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上取回来的到底是什么经书
玄奘法师,唐太宗时代的高僧,由于小说《西游记》的缘故,我们将其称为“唐僧。”
在《西游记》中,唐僧率领三位徒弟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无数妖魔鬼怪,目的是要到“西天”求取“真经。”
那么,历史上的唐玄奘去“西天”到底求的是什么“真经”呢?他又为什么要去取经呢?
唐僧玄奘是和尚,佛教徒,所以,他所求取的经书一定是佛经,这一点自不待言。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目的是:大唐国境内流通的佛经质量不高,翻译不准,篇幅残缺。而佛经作为当时的“无上宝典”,可以起到避邪驱魔,保佑国土,滋润万民的效果。
因此,唐僧发愿要去“西天”求取真经。所谓西天,就是历史上的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在真实的历史上,玄奘去西天取经的目的,与小说几乎等同,当时唐朝国境内的佛经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很多理论都不完整。因此,玄奘要去印度,佛教的发源地,去寻找佛陀真经。
历史上的玄奘要求取的佛经是什么经书呢?
这部经书就是当时佛教世界最高超的论藏巨著:《瑜伽师地论》。
传说,这部论典是弥勒菩萨亲口宣说,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这就是唐玄奘西行求法的最主要目的。
那么,玄奘实现了愿望吗?
玄奘当然是实现了愿望的。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是向如来佛祖直接求取真经。
而在历史上,玄奘大师是进入了当时印度最高的佛教理论学府: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当时在佛教世界的地位约等于今天的剑桥、哈佛之类的世界最顶尖名校。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不是直接向佛祖取,而进入了印度最高级的佛教学校去学习。
玄奘大师在印度学习了十余年,终于将《瑜伽师地论》全部融会贯通,圆满毕业。
在他留学期间,他还通过辩论战胜了不少向那烂陀寺挑战的论敌,从而名震全印度,被印度人称为“解脱天”“大乘天”,就连当时印度最有实力的国王戒日王都很器重玄奘。当时戒日王与中国的皇帝李世民关系很好,两国用公文交流时,戒日王多次提到玄奘,认为玄奘是大唐的骄傲。
所以说,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绝不是《西游记》中那个肉眼凡胎,懦弱保守的迂腐和尚,而是一位聪明绝顶,刚毅果敢的一代人杰。
玄奘法师在他心目中的“圣地”天竺取到了真经,但是,天竺同时令他有些失望!
在玄奘的想象中,天竺应该是金碧辉煌,人物茂盛,经济发达,学术高超的国度。
然而,玄奘到了天竺才发现,这是一片四分五裂,佛教开始衰落,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混乱的思想,到处是小国战争的印度。
玄奘大师在取得《瑜伽师地论》真经后,毅然回国,将真经留在了中国。
后来,外敌入侵印度,那烂陀寺毁于一旦。现在,印度人想要重修自己的古代史,还必须要求助于中国,去查找玄奘大师当年留下的记录。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西天取的经书分别是:《涅般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首楞严经》三十卷,《恩意经大集》四十卷,《决定经》四十卷,《宝藏经》二十卷,《华严经》八十一卷,《礼真如经》三十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光明品经》五十卷,《未曾有经》五百五十卷,《维摩经》三十卷,《三论别经》四十二卷,《金刚经》一卷,《正法论经》二十卷,《佛本行经》一百一十六卷,《五龙经》二十卷,《菩萨戒经》六十卷,
《大集经》三十卷,《摩竭经》一百四十卷,《法华经》十卷,《瑜伽经》三十卷,《宝常经》一百七十卷,《西天论经》三十卷,《僧祗经》一百一十卷,《佛国杂经》一千六百三十八卷,《起信论经》五十卷,《大智度经》九十卷,《宝威经》一百四十卷,《本阁经》五十六卷,《正律文经》十卷,《大孔雀经》十四卷,《维识论经》十卷,《具舍论经》十卷。
扩展资料:
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西游记》剧中唐僧所说的:“西天”即古印度,佛陀的故乡,就是古印度天竺国。
玄奘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上下五千年》一书中提到:唐僧取经前,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后来唐僧到西天那边取的是“大乘佛法”。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游学印度十七年载誉而归。其带回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回国后为唐大宗、高宗所钦重,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官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75部,1335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西天取经
唐僧取回来的到底是什么经,是不是真的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唐僧取经前,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后来唐僧到西天那边取的是“大乘佛法”。我是在《上下五千年》书里面看到的,历史上的故事。却有唐僧这个人,不过他是一个人到的印度,尼泊尔那个方向取经,而且经历了很多磨难,不放弃,才取到大乘佛教的经。大乘佛教中,唐僧主修的“唯识宗”。这是一个高中同学告诉我的,他是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