隋唐年间造像刻石中尝见“息”字,遂搜集有关资料,得知古人称子为息,子妇为息妇,今人谬加女旁遂为“媳妇”二字。
金石学中碑别字、异体字、俗字的产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跟社会背景、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时代的产物。正如本文中言及的“息”字,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好创造者将“息”加女旁成媳字,虽然不甚规范,但运用已久,为大众所接受,成为正体字。
"息"有子之义,故人称子妇为"息妇",文字类化作用,息妇为女性,故加女旁作"媳妇"。
对老婆的50个爱称有哪些
对老婆的50个爱称有:
老婆、妻子、媳妇、太太、对象、爱人、内子、女当家、女人、内人、老伴、贤内助、糟糠、夫人、娘子、拙荆、贱内、执帚、浑家、亲爱的、宝贝儿、达令、心肝儿、娘们儿、那口子。
马子、婆娘、老蒯、婆姨、家里的、屋里的、姑娘伢、烧锅的、孩他妈、女主人、领导、发妻、丫头、美人儿、皇后、亲、小祖宗、小可爱、小妮子、女神、乖乖、猪婆、爱妃、小傻瓜。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对老婆17种亲密称呼
1、宝贝,这是一种非常常用且普通的爱称,基本意思就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宝贝一样去宠护爱护,呵护她。把女生当做自己的宝贝,把自己的女儿当做小宝贝,呵护她们两个人的成长,陪伴自己最珍贵的人一起变老。
2、思密达,韩国传过来的一种叫法,听起来比较洋气,且充满一种宠溺的气味。思密达可以采用一种非常俏皮的语气,听起来也会让人感觉到十分的宠溺,像是将自己的甜心小宝贝一样。
3、国服妲己玩过王者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有诱惑的女性角色。使用了国服妲己这个称呼就是代表了你对她的魅力的一种肯定,感觉他如同妲己一样性感迷人,你的女朋友知道的也一定会喜欢上这个称号。国服妲己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如果你的女朋友喜欢玩王者荣耀的话,特别是法师一类的英雄,她一定会因为这个称呼她感觉到你对她的技术的一种肯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对老婆的爱称和对媳妇的爱称50个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