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表情包文化
近年来,表情包凭借其新颖的创意和幽默的画风,迅速占领各大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人们在社交软件上聊天时离不开的新宠。不知不觉间,中文表情包已然成为一套通用、流行的网络话语表达体系,“表情包文化”也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网络文化现象。
表情包本质上属于一种流行文化
依托于社交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交流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由最早的文字沟通到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符号、emoji表情、表情包,逐步演变为日益多元化的表情文化,使用一些自制的、流行元素图片来进行沟通。这类图片以搞笑居多,且构图夸张,通过收藏和分享此类图片,人们可以获得趣味,同时展现自己的藏图,可以得到人们认可,实现心理上的满足。
表情包内涵丰富,表现自我,还能化解尴尬
一张简单的表情包往往有比一句话更为丰富的内涵。有的时候不同的人会偏好收藏不同风格的表情图,或搞笑,或卖萌,或很污。如今越来越丰富的表情包给人们丰富的选择去表达自己,对不同的表情包的选择代表着人们的某种情绪或某种性格特征。
有些句子写出来比较生硬,很多人会在可能引起不悦或者歧义的句子后面加一个表情,这样一下子就增加了趣味性。此外,在群里一起发表情包斗图上几个网络聊天中丰富、夸张的表情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在日常聊天中严肃的表情,一直以来的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里都推崇沉着稳重,“喜形于色”在中国是一个贬义词,甚至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区,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比起西方人都不善于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东方人羞涩内敛,崇尚所谓“哀而不淫”、“乐而不伤”,“会心一笑”、“笑不露齿”等都是夸人的话。
对于“污段子”“污表情包”霸屏情况,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只是这个进步有一点过激了。
为什么说是时代的进步呢?我们知道所谓的“污”很显然是反映了一个词“性”,中国古代都是谈性色变的,从来都是,从古至今,尤其是古代经典儒学统治了文坛,成为了道德的主要约束力之后。在古代的严格的三纲五常约束下,说话注重礼仪,非常注重,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说话方式,走路姿势各个方面。虽然不能说注重礼仪不好,但是过度的注重礼仪往往变得死板,变得迂腐,在互联网的时代,在现代信息交换快速的现代,我们需要的是基本的礼貌,对人的尊敬,而不是形式上的一步一步的约束。也就是这种约束,我们变得浑身不自在,觉得有一点别扭,这种别扭是先天的文化氛围造成的,难以挣脱也说不出来。
在这个背景下,突然出现了一些隐晦的没有直接说出来的但是却让人一看就懂的关于那个方面的小笑话,或者说是段子,当然新鲜感爆棚,喜闻乐见,于是开始广为流传,从歌手小哥“费玉清”的一次相声演出我们看到了精髓,于是这种类型的段子我们成为不清的段子,哈哈,也就是“污段子”。在污段子开始受欢迎的时候,各种帖子动图内涵话语开始统治了我们的屏慕,统治了我们的手机,朋友圈,这说明了我们的思想开始渐渐转变,变得开放,不再是一个严格注重礼仪强行约束自己不要乱说话了,使得言论更加自由。当然这里答主到提一下,答主的意思言论更加自由不是鼓励乱说话,也不是宣扬说“黄色”笑话,段子,说脏字,只是说平常一点,不要约束自己乱避讳,社会需要进步,我们当然需要方面的东西。
所以答主认为“污段子”“污表情包”霸屏情况是一种形式的思想解放,但是过激了的表现,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等到这个浪潮过去一切就会变得平常起来。
元芳你怎么看表情包
元芳:表情包是一种现代新媒体,是一种可以用来改善人际关系和传达情感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地表达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从而加强友谊。它们可以用来表达欢乐,安慰,激励,友谊,甜蜜等情感,从而使人们更容易地表达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彼此。此外,表情包还可以用来把握当下的时尚趋势,扩大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并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新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