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裘英俊相声,以及裘英俊是什么辈的相声演员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
裘英俊首先要确定是文字辈相声艺人,然后才能去论所谓的“最年轻”。
现阶段理论上最年轻的宝字辈艺人常宝丰,2020年8月收了张颂阳为徒,而常九爷几个徒弟都是八零后,而且都是实打实的文字辈,常先生现在还没有关山门的意思,所以未来也不排除有比裘英俊更年轻的文字辈出现。
除了常九爷的几个徒弟,八零后的文字辈还有马六甲,以及颇有争议的谢金,这几个八零后大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出身名门世家,而且父辈甚至祖父辈都是人小辈大,于是到了他们这一辈也享受了这种大辈福利。
而裘英俊跟谢金马六甲们都不一样,他是大学生票友出身,2006年正式拜师姜宝林。而姜宝林先生虽然是四大宝林之一,但他却并不是正经的宝字辈,或者说姜先生这个宝字辈带着问号。
时至今日,在相声谱系的电子网站上,姜宝林先生仍然归入了李洁尘门下,算是第七代相声艺人,而裘英俊则是第八代,也就是明字辈相声艺人。
虽然1988年在燕春楼,马三立先生明确表示“姜宝林从今天开始就是自己徒弟”,但那个场合终归不够正式,马三立老人在姜宝林收徒仪式上,对李洁尘先生进行了一些言语上的抨击,并且突然表示要收姜宝林为徒,而姜宝林也笑着表示接受。
除了燕春楼那次录音对话之外,马三立再也没有在正式场合说过姜宝林是自己徒弟这件事情,而姜宝林在节目上提到马三立也是直呼其名,并没有说“我师父”这类称谓,所以这段师徒是否那么瓷实,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外当初姜宝林李伯祥魏文亮田利禾王文进五人结拜,业内的说法也是田利禾降辈跟四个文字辈结拜,而不是姜宝林跟田利禾一起降辈,所以对于大部分同行来说,姜宝林其实还是文字辈,那么裘英俊自然也就应该算明字辈。
其实跟裘英俊一样辈分成迷的人还有很多,大多都是人小辈大,不被同行接纳。比如湖南相声名家薛永年先生,师承德字辈的韩子康,但他早年跟宝字辈的朱相臣学艺,所以同行一般都拿他当文字辈去论。毕竟一个四零后的寿字辈艺人,对于同行来说太难接受了。
另外东北的冯家门,从老祖冯昆治开始就一直出大辈,冯昆治的徒弟高德光高德明高德亮,都因为人小辈大被普遍认为降了辈。而传到冯昆治曾孙这一代,出了一个七零后的宝字辈冯幼封,1972年的他比姜昆冯巩郭德纲大两辈,比理论上最年轻的宝字辈常九爷还要小25岁,这个师爷实在让人叫不出口。
而现在身为相声界中流砥柱的明字辈,还在源源不断的输出各种少年英雄,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明字辈已经诞生,那就是常九爷的孙子常津銆,今年刚满十岁的他,岳云鹏们看见都得叫师叔。
所以说辈分大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李金斗总结的经典处事原则,要想好大做小,这个小不是当小三,而是人前示弱主动矮一头,最低限度也不要充大辈。人小辈大的人越是咬着辈分不放,越容易给自己树一大堆敌人。
裘英俊即使可以是一个最年轻的文字辈,他也必须保持低调,拿自己当明字辈去跟同行论,为了讨一个便宜落一身骂名,那样太不值了。
裘英俊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在相声辈分里,姜宝林虽然名字中带个宝字,但对宝字辈在业内多有争论。怹本身也不以宝字辈自居,裘英俊的最年轻文字辈更是够不上了。
裘英俊的个人资料
裘英俊:天津相声广播著名80后主持人、天津南开经管学院高材生、年轻一代相声演员
一个姑娘来津实习,打车去电台。司机师傅问:“你去电台啊?认识裘英俊(zùn)吗?”姑娘挠头,师傅纳闷:“你连他都不认识啊?”于是姑娘见天津朋友就问:“你认识什么英俊吗?”朋友逗乐:“我看你介(这)闺女奏(就)够俊(zùn)的。”姑娘抓狂,俊个球(裘)啊!后来这姑娘听广播知道了裘英俊,天津相声广播主持人,哈哈笑相声艺术团演员,说话倍哏儿。
锐族摘要:
2003年高考后,裘英俊开始在茶馆说相声,给他捧哏的就是现在德云社的高峰。
2004年,在庆祝天津建卫600周年相声大赛中,裘英俊以传统相声《白事会》夺得成人组一等奖。
同年8月,获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金牌擂主”称号。
2005年,他在薛宝琨的指导下创作相声《你得考学》,广受好评。
转年,裘英俊拜相声名家姜宝林为师,踏进了“相声门”。
朋友说裘英俊
二哥,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主持人
我在电视台用天津话主持节目,裘英俊节目里的相声总是放片段,我见他就说:“我要听整段的。”裘英俊马上就来一句:“我想听普通话的。”您说多气人。
白羊,文艺广播主持人
我们见面都是老板相称,他管我叫白老板,我喊他裘老板。裘老板去茶馆说相声特别有派头,提一个绿色旅行箱,里面装着大褂,还有演出时候的道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出差呢。裘英俊不好喏喏,话不多,但一张嘴就得甩包袱。
高峰,德云社演员
我们俩第一次合作的节目是《拴娃娃》,那天临时缺场,团长把我俩叫到一起,“《拴娃娃》都有吗?”“有。”“接场!”我刚知道他叫什么,现在就要接场了,真是紧张,好在是熟段子,也根本没时间对活儿,他逗我捧,轻车熟路,圆满解决。
“金牌擂主”没想把相声当职业
裘英俊五六岁时,就爱抱着半导体听相声。“一万多苍蝇,大苍蝇、小苍蝇、麻子苍蝇、绿豆蝇……拧成一股绳,跟龙卷风一样,局长一进门这苍蝇往身上撞啊,愣把局长给推出来了。”裘英俊现在还清楚记得刚上小学那会儿在班上表演马三立的单口相声《查卫生》。
裘英俊从小学习好,白纸黑字为证。2003年《每日新报》“招考在线”对他的采访:“初步估分成绩为550多分(理科),这个成绩已经远远高出了往年的重点本科线,我对实现我的大学梦很有信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徐德亮进小剧场说相声一夜间成了新闻,天津人不服:“我们有南开大学裘英俊和天津农学院高峰”,他俩一时间成为了天津卫茶馆、小剧场里最被寄予厚望的相声坯子,在“百度”中搜索“裘英俊”,文字、音频都有了,北京《新京报》策划专题“天津会不会再出一个郭德纲”,候选人里就列入了裘英俊。
高峰大学毕业顺理成章进了郭德纲的德云社,可裘英俊没有。“我就没想过把说相声当职业。”这句话裘英俊向亲朋好友解释过上百遍。获得“金牌擂主”称号后,大三学生裘英俊进入了哈哈笑相声艺术团青年队,“我就是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时,为裘英俊捧哏的演员换成了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于丹。“高峰非常棒,不然他也进不了德云社,他捧哏时垫得特别舒服。于丹属于出其不意那种,在舞台上能激发我,能和我针锋相对的演员,现挂很多,感觉像于谦。”
晚上,裘英俊穿上大褂说相声,白天,他捯饬成白领开始跑会展中心找工作。
我和相声广播有缘
“我来相声广播纯属杠着的。”裘英俊觉得找工作和买彩票似的,得有运气,也得有缘分。“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应聘进了一家银行。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文艺台王晓彤主任给我打了个电话。”在文艺台有个典故叫“说曹操到曹操就到”,说是平时大伙一念叨谁谁就立马出现。文艺台的编辑还记得裘英俊来电台那天的情景,“相声广播刚成立,大家聊天时就提起要不然让裘英俊那小子来主持试试。就那么寸,说裘英俊到裘英俊就到了。”就这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毕业生裘英俊摇身一变成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广播主持人,天津相声迷在论坛上发帖子:“谁能告诉我,茶馆里说相声的大学生裘英俊和电台主持人裘英俊是一个人吗?”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主持风格。”裘英俊说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能当主持人,忽然当了主持人也真不明白自己应该是什么风格。天津相声广播是中国第一个相声广播,前不久刚刚被评为“中国特色广播”,正因为这个“特色”曾一度为难裘英俊,“别的主持类型、主持风格都有个借鉴,相声广播太有‘特色’了,史无前例啊!爱听相声不一定能说相声,我会说相声,不见得就能主持相声节目啊。相声是一个人使一个人量,播音好像也是一人一句,但要跟说相声似的还不得把听众听烦了。”裘英俊开始苦思冥想怎么转变角色,“进了电台,我只在每周休息的时候去说相声。有一段时间我在台上说相声,老想着跟台下观众公布我们的短信互动平台,还有一次,我把‘后台的演员’说成了‘电台的演员’,观众以为我抖包袱呢。”
静下心来,裘英俊开始跟研究论文似的,把相声和主持做对比,找规律。“郭德纲最大的特点就是包袱如果抖不响,他就不等了,抄着就走,接着下一个,等到节骨眼上他又能寸住了,让观众爆发;我主持节目,其实也等不了,听众的反响我当时听不到,那就按自己的感觉走,说不好抄着就走,进入下一个,把每一段主持都当成一段作品完成,把每一个关键的表达都当包袱抖起来。再有一点就是,舞台上我是一个表演者,观众看的是我,电台里我是一个主持人,观众听的是相声,我表现欲要少一点,有点像电视体育解说,先伴随,再锦上添花。”裘英俊总算是硬着头皮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点门道来。
听众是我的唯一选择
裘英俊说无论是主持相声节目,还是创作相声,都离不开听众,离不开生活。裘英俊每天必看财经新闻,自己也做理财投资,有一天他在台上表演,说到口袋里没钱了,就来了句:“今天大盘都跌到XXXX点了。”下面观众使劲鼓掌,找到共鸣了。“我让他们笑,激活他们的幽默因子,反过来他们也让我笑,给我创作灵感,幽默来自生活,回到生活。”
裘英俊说能从听众那得到快乐,尤其是自己最忠实的粉丝——奶奶。一天中午,裘英俊回家吃饭,发现阴天,就问奶奶今天会不会下雨,奶奶说今天多云。下午,裘英俊刚出家门就下雨了,被浇了个透心凉。“晚上下班回家,我问奶奶,中午您告诉我多云,害得我半路让雨淋了。我奶奶说:‘不是早晨你在节目里报的多云吗?’”裘英俊哭笑不得,虽然淋了雨,但由衷感动有奶奶这样的忠实听众。“我一直觉得听相声广播的年轻人多,没想到老年人也爱听。”重阳节,裘英俊第一次去了养老院说相声,他乐和地说“请爷爷奶奶们审审我的活儿”。
裘英俊是什么辈的相声演员
裘英俊是文字辈的相声演员,是姜宝林的徒弟,而姜宝林是马三立的徒弟。
裘英俊,天津人,天津卫视《英俊秀》节目以及天津相声广播主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曾任南开大学国乐相声协会团支部书记、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做人要厚道》、《做人要低调》、《八大吉祥》、《吃元宵》等。
扩展资料:
演艺经历:
1994年,成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五彩贝”节目的小记者,以嘉宾身份主持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儿童台元旦特别节目。
1998年3月,进入天津市少儿曲艺学校,随李金宽、郝辰、刘国器等老师学习相声表演艺术。
1998年底,参加了天津市少儿曲艺学校慰问北京军区舟桥部队专场演出,与相声老演员郝辰先生合作表演了传统相声名段《八扇屏》。
1999年7月,参加了快板书培训班,向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李少杰老师学习快板书表演艺术。
1999年10月,开始跟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先生学习相声表演。
2000年10月,参加了第十一届津门曲荟少儿专场演出,获得一等奖。
2002年10月,参加了天津市首届少年少儿曲艺大赛,与许健合作表演的传统相声《八扇屏》获一等奖,表演的快板书获得了少年组一等奖。
2003年,在天津东方青年说唱团与高峰合作在各茶馆说相声,最早的一个节目是在天津名流茶馆演出的《拴娃娃》。
2006年4月,正式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先生为师。
2006年12月31日,参加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的2007年卫派相声晋京大拜年第一场演出,与于丹一起合说了相声《八大吉祥》。第二天在同一剧场举办的第二场演出中继续登台,和于丹合说了传统相声《学四相》。
OK,关于裘英俊相声和裘英俊是什么辈的相声演员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