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有哪些故事
包青天大家都很熟悉,他一生断案无数,不畏权贵,白断阳间,夜断阴间,留下了很多奇案。
1、铡美案
陈世美被当做负心汉的代名词,而陈世美对秦香莲的辜负,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最终难逃铜铡。
2、打龙袍
讲的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终水落石出后,包拯依照大宋律法打了不孝儿子皇帝的龙袍,用来惩戒这个皇帝的罪过。
3、下陈州
这讲的是国舅放粮,克扣了粮食,以至于陷百姓于水火,最终包大人明察秋毫,不畏权贵将国舅斩首!
4、审乌盆
一位商人天黑借宿,谁知借宿人家贪图他的银子并把他害死,另外把他剁碎后和陶瓷一起烧制成乌盆,最终,乌盆告状,包拯顺藤摸瓜查出真凶。
5、探阴山
女子柳金蝉逛花灯被无赖逼婚而死,颜查散目睹后状告不成被人害死,随后告到包拯那里,包拯夜探阴山,查明真相后,连同犯事判官一并斩首!
扩展资料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时人也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已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
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包青天》一共有41个故事,分为那几部啊
楼主你好,你所指的《包青天》是金超群版的吧
金超群版的《包青天》不分“部”,是按“单元”划分的。就按楼主所说,41个故事,其实就是41个单元。
如果真要按“部”来分的话,那么也只能从拍摄时间来说话了。比如百科资料中金超群版的包青天分三段拍摄,即:1993版、1995版、2008版。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将其看成三部。
PS:楼主所说的41个故事都是1993版的。另外,楼上的朋友,你这是答非所问呀
-----------------------------------
呵呵,楼主又补充了说明呀
第一,先从楼主的“比如”说话
真假状元、狸猫换太子、双钉记不包括在铡美案中,因为这几个故事并不关联。而后面的1-6、7-11、12-18、9-21,这只是按总的剧集依次往下排列的单集数字。
第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几个故事有联系。但这也只说明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故事情节联系,并不存在这个单元包含那个单元。各个单元是平行的同等地位的,不存在包含关系。
第三,还是我前面所说:如果真要按“部”来分的话,那么也只能从拍摄时间来说话了。比如百科资料中金超群版的包青天分三段拍摄,即:1993版、1995版、2008版。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将其看成三部。
PS:楼主能看明白吧
-----------------------------------
呵呵,楼主你能保证仅仅是碟子上的封面所说就一定是权威的吗?
即便是正版碟子,我们也不能全信封面上的信息,因为这只是碟片制作商的一种包装。要看权威内容还得查找百科或者官方网站。
这里我要声明:我以上所说也仅是个人观点,但并非纯主观的,而是参考了许多资料的客观分析。我并没有将个人观点强加他人的意思,也仅仅是说出来供楼主参考。我希望我以上所说对楼主会有所帮助!
老包青天都有哪几个故事
共有41个故事,包括有:铡美案、真假状元、狸猫换太子、双钉记、探阴山、红花记、铡庞昱、铡包勉、乌盆记、秋娘、铡王爷、古琴怨、三击鼓、孪生劫、报恩亭、真假女婿、紫金锤、天下第一庄;
寸草心、屠龙记、鸳鸯蝴蝶梦、天伦劫、孔雀胆、真假包公、贞节牌坊、血云幡传奇、生死恋、寻亲记、踏雪寻梅、青龙珠、鱼美人、狄青、孝子章洛、雷霆怒、阴阳判、九道本、菩萨岭、画中话、庞妃有喜、乞丐王孙、五鼠闹东京。
1、铡美案
新科状元陈世美文才人品均获太后赏识将之招为驸马,朝野同庆。村妇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春哥、冬妹却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夫,原来她竟是陈世美的妻小。陈世美当然不认,将母子三人逐出府去,秦香莲得展昭之助来到包拯台前具状申告。
包拯心知驸马弃妻再娶犯下了欺君之罪,又怜惜香莲母子孤苦无依,有心规劝陈世美认妻安顿。陈世美为绝后患竟派出手下韩琪意图杀妻灭子,展昭及时出手搭救,韩琪仗义自刎留下驸马府钢刀为凭尽诉驸马恶行。
包拯大怒设计驸马来到开封问罪,陈世美自恃有太后公主撑腰,而太后公主也适时来到开封府要人。包拯两难之际,秦香莲悲叹世间无青天,包拯汗颜羞愤之下,不惜自摘顶上乌纱硬将驸马立斩龙头铡下。
2、真假状元
雨夜,小乞丐苏乞儿拦下包拯轿子,替友“可怜人”喊冤。这个“可怜人”是一眼盲口哑手废的残疾,但他状告的竟是当今新科状元,王丞相爱婿周勤。两个周勤同为赴考举子,途中相遇,义结金兰。
义兄因病无法赴考,知义弟高中状元后起了妒意,设计毁其声盲其目废其手,并借同名之便夺去义弟状元之位。包拯为求真像,定下“敲山震虎”之计。周状元中计,派人刺杀可怜人,却被早有准备的展昭救下。周状元近日行为颠倒,引起王丞相怀疑。
包拯召周状元过府对质,周状元狡辩连连,拒不吐实,包拯苦于缺少有力证据,十分为难。可怜人当着王丞相面一字不差地默写下当日殿试的考卷全文,王丞相十分震惊。不料周状元亦能将考卷倒背如流,案情重新变得棘手。包拯被苏乞儿一语点醒,想出以笔迹鉴别真假之法。
展昭又找到了有力人证证明周状元并未参加过考试。在确凿的证据之前,周状元终于认罪,羞愧自尽。真正的状元郎被皇上册封为“安祥侯”,并封苏乞儿为“安祥侯”之妹。二人劫后余生,终于过上了幸福日子。
3、狸猫换太子
宋真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赵恒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
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4、探阴山
颜查散和书童雨墨上京赶考住在柳金蝉的家,千户官冯君衡想娶柳家小姐,他来到柳家杀了秀红并陷害颜查散入狱,之后,他指使王奇毒死雨墨,包拯和王朝和马汉到地府,包拯发现生字簿的字被篡改,颜查散的寿命由69岁降到29岁。
流油鬼告诉包拯是红判官篡改,包拯要红判官上殿,他被拿下,红判官被包拯宣判斩刑,虎头铡被抬上阎王殿,红判官被送上铡刀给处斩,阎王将让人生死簿颜查散那一夜改回来,三天后,冯君衡被问斩,冯君衡到柳家强娶柳金蝉时,他被开封府的官兵逮捕入狱。
包大人升堂,他的上司徐公公到开封府大堂陪审,王奇供出是冯君衡毒杀雨墨的真凶,王奇因钱财谋财害命被包拯判处斩首,王老汉被押出公堂斩首示众,颜查散无罪释放,冯君衡被包拯宣判铡刀执刑,最后他被押上虎头铡给问斩。
5、五鼠闹东京
北宋仁宗时期,江湖上有著名的三侠五义,其中五义又称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而三侠中的南侠展昭展熊飞因耀武楼献艺,被四帝仁宗赐号"御猫"并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包大人手下当差。
鼠猫虽同为侠道中人,但却因绰号相克的关系而心存芥蒂,引起了五鼠的不满。五鼠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一怒离开陷空岛,上京找展昭挑战。途中遇上善良正直而又手无缚鸡之力的赶考书生颜查散,途中引发美英雄三试颜查散、三吃鱼的故事,并与之结为异姓兄弟。
后颜查散遭人陷害入狱,白玉堂仗义相助,开封府寄笺留刀替颜查散伸冤,此案才得以昭雪。白玉堂连环计开封府盗三宝,约南侠到陷空岛比试。白玉堂通晓八卦阵法,展昭刚到陷空岛就被困在通天窟"憋死猫",后经其他三鼠和三侠中的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相助,才被救出。
蒋平水淹白玉堂,众人一起劝服白玉堂,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五义归顺开封,鼠猫共同辅佐包大人,造福百姓。白玉堂封为三品带刀护卫,其余四鼠均封为六品带刀校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