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单口相声小段短且搞笑,大约在3分钟左右
相声文本——追
去年秋天啊有这么一天,下午五点来钟,正是下班的时间,马路上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交通非常繁忙。在这个路口上,人就更多了,民警同志呢,站在马路中央的一个木制的指挥台子上指挥交通,忙的呀手脚不停。
正这时候啊,由打路口不远处的马路上跑过一个人来,行人应该走便道啊,他不是,在马路上跑,来往的车辆都躲他,什么人呢——一个胖子,穿一身儿破旧的蓝制服,脸上这肉都嘟噜着,边跑边喊——“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胖人嘛——脖子顸、声带厚,所以呀喊出来的声音就发紧——“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跑的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追谁呢?前面不远处啊,跑一瘦子,这瘦子是鬼鬼祟祟、惊慌失措。
胖子追瘦子那没法追。周围这大家伙一看大胖子追瘦子这么费劲,有这个好心的、热心肠的三、五个人呼啦一块儿帮忙儿追过去了;指挥台的民警同志一瞧,马路上,胖子追瘦子、这么多人跟着追……民警也从指挥台上下来了,也追过去了……
有这个跑得快的在前面伸腿一绊这瘦子“叭唧!”瘦子摔那儿了,大伙这么一围,形成一堵人墙,再想跑可跑不了了。民警追到跟前儿——“起来!起来!”起不来了,大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啊,等着吧,等这胖子吧……
胖子追上来,众人闪开,胖子过去一把把这瘦子摁住了——“…这回看你往哪儿跑?!…调完级了,你不请客!!!”
跪求三人小品台词,要搞笑,尽量简短
搞笑相声剧本《填表》(三人群口相声剧本)
甲:唉,最近呐,我烦透了。
乙、丙:怎么啦?
甲:最近我们学校发了一个表。
乙:那好啊,有了手表,什么事都能按时进行:不迟到,不早退,六点起床,十点睡……
甲: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钟表,是小学生毕业登记表。
乙:噢,小学生毕业登记表啊。那你烦什么呀?
甲:难填呐!
丙:这有什么难填的?它问什么你就实话实说,不懂就问我!
甲:问你?
乙:别看她的个子小,她可什么都知道。
甲:就拿第一栏“姓名”来说吧,真难填。
丙:姓名就是你的名字。
甲:可我一写名字,大伙就乐了。
乙:你填的是--
甲:小祖宗。
丙:嗨,你就没别的名字啦?
甲:有啊。我妈叫我小心肝,我爸叫我小宝贝,奶奶叫我小祖宗,外婆叫我小姑奶奶。
丙:什么乱七八糟的。得了,填第二栏吧。
甲:第二栏是性别。
乙:这你总不会填错了吧。
甲:可老师说又填错了。
乙:啊,你不会填成男的了吧?!
甲:不会不会,我填的是“假--小--子”!
乙:啊,假小子也算性别?
甲:这可是我妈说的(手叉腰,学妈妈的口气)你呀!不是个女的,整个假小子!
乙:我看呐,你妈在生你的时候,就把你的性别给搞错了。
甲:所以“出身”这一栏就不好填啦。
丙:出身,指的是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
甲:不对不对,我不是在家里出生的,我是在医院出生的。
丙:错了!
甲:对对对,是错了,我还少填了几个字,应该填: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出生,由张大夫接生。
丙:停停停,你越扯越远了。出身,就是问你们家里人是干什么的。
甲:哦,这我会填:妈妈打麻将,爸爸炒股票,奶奶练气功,爷爷车马炮。
丙:噢,(胸前划十字)我的上帝呀。得了填下一栏吧。
甲:下一栏还是填出生。
乙:刚才不是填过了吗?怎么又填出生呐?
甲:这回填的是出生时间。
乙:哦,出生年月日。那你问爸爸妈妈啊?
甲:可他们说的不一样。
乙:有什么不同?
甲:我爸说我91年生,可我妈硬说我90年生。
乙:父母可能记错了,那你再问问爷爷奶奶。
甲:可爷爷说我元月生,奶奶说我腊月生。
乙:那你再问问外公、外婆。
甲:外公说我9号生,外婆说我初六生。
乙:哇!你好幸福啊!一年能过这么多生日,压岁钱肯定不会少。
甲:唉!他们一个说阳历,一个说阴历。
乙:你这假小子,还真有点阴阳错乱呢。
小品剧本的写作方法
小品剧本的写作方法主要是“起承转合”四个字,起是开端,承是承载,转是悬念进入高潮时的扭转,合是结局。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
小品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小品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
单口相声台词,3分钟以内。要搞笑
在旧社会有一句话:“同行是冤家。”
有些人就相信了这句话,吃了不少亏,上了不少当。同行与同行之间闹对立,连出家的和尚老道都闹别扭,古书里有很多和尚与老道互相争斗的故事,他们念的经就有矛盾。谁家死了人,请棚和尚来念经,超度亡魂,叫鬼魂到西方去,因为西方是极乐世界,西方接引。
可是老道一念经,叫鬼魂到东方去,因为东方是白阳世界。要是换尼姑念经,就叫鬼魂到南方去,因为南海大士不是在南边儿吗?可是喇嘛来念经,就叫鬼魂到北方去。
世界上没有鬼,如果真有鬼,这就麻烦大啦。怎么哪?要是请和尚、老道、尼姑、喇嘛在一块儿冲这死人念经,叫鬼魂也为难哪?到底上哪方好呢?听谁的对呢?这鬼魂没准主意啦,只好站在那儿转吧。您看马路上刮的旋风,大概就是他们念经念的,不!这不像话啦。
表演形式
鉴于单口相声是由一个人演说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有些研究者认为它是中短篇小说的一种口头表述形式,其实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单口相声与中短篇小说同属于叙事性的艺术形式,从叙事状物、刻画人物等角度看,两者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单口相声又有其独到之处,它在表达上并不一定像小说那么有头有尾,更主要的,也是它更为突出的艺术特性,在于它是一种风格独具的喜剧性的口头叙事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