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指什么有什么典故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都是古代在亲朋好友生小孩时的祝贺之词。弄璋之喜是祝贺家里生了男孩,其中“璋”字代表着美玉无瑕,也寓意着祝贺主人家的小男孩儿可以像美玉一样品德高尚,受人尊重。而弄瓦之喜是对生小女孩的家庭的祝贺,弄瓦之喜中的“瓦”不是我们平时房梁上的瓦片,而是古代女孩儿做女红用的纺车上面的一个零件。弄瓦之喜这个词也寓意着祝贺小女孩儿心灵手巧,擅长女红。这两个词其实是在周朝以后就有了的,是一项延续了很久的民俗。但一般使用这两个词祝贺的都是贵族家庭,因为无论是美玉还是纺车,都不是当时的普通人家可以拥有的。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这两个词出自《诗经》。而《旧唐书》中也有关于弄璋之喜这个词的一个典故。故事是说在唐朝有一个宰相叫李林甫。他是一个学识浅薄的宰相,但他平时非常喜欢引经据典,卖弄学术。李林甫的小舅子姜度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李林甫非常高兴,打算自己写一句话来祝贺他们。于是他写道:闻有弄麞之庆,没想到这句话却闹了笑话。原来他这句话中写到的“麞”字和弄璋之喜中的“璋”不是一个字。这句话是有讽刺意味的,因为弄麞之庆中的这个“麞”代表了古代的一种叫麞。鹿的动物,放在这里其实是有指代牲畜的讽刺意味,而原来的璋代表的美玉。这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意义却天差地别,才导致李林甫闹了一个非常大的笑话。而《旧唐书》也记载了这件事,用来讽刺浅学之辈。
所以以后在祝贺有了新生儿的家庭时,我们可以使用弄璋之喜或弄瓦之喜这两个词来祝贺。但一定不要用错哟!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指什么是什么典故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都是对有新生儿家庭的祝福,但是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所指代的新生儿性别是不一样的。弄璋之喜是指生了儿子,其中的璋字代表美玉,也可以祝愿新生男孩以后可以像美玉一样受人尊重,有着美玉一样高尚的品德。而弄瓦之喜是指生了女儿。这个词中“瓦”的意思并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见房梁上的瓦片,而是古代女孩做纺织用的纺车中的一个零件。这个词也可以表达的新生女孩的美好祝愿,祝贺她将来心灵手巧,能胜女红。这两个词最早是出自于《诗经》,并且使用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这两个词来祝贺是从周朝就已经有的习俗了。而且这两个词多用于富贵人家或者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家,因为无论是美玉还是纺车在平常人家里都不会特别常见。并且这个词其实还具有一定重男轻女的意味,因为美玉和纺车的价值相差非常大,而古代又是以男子为尊。所以生男和生女祝贺词是不一样的,主人的欢喜程度更是有天差地别。其实弄璋之喜这个词还有一个小典故。在唐代,有一个宰相叫做李林甫,他非常喜欢引经据典,而总是闹出笑话。有一次,李林甫舅子姜度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李林甫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决定亲自为他们送上贺词。于是,李林甫送来的贺词中写道“闻有弄麞之庆。”宾客们听到这句话纷纷笑了起来。因为李林甫弄璋之庆中的麞在古代其实是指一种叫做麞鹿的动物,而弄璋之喜原文的章璋是指美玉。麞鹿和美玉天差地别,并且在新生儿的庆典上提到麞鹿这种牲畜更是有讽刺意味。李林甫后来知道他写错了字,也非常尴尬。而《旧唐书》就记下了这一段故事,用来警醒后人。所以在生活中,在亲朋好友家里有了新生儿时我们可以使用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这两个词来祝贺,但是千万不要弄错这两个词的用法哦。
古代的“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分别指什么,有何含义
首先弄璋之喜指的是家里生下个男孩,弄瓦之喜是指家里生了个女孩儿。含义可以分为两点、其一“璋”代表玉器。其二、“瓦”代表纺织。
其一、“璋”代表玉器。
璋记得是上圆下方的玉器,整个叫圭,半个叫璋。弄璋出自于《诗经》:“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这是因为古人对玉器非常崇拜,把璋给男孩子玩,希望男孩子将来能有玉一样的品质。玉器也代表着典雅高贵,希望男孩子能够飞黄腾达,做官发达。也可以理解为男孩子出生以后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丽的衣服,让他玩白玉璋,所以这也是弄璋之喜。
其二、“瓦”代表纺织。
这里的“瓦”指的不是瓦片,指的是古代纺织的器具。弄瓦之喜也是出自于《诗经》:“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生了女孩就让她睡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让她玩一些纺锤。也可以理解为古人把纺锤给女孩儿玩,希望她将来能够胜任女红。在古代那种男耕女织的年代,希望姑娘将来能够做女工无可厚非。但是一个在床上玩白玉,一个在地上玩纺锤,这种做法也展现出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
总之,古代的“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分别对应着男孩和女孩出生以后家庭的寄托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