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我国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时间是在哪一年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我国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时间是在哪一年
法律分析:2016年。
法律依据: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引领西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68号),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发改规划〔2016〕910号”文件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同时,文件指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是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审议通过的时间是好多年
2011年和2016年。国家发改委对成渝地区已经有过两次规划,分别是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此次中央财经委没有使用这两个概念,而是使用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意思是由重庆、成都组成的经济圈。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成渝地区一直举足轻重: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条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
成渝城市群七个中心是哪七个
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
2018年7月4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不仅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更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确定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谁将率先突破,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引发了坊间的猜测。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范波表示,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和达州这7个城市分别位于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是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
扩展资料
2020年7月16日,四川日报刊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提出着眼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支撑,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并给七大区域中心城市落实了不同定位。
1、绵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和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2、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3、乐山: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4、宜宾: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
5、泸州: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加强两市与重庆沿江协同发展,打造产业和人口优势承载地、南向开放新高地,带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
6、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
7、达州: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加强两市与成渝双核联动,积极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晨报-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看四川将如何培育壮大七大区域中心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在线-七城竞争四川经济副中心谁最先出线?
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