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病虫害呀
这是介壳虫。
介壳虫百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为害叶片、枝条度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内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容。
蚧壳虫属于同翅目,盾蚧科昆虫,目前在我国发现的约有600多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有白蜡蚧、朝鲜毛球蚧、圆盾蚧、水木坚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这些害虫成虫体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蜡质介壳,因此称为蚧壳虫。雌成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成虫经历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成虫和若虫常群集于枝条、叶背、果实表面等处,用口针刺吸植物汁液,雌虫无翅,足和触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
危害症状
蚧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为害为主,常常群聚在枝、茎、叶和果实等表面刺吸植物体内的汁液,初期,枝条发黑枯萎、叶片上有黄色斑点,果实表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期,叶片黄化、脱落,枝条、茎干枯死,果实斑点化,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严重时大量果实脱落,果园发生蚧壳虫放任不管达到3年以上,整片果园就会丧失生产价值,危害十分严重。
蚧壳虫可危害柑橘、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石榴、柿树、枇杷、葡萄、核桃、桑树、茶等多种果树。还可危害多种绿化观赏树木。
防治方法
防治介壳虫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药剂防治,在防治介壳虫时一定要抓住若虫发生盛期用药最为重要,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秋季8~9月份是防治介壳虫的最佳时期,可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500-4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
满意请采纳!
蚜虫是什么样子的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
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
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
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身体半透明,大部分是绿色或是白色。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
扩展资料
蚜虫的身体柔软,因此具有大量的昆虫天敌。蚜虫也常常受到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的侵染。此外,蚜虫也容易受天气,如降雨、气温、风等的影响。
攻击蚜虫的昆虫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蚜狮、蟹蛛和草蛉等。
侵染蚜虫的真菌包括弗氏新接霉蚜霉菌(Neozygitesfresenii)、虫霉(Entomophthor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和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fungus),如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lecanii)。
蚜虫一旦黏上了空气中真菌的孢子,这些孢子就会发芽并穿透蚜虫的皮肤,在蚜虫的血淋巴(相当于脊椎动物的血液)中生长。三天之后,蚜虫死亡,真菌释放出孢子到空气中。受感染的蚜虫体表会覆盖上一层羊毛状物质并且不断变厚直到蚜虫死去。
蚜虫容易由于不好的天气(如春季冻融期)而死亡。过高的温度会杀死蚜虫体内的共生菌,从而使得蚜虫缺乏营养而死。降雨会阻止带翼蚜虫的迁移,并且会将蚜虫从植物上击落使得蚜虫由于撞击或饥饿而死亡。然而,明尼苏达大学的昆虫学家KenOstlie指出,不能够依赖降雨来控制蚜虫数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蚜虫
...5毫米左右,会蠕动,两头黑色的,请问是什么寄生虫
以前看过类似的病例是美丽筒线虫(人是偶然的终宿主,成虫常寄生于终宿主的口腔或食管黏膜下),不是很肯定你这个是不是,因为还要结合临床症状或生物检验。建议咨询医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5062141.htm#2这个网站应该对你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