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信息港(台山市在哪)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130

台山市在哪

台山市,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原称新宁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台山县。1992年4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台山市。

台山信息港(台山市在哪)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现辖17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313个村(居)委会,3655条自然村。市内人口98.92万,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2年历史。

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587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为最大。上川岛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平方公里,面积居全省岛屿第五位。境内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滩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开放以后,台山经济发展尤为迅速。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9.49亿元。全市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铝材、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材、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生产基地。

台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陆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1975公里。2001年建成贯通市境南北、全长53公里的新(会)台(山)高速公路;2002年建成贯通市境东西、全长87公里的广东西部沿海(台山段)高速公路。港口建设日趋完善。台山发电厂10万吨级的煤运码头已投入使用。建于市境北部潭江河岸的公益港,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建于市境南部广海湾的广海港距香港87海里,距澳门48海里。即将建成的还有可停泊万吨级货轮的鱼塘港。可建设20—30万吨级深水港的川岛港正在进行前期测量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发展前景远大。台山是全省有名的电能源基地,电力建设投资不断加大。现有火电、水电设施的总装机容量为245万千瓦。在建中的台山电厂是规划总装机容量亚洲最大的燃煤发电厂,一期工程5台共300万千瓦(每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已建成4台,目前火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居全省第一;5号机组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底并网发电。二期工程4台共400万千瓦的机组正争取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投资总额超800亿元的台山腰古核电厂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明年初将正式动工建设。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的川岛风电场正争取于今年下半年投入建设。农网改造工程全面铺开,共有220KV、110KV、35KV等变电站20座,总变电容量112.98万千伏安。台山是全国电信百强县(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总长近2.6万纤芯公里的光纤宽频传输网络,IT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2.1万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市,有移动电话用户45万个,互联网用户3.6万个,中英文版《台山招商网》已开通使用,率先在全国县(市)中建立开播数字电视平台。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六福山庄、侨雅花园等多个新住宅小区初具规模。首期工程建筑面积16.29万平方米的台山“碧桂园”正在开发建设中。市区台城连续5次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检。各镇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以旅游业和现代流通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围绕“第一侨乡,休闲胜地”的主题、以“海岛、温泉、漂流、侨乡”为主要内容,着力包装、推介台山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省级旅游度假区—上下川岛正在努力营造“AAAA”环境,“广东第一泉”—三合温泉人潮如流,富都温泉应接不暇,北峰山漂流、凤凰峡漂流刺激有趣,还有石花山旅游风景区、北峰山森林公园、广海“海永无波”石刻公园等著名景点,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到台山观光旅游。

华侨、港澳台同胞多,是台山的一大优势。每年都有大批旅外乡亲、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观光。他们爱国爱乡,不但捐资兴办公益事业,还积极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

台山又有“文化之乡”之美誉。市区文化新区颇具规模,影剧院、电视大学、中专学校、科学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馆、书画院等设施都在其内。32家侨刊发行世界各地。2006年,“台山广东音乐”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共有学生16.8万。中小学教室基本实现楼房化,是全省校舍建设特级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被省评为“优”级。电大台山分校、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卫生学校、排球运动学校等也办得有声有色。台山是“全国体育先进市”,素有“排球之乡”之美誉。排球运动自1914年传入台山后,已成为遍及城乡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台山排球队曾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青年、少年排球队曾数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奖。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4个、病床173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67人。

目前,台山市已具备了资源、侨乡、环境、后发四大优势,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资源、大旅游、大商贸、大养殖的发展格局。随着CEPA、“9+2”泛珠三角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建设,“接轨大特区,融入珠三角”已成为台山市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台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正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强镇富市”五大发展战略,增创资源、侨乡、环境、后发新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发展工业经济、民营经济、镇级经济、园区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抓好“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开创侨乡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

下川岛

下川岛

下川岛

地理: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

市境南临南海,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

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

上下川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可见它的魅力

总面积:3286平方千米

总人口:超过101万人,海外华侨超过130万(2002年数据)

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

五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

语言:台山话粤语(粤语)

发音:台山:Hoisaan;(台山音)

粤语:Toisaan;

拼音:Taishan

主要媒体:台山电视台(全日播放,粤语和国语双语广播)台山电台(FM90.4MHz粤语广播)

报纸以江门日报、广州日报为主市内电视台和电台皆用粤语广播为主

市0:市人民0驻台城街道邮编:529200代码:440781区号:0750

市委书记:郭伟

市长:吴晓谋

气候: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1.8_C

基本概况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现辖两个试验区,20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503个村(居)委会,3655条自然村。市内人口101万余,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排球之乡’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20多年历史,华侨都有着赤子之心,想方设法改善和建设家乡,对台山建设的作用是杰出的,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台山的教育事业了,到处都是华侨的脚印;至于排球,是每个台山人都热爱的球类,无论年有老少,从07~08赛季开始,广东台山建龙男排与女排的主场设在台山,依靠当地的独特环境和气氛,而且步步高女排决赛的地点也是台山。

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587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上川岛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平方公里。全市境内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滩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_C,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开放以后,台山经济发展尤为迅速。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全市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筑材料、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1000多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

台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陆水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1722多公里。2001年1月已建成全长53公里贯通市境南北的、北连佛(山)开(平)高速公路的新(会)台(山)高速公路,贯通市境东西的、全长87公里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已建成,近期即将通车。市内“五路”改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其中麻阳线、冲东线、荻白线已竣工,大井线、百大线也即将告竣。河运海运,联接各地,港口建设日趋完善。公益港建于北部潭江河岸,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开往香港。广海港建于南部广海湾,距香港96海里,距澳门52海里。即将建成的还有可停泊万吨级货轮的鱼塘港,台山发电厂10万吨级的煤运码头。

电力建设加大投资。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全市目前有220KV、110KV、35KV等变电站17座,总变电容量70.4万千伏安。全市火力发电厂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联接大电网供电。在建中的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时的台山发电厂,是目前亚洲最大型的燃煤发电厂,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两台共120万千瓦机组将开始发电。

台山是全国电信百强县(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光纤宽频传输网络总长近3000皮长公里,IT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近20万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市,互联网用户总数增至1.7万户,中英文版《台山招商网》已开通使用,率先在全国县(市)中建立平台开播数字电视。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侨光大道、步行街等重点工程竣工使用。六福山庄、侨雅花园、华侨花园、百乐园等新的住宅小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台城连续5次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检。各镇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台山工业不断发展,群龙崛起。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个体工业并驾齐驱。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制衣、医药食品、化工塑料、建材等行业,共有80大类产品,1500多个品种。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台山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致力把台山建成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投资。台山工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台山是农业大市,资源丰富,再发展潜力很大。现有耕地80万亩,山地240万亩,滩涂40万亩。台山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台山实施“农业富市”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三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水稻、水产、果蔬、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果、蔬菜、花生、花卉、甘蔗、林木、禽畜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台山农业生产正朝着优质化、基地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台山是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广东省科技实力强县(市)之一。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万人,有省、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品涉及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微电子、家电、机械等技术领域共43个品种。“九五”期间,全市获县(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102项;推广科技成果27项;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23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的专利申请142项。工业、农业、海洋经济实现了从资源型、粗放型到科技型、集约型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开创了台山科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在“外向带动”战略的推动下,台山市外贸企业已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多元化、科技化,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外经贸新格局。现已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出口商品50多类300多个品种。200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

台山全市拥有集贸市场58个,面积26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依托,城乡结合,各种经济成分并举的集市市场格局。现有商业、粮食、供销、食品、烟草等集团公司,经营网点1382个,遍布城乡。企业已逐步向租赁、承包、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经营体制转变,逐步采用连锁、代理制等方法经营,商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台山城乡贸易活跃,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自然地理

台山多山。东北面有北峰山,东南面有南峰山,西南面有大隆山和紫萝山,南海中有上川山和下川山;西北面大山较少,丘陵却特别多。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台山西北面丘陵四布,高度一般由一二十米至一百几十米,但其间也不乏二百米以上高地。作为潭江与矬峒河分水岭的横塘丘陵,把东面的北峰山脉与西面的大隆山脉连络起来。横塘圩东的秦皇点兵山,有280米高;再东的黄蛇型、大灶山,都有220多米高。大灶山以东的三娘迳,是名胜“文迳吊古”的所在。在横塘圩西,有232米高的高掌岭;再西,又有243米高的那旺山;再西,多是百米以下的丘陵,到台、开边上,才又有二百几米高的马山。

台山山海之间,河流两岸,有广阔的平原。概算全县平原——包括滨海平原、盆地中和丘陵间的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最大的平原是广海平原。在这平原上的,有冲蒌、斗山、都斛、端芬、广海六个公社和赤溪公社的西北角,拥有肥沃的土地三四十万亩。平原南边的古城广海,历来是祖国的海防要地。至今,广海城郊南湾的山岗上,还保留着明代平定倭寇的纪功石刻——“海永无波”。第二个较大的平原是海晏平原——一个半岛状的平原。在这平原上的海晏、汶村、沙栏三个公社,盛产鱼、盐、米。这平原西面的汶村城,是明末抗清民族英雄王兴的根据地和殉难处,至今人们还传说着他们英勇斗争的故事。位于台山北边的大江、三八、白沙三个公社,分别为一些丘陵所间隔,但它们的北部均为潭江平原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平原处在盆地中。由于县境高山和丘陵多,往往把一些平原环抱住,形成了盆地。在北部,有水步盆地、四九盆地、三合盆地、联安盆地;在西南部,有那扶盆地、深井盆地和墩寨盆地等。此外,许多低丘之间和河谷中,也有小块的冲积平原。

在南部滨海,也有好些局部小平原,如溪城平原、小江平原、陡门平原、那琴平原等。就是在上川、下川两岛的山地中,也各有一个小平原。

滨海平原的临海一边往往特别低,成为低原。广海平原的南部和东部,海晏平原的南部,那扶盆地、深井盆地的南部,和其他滨海小平原的部分地方,都是低原。这些低原,多数有围堤保护,成为围田——其中大部分是单造田。全县现有的25万亩单造田,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低原上。而且还有许多海滩,可以筑堤截取为田。

行政区划

台山市辖1个街道(台城)、16个镇(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冲蒌、斗山、广海、川岛、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白沙)。

台城街道

位于台山市的北部,是台山市委市0所在地,台山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的枢纽。东与四九镇毗邻,西与三八、白沙镇接壤,南与三合、冲萎镇相连,北与水步镇相接。总面积159.7平方千米(一说142.4平方千米),总人口17.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人口13.2万人。辖10个社区、26个村委会:富城社区、东云社区、环南社区、南塘社区、园田社区、上朗社区、合新社区、新桥社区、桥湖社区、仓下社区、石花村、沙坑村、北坑村、东坑村、板岗村、河北村、南坑村、安步村、大亨村、长岭村、香雁湖村、廛溪村、礼边村、横湖村、泡步村、筋坑村、朱洞村、水南村、岭背村、平岗村、淡村村、罗洞村、桂水村、元山村、白水村、三社村,下设43个居民小组,514条自然村。

旧称“新宁城”,建于1499年(明弘治十三年)。1938年新宁城改称为县城镇。建国后改名为台城镇。2001年9月,台城镇与原附城镇合并,组建成新台城镇,镇0驻地设在富城大道3号。2006年,撤销台城镇,设立台城街道办事处,8月11日挂牌成立。

大江镇

位于台山市北部,距离市区只有13千米。全镇总面积69.8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多人,辖27个村(居)委会: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大江圩居委会、山前村、沙冲村、大巷村、五星村、麦巷村、石桥村、河木村、里坳村、岐岭村、陈边村、水楼村、沙浦村、来安村、新大江村、新大塘村、张良边村、铁_村、东头村等。

水步镇

位于台山市北部,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外来人口1万多人,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白沙镇

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西北部,与开平市一河之隔,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5万人,辖2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

原三八镇位于台山市西北部,东邻水步镇、南连白沙镇、台城镇,西和开平市赤坎镇接壤,北与开平市三埠区毗邻。全镇总面积72平方千米,镇府设在三八圩,距台城11千米,全镇辖11个村(居)委会,356条自然村,总人口36000多人(2004年)。2006年,撤并三八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白沙镇、台城镇和水步镇,其中原三八镇的三八墟居委会和新三八、邹村、冲泮、里边、五围、岗美、冲云、塘洞等8个村委会并入白沙镇,白沙镇人民0驻地不变;将原三八镇的三社村委会并入台城镇;将原三八镇的密冲村委会并入水步镇。

四九镇

位于台山市东南面,距台城8千米,东与新会市接壤,南与冲蒌相邻,西与附城相接,北与水步交接,总面积2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万人,外来人口8000多人。辖2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

三合镇

位于台山市的西北部,距台城只有7千米,全镇总面积250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多人,辖10个村(居)委会。

冲蒌镇

位于台山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千米,总人口3.78万人。辖17个村委会,171条自然村。

斗山镇

位于台山市东南部,在广海湾华侨开发试验区内,距市区24千米。总面积121.25平方千米,总人口57000多人。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56条自然村。

都斛镇

位于台山市东南部,毗邻新会区。全镇总面积164.23平方千米,总人口5.04万,海岸线12.7千米。辖18个村(居)委会:坦塘村、元美村、古逻村、莘村村、下莘村、银塘村、都阳村、竞丰村、大纲村、沙冈村、西墩村、龙和村、南村村、东坑村、丰江村、白石村、金星村、都斛居委会。

赤溪镇

位于台山市东南部,总面积238.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6.6千米,总人口3.31万人。

端芬镇

位于台山市中西部。全镇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总人口6.06万人,下辖17个村(居)委会:海阳村、西头村、锦江村、山底村、塘头村、西廓村、那泰村、莲湖村、塘底村、墩寨村、上泽村、西泽村、庙边村、隆文村、三洞村、寻皇村、××居委会。

广海镇

地处台山市东南端,靠山近海。北面与端芬镇相连,东北面与斗山镇相接,西部与海宴毗邻,东面与赤溪镇接壤,南邻南海,与上、下川岛隔海相望。全镇总面积132.58平方千米,总人口44695人。全镇辖9个村(居)委会,122条自然村:广海居委会、双龙村、靖安村、环城村、奇石村、团村村、城北村、中兴村、鲲鹏村、环城村。镇0驻广城苑新城区。

海宴镇

位于台山市西南部,濒临南海。全镇总面积330平方千米,总人口10.8万多人,辖40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横岗村、桥浦村、吉浦村、兴中村、三安村、三沙村、仑定村、石美村、桂南村、那陵村、澳村村、海宴街村、东场村、河南村、沙头村、新村村、五村村、鼠山村、佑村村、春场村、望头村、安和村、那马村、沙湾村、东溪村,等

汶村镇

位于台山市西南部,南濒南海,北靠笠峰山系。全镇总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6.2万多人。辖24个村(居)委会:凤村村、上头村、汶村村、小担村、高朗村、沙奇村、白沙村、冲口村、大担村、五乡村、九岗村、渔业村、茭一村、西联村、横山村等。

北陡镇

位于台山市西南部,面积达19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7千米,总人口3.5万人。

深井镇

位于台山市西南部,濒临南海。全镇总面积171.4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辖8个村(居)委会:深井圩居委会、江东村、河西村、井东村、井西村、獭山村、河东村、小江村、康华村。

原那扶镇位于台山市西南端,地处台山、开平、恩平三市交界,西连恩平市横陂镇,东接开平市东山镇,北出开平市金鸡镇,南邻深井镇。全镇总面积143.9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辖9个村(居)委会,186条自然村。地图2006年,经省人民0批准,台山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并那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深井镇,深井镇人民0驻地不变。

川岛镇

2003年12月15日,经省人民0批准,将原上、下川两镇和原海宴镇的山咀大海村委会、广海镇的甫草村委会合设立川岛镇。川岛为上、下川岛的简称,总面积254.3平方千米,人口3.46万人。其中:

上川岛面积156.7平方千米,人口1.53万人,6个村(居)委会:三洲社区、大洲村、飞东村、高笋村、马山村、沙堤村。

下川岛面积98.6平方千米,人口1.68万人,11个村(居)委会:略尾社区、茫洲村、塔边村、独湾村、川西村、联南村、芙湾村、茅湾村、川东村、家槟村、水平村。

山咀岸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0.25万人,2个村委会。甫草村位于川岛镇大陆镇域的东面,东面隔甫草迳鸡罩山,与广海镇临田村委会交界,西面与川岛镇山咀村委会毗邻,北面靠山,南临广海湾,辖区总面积9平方千米,总人口1113人。山咀村位于川岛镇大陆镇域的北面,东面与甫草村委会毗邻,南距镇0所在地2千米,西面与海宴镇交界,北面靠山,辖区总面积11.2平方千米,总人口1423人。

广东省海宴华侨农场(台山市海侨经济区)

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西南沿海,南与广东省川岛试验区隔海相望,西与台山市西南工业区相接,北与海宴中心镇相邻。是我国老华侨农场之一,1963年由国务院侨办委托广东省侨办为安置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等13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而创建的。全场(区)总面积28.6平方千米,海岸线9千米,人口6700多人,有8条自然村,辖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全场(区)有归侨3000多人。

历史沿革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置新宁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台山县,因境内有三台山而得名。1992年4月17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41号)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

2000年,台山市辖28个镇:台城镇、附城镇、四九镇、水步镇、大江镇、公益镇、三八镇、三合镇、白沙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田头镇、端芬镇、隆文镇、广海镇、南湾镇、沙栏镇、海宴镇、汶村镇、横山镇、深井镇、那扶镇、北陡镇、上川镇、下川镇、海侨镇。总人口948716人,各镇人口:台城镇139858公益镇16267大江镇39939水步镇44853附城镇50982四九镇39996三八镇30639白沙镇37453三合镇42475冲蒌镇39924斗山镇51288都斛镇45438赤溪镇12031田头镇16306端芬镇45299广海镇34519隆文镇8236沙栏镇14648海宴镇58940汶村镇49644深井镇27307那扶镇21841北陡镇28424上川镇16655下川镇15182南湾镇9303横山镇4846海侨镇642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9-10月,台山市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原28个镇合并为20个镇。撤消沙栏、海桥、南湾、横山、隆文、公益、田头、附城等8个镇,具体为:1、撤消沙栏、海桥镇并入海宴镇;2、撤消南湾镇并入广海镇;3、撤消横山镇并入汶村镇;4、撤消隆文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深井、端芬镇;5、撤消公益镇并入大江镇,撤消田头镇并入赤溪镇;6、撤消附城镇并入台城镇。

2002年,台山市辖20个镇(台城、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冲葵、斗山、广海、上川、下川、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那扶、白沙、三八)。

2004年,上川镇和下川镇合并为川岛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台山市辖19个镇(台城、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冲蒌、斗山、广海、川岛、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那扶、白沙、三八)。

2006年,经省人民0批准,台山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并那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深井镇,深井镇人民0驻地不变;撤并三八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白沙镇、台城镇和水步镇,其中原三八镇的三八墟居委会和新三八、邹村、冲泮、里边、五围、岗美、冲云、塘洞等8个村委会并入白沙镇,白沙镇人民0驻地不变;将原三八镇的三社村委会并入台城镇,台城镇人民0驻地不变;将原三八镇的密冲村委会并入水步镇,水步镇人民0驻地不变。

2006年,撤销台城镇,设立台城街道办事处。8月11日挂牌成立。

2021年4月,台山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县级市)中位居第53。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台山市位列第120名。

2021年1月,台山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44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台山市上榜。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台山市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12月,台山市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17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台山市上榜。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台山市榜上有名。

2020年6月,台山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广东片区)。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台山市榜上有名。

2018年11月,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公布,台山市入围

台山港澳通行证办理处

法律主观:

办理港澳通行证流程:1、携带户口簿和本人身份证前往所在县市区公安局出入境支队。2、到公安局出入境支队领取港澳通行证填写表单,填写完整信息即可。3、到指定地点照相。4、照相后到指定地点复印户口簿和当事人身份证。5、携带照片、复印件到出入境窗口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缴费。6、缴费完成后办理港澳通行证邮寄手续,之后回家等快递即可。

法律客观:

内地居民因私往来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探亲、从事商务、培训、就业等非公务活动,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凭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有效签注前往。港澳通行证办理流程首次办理首次办理须本人至户籍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处提交申请,申请材料有: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用A4纸复印,可复印在同一张纸上)以及填写《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2寸淡底色彩照2张(也可现场拍照,费用自付),同时分别申请赴香港、澳门的签注。只去香港则申请香港签注,只去澳门则申请澳门签注,如果香港、澳门都去,则两地签注都要申请。【办理时限】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首次申请)。但均不含邮递日(一般在五天左右)以及节假日。【费用】《往来港澳通行证》每本100元;一次往来签注,每个20元,二次往来签注,每个40元,并外加签注加注费20元。续签本人凭身份证及有效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办理,也可代办,代办人需携带身份证。(不同城市对加签可能有特殊规定,具体咨询户籍所在地出入境管理处)【办理时限】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费用】一次往来签注每个20元;二次往来签注每个40元。并外加签注加注费20元【特别注意】《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不足6个月(部分城市是3个月)的或无足够空白签注页的不能办理,须按首次申请手续办理新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同时申请签注。代办若是首次申请办理港澳通行证需要携带本人户口簿、身份证以及照片;若非首次申请,则需带好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及前一次办理的通行证,如请人代办还需携带代办人身份证。过期办理流程《港澳通行证》过期,需要你本人亲自到你户口所在地的县(区)级以上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换证手续,需要携带的资料和相关手续跟第一次办理时是一样的。办理时需要携带以下资料:1、你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2、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复印件为A4规格(身份证需要复印正反面,户口簿需要复印户主页,和你所在的那一页)4、二寸正面免冠平面彩色近照,蓝色背景,着深色有领上衣,照片大小48X33mm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必须在公安局指定的照相馆拍照,也可以在出入境拍照,记得拿照相回执,建议在出入境拍照)5、旧的港澳通行证,需要交回出入境管理局。需要时间:正常情况下,需要15个工作日(办理换证,需要经省级部门审批、制证,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大概15个工作日,即三个星期的时间)。赴澳工作一、澳门雇主可自行指定或委托有澳门劳务经营权的劳务公司在内地招聘(招聘者应签订招聘合同)。二、劳务公司将录取人员的有关资料(如照片、身份证副本等)报入澳门出境事务局核实、批复。三、通过后由雇主再将赴澳人员的资料报入澳门劳工暨就业局非本地劳力处,提出输入外劳申请。四、雇主赁批件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劳务公司凭批件及合同报北京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外经济合作司申请输澳批文。五、赴澳劳务人员在十天内自选在户口所在地办理有关证件所需资料。六、赴澳劳务人员将证件资料及费用(包括劳务押金及证件费等)交回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向地方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办理赴港澳特别行政区通行证。(需时约十五天)七、通行证办出来后由劳务公司统一安排时间培训、出境。八、到澳后,由雇主带领或自行到澳门出入境事务局办理非本地劳工证(俗称“蓝卡”)的手续后方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