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原因除了高温还有什么,中暑的原因除了高温还有什么原因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59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暑的原因除了高温还有什么,以及中暑的原因除了高温还有什么原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夏天中暑的原因是什么

中暑的原因除了高温还有什么,中暑的原因除了高温还有什么原因

中暑

中暑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对策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防护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散热功能不足或障碍引起的危险的高热

在症状突发前,有时先有头痛,头晕和乏力.通常出汗减少.皮肤灼热,发红,常干燥.脉率迅速加快,可达160~180次/分;呼吸通常加快,但血压很少受影响.短暂的定向障碍后,出现神志丧失和抽搐.体温迅速上升至40~41℃,引起着火样感觉.死亡前可有循环虚脱.经数小时极高体温后,存活者可有永久性脑损害.

暴露于高温环境,突然发生的皮肤灼热,干燥,发红伴体温>40℃,脉速及神志错乱或神志不清者,一般很易将中暑与食物,化学或药物中毒区别.必须排除急性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和中毒性休克.任何可能促发中暑的药物均应考虑到.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coretemperature)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应立即采取强力措施.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4304.html

除了中暑,酷暑高温还会引发失温这是为何

除了中暑,酷暑高温还会引发失温,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环境温度比较低,湿度太大,穿着太凉快,就容易出现失温。其次,身体能量不足,只消耗没有补给,也会出现失温。

近日,在多地高温天气下人们还出现了失温,失温就是人体热量流失大于人体热量补给,导致人体核心区域温度降低,产生的心肺功能衰竭症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高温天气会引发中暑,但是大家没有想到还会引起失温。其实,失温不是只出现在寒冷的天气,我个人认为,夏季失温主要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首先,环境温度比较低,湿度太大,穿着太凉快,就容易出现失温。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说人体流汗湿度较大,周围风力加大,那么热量迅速流失,就会出现这种失温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漂流的时候会出现失温昏迷,因为人衣服是潮湿的,一直穿在身上,蒸发过程当中,外界会吸收身体热量,表面上人是很凉爽的。如果再加上环境温度低,这个时候身体热量的补给就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就是失温。其次,身体能量不足,只消耗没有补给,也会出现失温。因为人体随时随地都在和外界进行热传递,当时的身体很虚弱的时候,可能身体能量就不足,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能量供给,产生热量就越来越少,没有办法维持体温。体温太低的话,比如达到33到35℃,身体机能就难以维持,就会导致危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在夏季,身体也要补充能量,因为能量可以帮助我们维持体温。

以上就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会出现失温的原因。

中暑的主要原因是选择题

夏天的高温很容易让人中暑。那么,对于这种疾病,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不是因为知道了什么原因导致中暑症状,就可以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如果你也想知道中暑的原因,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正常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这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平衡产热和散热的结果。除了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基本热量外,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是另一个主要来源。身体每公斤体重积累3.89j(0.93卡)的热量,足以使体温升高1℃。在室温下(15~25℃),人体散热主要靠辐射(60%),其次是蒸发(25%)和对流(12%),还有少量传导(3%)。当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的散热只靠出汗和皮肤、肺泡表面的蒸发。每蒸发1g水,就有2.43KJ(0.58kcal)人体深层组织的热量通过循环血流被带到皮下组织扩张的皮肤血管中散热。所以皮肤血管扩张越多,血液流经皮肤血管,散热就会越快。如果身体产生的热量多于散热量或者散热受阻,体内就会有过多的热量积聚,造成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伤。

中暑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人体受到外界环境热原的影响,体内热量无法通过正常的生理散热达到热平衡,导致热量在体内积聚,导致体温升高。起初,下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以加快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管,排汗等。以提高散热效果。然后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聚,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脏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衰竭,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聚,体温突然升高,体温在42℃以上时蛋白质变性,超过50℃几分钟细胞死亡。尸检显示出血点脑充血、水肿、散在,神经细胞变性。心肌混浊肿胀,间质出血;肺部有淤血和水肿;胸膜、腹膜、小肠散在出血点;肝脏有中心坏死;肾缺血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热痉挛的机制是在高温环境下,人的散热主要靠出汗。一般来说,一个工作日出汗的最大生理极限是6L,但在高温下,工人出汗可达10L以上,汗液中约含0.3%~0.5%的氯化钠。所以出汗过多会造成水盐流失过多,肌肉痉挛疼痛。

热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人体对热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而虚脱。热衰竭还会伴有大量出汗、失水和失盐。

在夏季,为了避免中暑的症状,我们也希望您能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在阳光下辛苦工作,及时为身体补充充足的水分。另外,对于一些老年患者,你更要注意预防。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