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送苏秦的八个字是什么
鬼谷子送八个字的不是苏秦而是庞涓。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送给庞涓的“八字箴言”。
庞涓和孙膑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苦心研学了三年,自以为天下无敌,就想着下山一展抱负,有一天听说了魏国正在求贤纳士,庞涓就想着辞别老师,投奔魏国。
但是鬼谷子老师觉得没到时候,庞涓又不好自行说出要下山的话,于是心事重重,鬼谷子看见庞涓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了他的想法,于是就不在挽留,而应允其下山。
于是鬼谷子就送给了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遇羊而荣是说庞涓下山遇见了羊就会发达,巧的是他求见魏王的时候,刚好厨师为魏王送来一头蒸羊,庞涓由此而发迹,而遇马而瘁则是说,庞涓遇见了“马”就会死,当然这个马不是骑的马,而是指庞涓被乱箭射死的“马陵道”。
不敌孙膑围魏救赵
庞涓投奔魏国后,积极地向魏惠王提出“勤王强国”的策略,使得魏国迅速从军事贫弱的处境摆脱出来,给韩赵两国造成极大的军事压力。公元前354年的魏赵之战,若不是孙膑从中使出“围魏救赵”的计策,很有可能赵国因此覆灭,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出局的那位。
单从魏赵之战,便能够看出庞涓的用兵奇才,只可惜庞涓最终不敌孙膑的“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成为庞涓的人生句点。
关于庞涓的人生结局,鬼谷子早有预言。庞涓跟随鬼谷子学艺十年,总想着能够下山建功立业。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鬼谷子才答应他的请求。
为何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
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等500多位精英!
鬼谷子共有四大弟子,皆为鼎鼎大名的兵家人物:孙膑、庞涓、张仪、苏秦。鬼谷子一次只收两名弟子,分纵横两派,一横一纵相互对抗。
孙膑孙膑,出身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是同窗,因受到庞涓的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齐国,被齐王封为军事,辅助齐国打败庞涓,取得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作《齐孙子》。
据说在庞涓出山后,鬼谷子便把绝学传于孙膑,还预测孙膑日后有一劫,让其改名孙膑,之前是叫孙宾。
2.庞涓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在鬼谷子门下,后急于出山(孙膑三日后也出山)在王错的举荐下得到魏王的赏识,曾率部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灭国,桂陵之战后收复河西失地。此人智勇双全,爱兵如子,深受魏王的喜爱,不过肚量不行,同窗孙膑曾经遭受到他的迫害,最终孙膑逃到齐国。
而后庞涓败于孙膑之手。他的人生奠定了魏国的盛衰,死于马陵。他的死亡为魏国霸权敲响了丧钟。
3.张仪
张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之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以横坡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因此被封为武信君。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与张仪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历史记载是病死的。
4.苏秦
苏秦,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谋略家。苏秦与张仪同为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了赵国后提出了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身兼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国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如果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的死因归结一下的话,似乎就是他们与鬼谷子的联系。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鬼谷子其人,他如此出名,又有这样的弟子,自然属万众瞩目型偶像。可是,人一旦出了名,与外界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不是被人崇拜,那就势必受人嫉妒。
这样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想一想,鬼谷子如此厉害,为何各史料都无记载?相反,有关他的一切,似乎都是传说,包括他的后代,他的家世。至于他长什么样子,为何有如此才干,又为何世人只知其名不见其人……这一系列问题其实都说明一件事:鬼谷子虽生于世,但不受世所容。
谷子在各史料里是没有的人物,他始终只能是个神秘的传奇偶像,其他的就靠人口相传。其实就苏秦、张仪一类的人物,是不是师从鬼谷子也无所证据。这就更为一些心存疑问之人留足了话柄:鬼谷子根本就是个传说,而他的弟子就更无从说起了。
而明朝大臣宋濂就说过:“大抵其书皆捭阖、钩钳、揣摩之术……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到。”
看看,这就是宋濂对鬼谷子之术的评价,他认为鬼谷子所教的不过是小夫蛇鼠之术,用的人都会变坏。这是不是一种忌妒?或者是一种诋毁?但如此一来,我们似乎就明白了,作为鬼谷子的弟子,那学了这种小术,自然后果不得善终了。
虽说这种说法有点不靠谱,但可以想象,鬼谷子如此强大,他的弟子焉能不知自己的命运走向?只不过身在江湖,万事不由己罢了。所以,不管是什么命运,他们只有迎难而上的份儿。
在鬼谷子的四个徒弟的较量中,庞涓输给了孙膑,而孙膑输给了苏秦,苏秦最后输给了张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人太过出名了,也就失去某些普通的自由了。鬼谷子最后只有其名不见其人如此,他的弟子们个个死法异于常人也是如此。当然,生于战乱之时代,有时候这种死法也很正常,毕竟出来混江湖的,谁不知道早晚要还这个道理呢?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要觉得遇到与“羊”有关的就觉得是好事,遇到与“马”有关的就觉得是坏事。
“遇羊而荣”是鬼谷子给庞涓的卦辞,庞涓下山后到了魏国,见到魏惠王,当时魏王正在吃羊肉,这时候看到庞涓的到来,经过对话,魏王很赏识庞涓,就让他做了大将,主持魏国军事,这个是“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是后来跟在齐国为军师的师兄孙膑对阵,被孙膑设计杀死在马陵道,这就是“遇马而卒”
出自鬼谷子的典故。《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经典台词。
在鬼谷子的细心的教导下,孙膑和庞涓刻苦学习,精心研究,对兵法已颇有造诣了,眼见时光荏苒,三年有余,俩人想离开鬼谷子,到外面闯世界的欲望也越来越大。
一日,庞涓下山打水,听说魏国用重金诚聘贤能,担任将相,心里的火再也按耐不住了,他急忙回到山中向鬼谷子先生辞行。但又不知下山之后能否成功,而求先生为他预测,于是鬼谷子说:“你到山中摘一只花来,我为你占上一课。”庞涓就到山中去采花,可六月的天,花期都过了,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只草花。庞涓将此花连根拔起,想回去见先生,可又想草花不好,恐成不了气候,又把它扔在地上,但周围实在找不到任何花,只好又将草花拣起来,放在袖中,回去见先生说:“山里没有花,只有草花”。鬼谷子接过花。看花离土时间长了,加之又晒太阳,已经半萎了。“你知道这花的名字吗?这是马兜玲。一开就是十二朵,正好预示了你的发迹年数,采于鬼谷(鬼谷子先生隐居的地名)见日而萎,你成功的地方定与“魏”字有关,应在魏国无疑,我送你八个字,一定要记住。”
“弟子愿意领教”。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当时庞涓并不知这八个字是何意。
庞涓自从离开鬼谷子以后,一路来到了魏国。首先,他先到了相国王错家与王错大谈兵法。王错很感兴趣,就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庞涓入朝的时候,正赶上魏王用膳,疱人送上来一头蒸羊。庞涓一喜,因为先生说过:遇羊而荣。看来是该从此发迹了,果然他一路是青云直上。
后来大家都知道,庞涓被孙膑用减灶之计引入马陵道,并在深谷中设下埋伏,庞涓也死于乱箭之下正应了“遇马而瘁”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