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数的初步认识ppt,以及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数和数和运算
教学内容: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91-94页,96页的1-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理解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
教学过程: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认真地学好本单元,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整理和复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复习数的意义
举例说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教师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整数自然数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比0小的数(以后学习的内容)
练习73页“做一做”
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
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当学生总结后,可归纳如下: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填写教材74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
什么叫数位?
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练习教材75页上的“做一做”。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有关术语。
举例说说什么叫百分数。
练习教材75页下的“做一做”
3.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和分数应怎样读?怎样写?
练习教材76页上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做78页练习十五中第1题、第2题中的(1)
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1.讲述复习内容,提出目标要求
2.复习数的改写
(1)读出下列各数:235800345000345000000
当学生读出来以后,让学生思考:
如何将这两个数分别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如何求一个整数近似数?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人什么联系和区别?
235800=23.58万345000000=3.45亿
235800≈24345000000≈3亿
应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或其它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准确值时,用等号联接两个数,而求近似数,得到的是近似值,用约等号联接两个数。
(2)复习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比较与求整数近似数人何相同点?
让学生讲清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找出二者相同点:
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舍”或“入”都是由规定位数的下一位数值决定的。
完成教材76页下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之间的改写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先让学生举例说说分数有哪几种,然后做练习,
2)
分数小数百分数
1/20
0.75
45%
举例说说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教材77页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教材78页第2题中(2)题、79页3题、4题。
教材79页5题、6题。
第三课时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的要领较多,它又是有关运算和解决这些概念,掌握有关概念的联系。
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36÷12=3
24能被6整除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出根据。
1/2=()/4=6/()=()/206/18=()/6=3/()=1/()
在()里填“>”“<”或“=”
12.05()12.0501.402()1.4200.03()0.03000.08()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81页下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中第1、2题。
写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
完成教材练十六中第3、4、5、6题。
练习十六第7~12题。
第四课时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要求:通过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的法则,进一步理解它们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了哪几种运算?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各是什么?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四则运算法则
先计算下列各题,再思考回答问题
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完成教材85页中的计算题。(要结合运算法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应注意什么)
指导口算,说出口算过程。完成教材85页下边的题目。
完成练习86中第1、2、题。
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
完成教材86页上边的练习。(应使学生明确a代表一个数,当学生做完后,能用语言叙述式子。如a+0=a,一个数加上零还等于这个数)
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关系
完成教材87页中间的等式。并说说怎样运用这些关系对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进行验算。
完成教材87页中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3~6题。
第五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运算定律,能应用其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
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把教材87页上边的表填完整。
学习例1
观察例1这个算式的各个数什么特点,能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生独立解答例1,并说明如何运用计算定律的。
小结: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试做87页的“做一做”。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说明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
请同学们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请学生独立完成例2
小结: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中,应做到:一看,算式中含有哪些运算?有哪些数?二想,这些运算和数字有何特点,是否可以简算?三算,动笔计算。四检验,检查各计算是否正确。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90页第7题。学生做完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简算的方法。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4/7+4÷4/7+4计算结果是()A1B114/7C12
8×(6+1/4)=8×6+8×1/4=48+2=50的计算依据是()
A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分配律
完成教材90页第8题。练习中,先让学生判断正确还是错误的,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固,最后再改正过来。
完成教材90页第9、10题。
沉甸甸的收获随笔
沉甸甸的收获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欢!
篇一
一年一度的教师远端培训在每位教师的期待中,正式拉开了帷幕。与往年一样,我怀着一颗求知的心,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盛宴中。时光飞快,为期一周的第一阶段集中培训,又要落幕了,心情有些激动又有些不舍。回想这几天暑假生活是多么的充实多么难忘!
在这次培训中即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认识,更重要的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除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今年的培训更重视教育教学技术。每年都有新变化,每年都有新内容。资讯科技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让一切变得可能!各科老师共同研修一个课题,从中借鉴有益于本学科的内容,各取所长为己使用,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是最大的与众不同!相信在这个炎炎的夏日,收获一定是满满的!我们努力!用技术武装自己!
在这个“时新月异”甚至是“分秒新异”的资讯时代,喘息之间,即是万变,如此叫我们如何不学习!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着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也改变着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面临着教育资讯化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对于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所以我们更应该主动的将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提到日程上来,把握这次宝贵的暑假培训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育新技术的结合应该是很有实效的。结合多媒体,结合ppt演示文件,结合最新的社会资讯,同时也体现出“大语文”的时代观念,能让学生收获更大,学习效率更高,老师的教学也是事半功倍!由于是最新的社会资讯,最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举例说明一下我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材料积累是如何引导学生的。2012伦敦奥运会,每一位选手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每个传奇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对于步入新高三的同学们来说,他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议论文写作难得新鲜素材!于是我就可以选取奥运会中一些感人的故事做成简报***其比赛现场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接受起来更直观形象!也可以将众多感人的有论证力,有说服力的事例做成思维导图,形成一个新鲜例群!让学生掌握起来更系统!
相信在这个炎炎的夏日,收获一定是满满的!我们努力!用技术武装自己!努力超越自己!
篇二
随着小雨的渐渐停止,我们的听课热情随着太阳公公的笑脸而更加高涨,就连怒号的寒风也没能阻挡住我们学习的脚步!O∩_∩O~
因为马上就要讲到《积的变化规律》一课了,所以我选择了去三3班听课。好像要故意展示老师的基本功一样,上课之初,突然断电了,我心想:坏了,优秀的课例展示都是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合PPT课件的配合来讲解的,此时的停电无疑在告诉我们“课没法讲了。”没想到,匆匆赶来的几位老师送来了些好的小黑板,展示课在传统教具的帮助下,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专项训练”、“交流汇报”、“自主练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依然听得认真,学得轻松!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尤其是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孩子们不但理解了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知道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同时,孩子们也体会到了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络,受到了辩证法的启蒙教育。
我不禁感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有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一个优秀团队成员间的互助,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接下来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听得尤其认真,因为我参加选拔赛的也是这个课题哦!
听着胡晨曦老师沙哑的嗓音,看着她优雅的举止,分享着她对新知的步步引导,对自主练习的层次设计,对孩子们爱的表达“乖,你来说。”努力的想记下胡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可一切都是徒劳,一深入思考就忘记记录的我,只有此时翻开只言片语的“听课记录”,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中,消化胡老师的独到讲解,吸收胡老师课堂上的精华所在!
呵呵,又一个沉甸甸的收获!不虚此行哦!传上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两位老师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篇三
放学了,我托著疲惫的身子,回到了自己舒适又温暖的家。我向外看去,看见雨点大颗大颗地滴落在窗户上,心里便十分焦急不安,“妈妈还没回来呢!不知道她带伞没有。”我走到伞柜旁,轻轻地拉开了滑门,“啊!怎么办?”只见里面的两把雨伞放得整整齐齐,妈妈分明没有拿伞。正当我担心妈妈会被雨淋溼时,我那小脑袋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我给妈妈送伞去,妈妈见了肯定很高兴,也不会被淋成“落汤鸡”了。”说干就干,我拿了把伞,带了五元,拿上了学生卡和钥匙,就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来到车站,我仔仔细细地看站牌,决定坐607路公交车。“车来了!车来了!”随着一大拨人的高喊声,我也两步并著三步地跑到车门口,不知是谁推了我一把,让我差点摔倒,“算了,懒得和这些人计较,先挤上去再说!”我一手拉住车门口的扶手,一手摸出学生卡,大踏步地向前跨了一步,“哎呀,终于上来了!”我边自言自语边找了个位子坐下。
“黄泥塝到了。请下车的乘客按顺序下车,”广播传来了到站的讯息。我一跃而起,蹦蹦跳跳地下了车。这时,一个问题浮现在脑海中:妈妈的公司在哪儿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正当我冥思苦想之时,旁边一个叔叔对另一个阿姨说:“我们今天是去哪里转呢?”阿姨笑面春风地说:“今天就去茂业百货,怎么样?”“对了,妈妈给我说过,她就在茂业上班呀!”我茅塞顿开,疾步如飞地向茂业百货跑去。
“哇!这里好大呀!”我一边找妈妈一边欣赏这里优美的“风景”。当我上二楼时,迷迷糊糊中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是妈妈!”我跑过去,抱着妈妈,说:“妈妈,我给你送伞来了。”妈妈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们在雨中谈笑风生,一起手拉手回到了家。
是啊!要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收获才是沉甸甸的!
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ppt和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