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锄禾日当午诗名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锄禾日当午”的诗名叫什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锄禾日当午”的诗名叫什么
“锄禾日当午”诗名是《悯农》。
诗歌原文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
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
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
太尉,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
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作品赏析: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
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
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
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
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
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
教科书。
锄禾日当午的诗名叫什么
锄禾日当午的诗名叫《悯农》。
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在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农田里有一个戴草帽的农民伯伯在辛勤耕耘,无情的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悯农》读后感:
摆在餐桌上的食物是来之不易的,都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能铺张浪费;要尊重农民的付出,尊重农民的劳动果实。
不因该浪费粮食,盘中的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有吃、有喝过着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积极响因学校提倡的“光盘”行动,从自己做起,不浪费我们盘中的餐。
"锄禾日当午"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
“锄禾日当午”出自古诗《悯农》,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有两首,“锄禾日当午”为其中之一。
《悯农》一诗字词较为简单,诗意较为容易理解,因此近代以来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有些诗词的诗名为了简便同时便于区分,可用诗词的第一句作为诗名或词名。由于各地方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因此将《锄禾》代替《悯农》作为此诗的题目也是有可能的。
《悯农》一诗全文如下: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扩展资料:
《悯农》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这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悯农二首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