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种植与管理(西瓜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12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西瓜的种植与管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西瓜的种植与管理的知识,包括西瓜的种植和管理方法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西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西瓜的种植与管理(西瓜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温度

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6-30℃,15℃开始发芽,低于15℃不能发芽,高于35℃发芽受到影响,并造成裂壳;生长发育适温为白天25-31℃,营养生长温度要低一些,10℃时生长缓慢,低于5℃受冻害,高于35℃生长受阻,但在坐果和果实生长时需要的温度要高些,最低为15℃。在较低温度下,果实发育缓慢,果皮厚,易空心和畸形,含糖量下降,品质差。

光照

西瓜是短日照作物,光饱和点为8X10lux,光补偿点为4X10lux。西瓜苗期日照8h以内,第一雌花节位低;若日照16h以上则抑制雌花形成。

土壤

西瓜为深根系作物,其根系人土深而广,吸收能力强,栽培宜选用土层深厚、硫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

湿度

西瓜耐早而不耐涝,要求空气干操,相对湿度为50%-60%。西瓜一生需水多,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水最不同,种子发芽时要求有足量的水分,使营养物质分解以迅速发芽;苗期以65%为宜,抽蔓期、开花结果期以70%-75%纬较适宜。

西瓜种植管理方法

1、整枝压蔓:整枝采用三蔓整枝法,压蔓采用明压法。

2、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于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7-9时进行,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涂抹在雌花柱头上。

3、选留瓜胎:遵循西瓜定颗的不留根瓜、不留超长瓜、不留双颗、不留畸形瓜、不留病虫瓜、不留擦伤瓜的几个原则。

4、适时采收:早熟西瓜从坐果到果实成熟一般需要30~35天,应注意推算其成熟时间及时采收,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保证果实品质。

西瓜种植技术要注重温度、光照、土壤、湿度对西瓜的影响,同时也要对管理方法中的整枝压蔓、人工授粉、选留瓜胎、适时采收要熟悉,这样才能保证西瓜的产量。

西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西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如下:

1、选地

西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是耕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但它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甚强。不论河滩沙地、粘重土壤、酸性土壤、轻度盐碱地,经过土壤改良、深耕、多施有机肥料,西瓜都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可能获得高产。

西瓜要求土地轮作期较长,切忌连作。一般旱地轮作期7~9年,水田轮作期3~4年。倘若轮作期短或连作,则容易发生枯萎病,从而导致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

2、整地、施基肥

深翻土地可加深耕层,改良土壤物理性,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应该实行全园耕翻,然后再在瓜根的部位深翻。结合耕翻施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堆厩肥为主,可配合适量的化肥,如能施用一些饼肥更好。

施肥量应参考前作残留肥分多少、产量指标确定,由于各种肥料吸收利用率不同,一般每亩施用纯氮7~10kg,磷13kg,钾10左右。

西瓜幼苗期吸收养分很少,在果实膨大时吸肥量急速增加,所以在施基肥后应该进行追肥。基肥数量可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量为30~40%。

3、播种、育苗

种植西瓜可以大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育苗移栽,一般幼苗苗龄在20~30天之间,那么育苗的播种就应在晚霜期20~30天之前。育苗必须有保护设施,现在多用小拱棚,拱棚的营养钵床下铺设电热线。

育苗的营养床土应具备保水性和良好的通气性,同时含有适量的养分且无发生病虫害的隐患。培育子叶苗时利用土块即可,培育大苗必须利用容器,纸袋、塑料、花盆都行。若培育3~4叶的大苗时,容器的口径不宜少于8cm,高度应在10cm左右。

栽培无籽西瓜时,必须育苗移栽不能大田直播,种子一定要破壳处理,浸种催芽后播种,催芽温度要高于普通西瓜,以32~33℃较为适宜。栽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800~1000株,中熟种600~800株左右,晚熟种株数还应该少,这只是对双蔓整枝或三蔓整枝而言。

比较干旱的地区栽植的行距为14~18m,株距45~60cm左右。潮湿多雨水地区,平均行距22~23m,株距50cm左右。

4、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西瓜幼苗期,由于当时气温较低,应该尽可能提高地温以促进根系早发快长。对地上部分要严加保护,保护好叶片(包括子叶)非常重要。

整枝多在主蔓长40~50cm以后开始,双蔓整枝时,除保留主蔓外选一条子蔓,其余子蔓都要去掉,三蔓整枝时则选留两条子蔓。整枝的原则,要使茎蔓分布均匀,布满全园,使叶片充分接受光照以利于同化作用。

压蔓主要是为了固定植株,以防受风吹翻卷茎蔓,可结合整枝同时操作;在嫁接栽培的时候,则不能用土压蔓,可改在地面上铺草供卷须缠绕,同样可收到防风的效果。

(2)成长植株的管理

在每株留下1瓜的情况下,一般都不留第1雌花座瓜,多半是选留主蔓第2雌花或第3雌花座瓜(也可选留子蔓第1雌花或第2雌花)。判别西瓜生长势的强弱,可用茎蔓生长点到留瓜雌花之间的距离及茎蔓先端与地面形成夹角的大小来为判断。

植株茎蔓的生长点接近地面,而生长点到雌花间的距离在20cm以下时,则表示生长过弱;若茎蔓先端过于翘起,生长点到雌花间的距离50cm以上,则表示营养过多生长过旺;适宜座果的生长势指标是茎蔓生长点到雌花之间距离30~40cm。

植株生长过弱,应该加强追肥浇水,促其正常生长,而植株生长过旺,可用捏伤茎蔓先端或在根部实行局部断根的方法抑制其生长势,务必使其座果,果实座稳之后其生长势自然会得到缓和。

为确保在理想节位上座果,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对无籽西瓜来说必须用二倍体普通西瓜的花粉为之授粉,否则无籽西瓜的子房便不能发育。至于雌花的开花周期,最低气温为14~16℃,以每天1节的速度进展,大约每6天下一个雌花开放。

辅助授粉应在雌雄花开放后当天上午尽早进行,摘取雄花剥去花瓣,将花粉均匀周到地涂抹在雌花柱头上。在发生梅雨季节的地区,必须在梅雨到来之前,使西瓜座果、座稳、以求“带瓜入梅”。

在多蔓整枝条件下,常有1株座果几个的情况,在幼瓜阶段应选留1个形状周正的,把其余的幼瓜摘掉,以确保选留的幼瓜迅速膨大生长。幼瓜下地面要垫高整平,防止降雨时积水。

(3)土壤水分管理

西瓜很耐干旱,但又是需要水分甚多的作物,在幼苗期幼苗移栽之后,都应尽量少浇水以至不浇水,促使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随着植株的生长,西瓜需水量也逐渐增加,一般在开花座果之前,还要控制水分防止疯长。

当座果以后,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利于果实膨大、增加重量。在采收前7~10天则不宜浇水,使果实积累糖分。如此方可获得品质良好而硕大的果实。据调查1株西瓜,从幼苗到果实成熟,累计吸水量约200公斤,每亩西瓜的吸水量可达130吨之多。

主要病害防治:

西瓜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枯萎病和病毒病等。

(1)炭疽病在西瓜产区普遍发生。幼苗期表现为茎部缢缩,变为黑褐色,从而引起猝倒。叶部受害时,初为小的黄色水浸状圆形斑点,斑点扩大以后变为黑色,叶片随之枯缩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喷洒农药,防重于治。常用的药剂为50%的苯来特、多菌灵、托布津、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

(2)枯萎病西瓜枯萎病也叫蔓割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发病初期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正常”。病情严重后萎蔫不能恢复直到完全枯萎死亡。病株根系有坏死病痕,维管束变褐。

防治方法:避免连作,选用抗病品种。发病之初,扒开根际土壤曝晒并灌注多菌灵、托布津药液,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育苗栽培,但必须选用适宜的砧木,既能防治枯萎病又不致影响西瓜果实的品质。

西瓜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西瓜种植管理具体方案

一、栽培技术

1、播种适时:采用保护地育苗浙北3月中下旬播种,浙南3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移栽于露地。露地直播宜在4月10日左右进行。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热水温水浸种,自然冷却,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或用50%多菌灵配成500倍溶液,西瓜种子在其中浸泡1小时,亦可起到杀毒灭菌的目的。

3、催芽:播种前2天浸种催芽,将消毒灭菌后的种子,置于室温下清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将种子包入纱布中,在温水中搓洗,直至水清为止。擦去种子上的水分及粘质,在室内温暖有阳光处晾半小时,种子呈干散后,将种子摊平于2-3层致密的湿布上。

种子摊放厚度以75px以下为宜,上面再用2-3层湿布覆盖,放置在搪瓷盆或其它容器中,再将容器放置在恒温箱或其它热源处。种子堆内保持30℃左右温度,20小时后检查翻动一次,使种子受热均匀。包覆干布时,温水透洗拧干。在上述条件下,经36小时种子即可发芽。

4、播种:催芽的种子,宜在幼芽12.5px时播于播种穴或营养钵中,注意播种前浇足底水,种子平摆于土面,幼芽弯曲的,要使芽端向下,种子上覆盖50px土,盖好地膜后,播种坑便形成一个小暖室。

种子刚刚露土,即在暖室外顶膜挖小孔放风,随着外界温度增高,放风孔逐渐扩大,直至将瓜苗引出膜外,用土压膜封埯。膜勿靠茎上,以防高温烫伤,引发病症或死苗。

5、育苗:在大棚或小拱棚用营养钵育苗,即可便于幼苗管理,又可提早播种时间,定植后容易保证全苗。营养可用塑料钵,也可用纸或塑料薄膜自制,钵高250px,上口径8-250px。

(1)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需营养丰富,有较好的通透性。通常用三分之一腐熟厩肥、三分之一的草木灰配成。其成份比例因土质及肥料质地不同可适当变动。以浇水至干湿适度,手攥成团,疏松不散,粘结不硬适宜。每立方营养土还应添加磷肥或三无复合肥2kg,充分拌匀。

(2)装袋播种:将配制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袋中营养土轻轻压实,整齐紧密地摆放于苗床。苗床浇透底水,将催芽的的种子来摆于营养钵中央,每钵一粒,上覆1.5-50px潮湿的营养土。

(3)苗期管理:幼苗出土以前保温保湿为主。苗床内温度宜保持25℃-30℃之间,促使幼快速出土。幼苗土后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以前,容易徒长,及时适当通风是防止徒长的主要措施。此间应降低床内温度,白天22℃-25℃,夜间保持15℃-18℃。

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可知当增加温度,白天25℃-28℃,夜间18℃-10℃。秧苗定植前7天左右,苗床停止浇水,根据天气状况逐步进行秧苗锻炼。育苗期间,在温度允许范围内,要尽量延长苗床光照时间,使秧苗生长键壮。

西瓜种植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温度和关照管理

根据天气条件的变化应及时调节棚内温湿度及光照条件,创造植株适宜的生长环境,处于授粉前期的,当棚内温度超过32℃时应当揭开“二道幕”顶部进行放风;延庆等北部山区可适当提高棚内温度至35℃,以提高土壤温度,利于伸蔓和根系生长;

处于授粉期的,保持棚温在30℃之内。双幕覆盖的大棚可在4月中旬去除一层天幕,仅留一层,待“五一”前后夜温稳定在15℃以上是再去除另一层,以增加光照。

2、及时进行植株调整

北部山区大棚缓苗期后,待植株60cm高、8-10叶时,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打杈,使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并进行吊蔓或插架,引导植株生长。

3、科学水肥管理

团棵期要根据具体情况浇一次缓苗水,水量不宜过大,若土壤不干,也可以不浇,授粉前一周内禁止浇水。可在授粉前一周叶面喷施硼肥,利于瓜胎生长和授粉。授粉后待果实鸡蛋大小时浇膨瓜水,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高氮)10-15公斤。

4、授粉管理

选择晴天上午,选择主蔓第2或第3朵雌花、侧蔓第1或第2朵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应在10点以前完成。为了提高坐果率,可在授粉前2-3天或授粉后,将雌花前端瓜蔓轻轻捏劈(不要捏断,1天后瓜蔓可自行恢复生长)。

当授粉期间遇到连阴天时,可采用坐瓜灵(主要成分吡效隆)辅助授粉,并人工对花授粉,以免瓜成熟后出现白瘪籽,影响商品性。应严格按照剂量,随用随配,避免浓度过大造成裂瓜和畸形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