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学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的方法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1.检测项目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场使用前,我们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主要建筑材料一般是指结构用钢材及焊接试件、水泥、混凝土试块、砌筑砂浆试块、防水材料、混凝土及砂浆外加剂、建筑砂石及轻骨料等。
2.见证取样和送检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有: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3.试验误差造成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如试验操作人员进行试验的操作方法不对,则试验结果也不会正确,可能由误差变成错误。如钢筋做拉伸试验时,有的工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至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样是不对的,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这不属于试验误差而是人为的失误。我们必须掌握好正确的试验方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4.数据处理有时,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我们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对水泥胶砂进行强度抗压、抗折测试时有3种情况:①如果在三个强度值中的其中一个超过了平均值±10%的需要去掉该超出值,将剩余两项强度值取平均数来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②如果在三者中有两项两个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l0%,这时就以剩下的一项作为测试结果;③如果三项测定值都超过平均值的±10%,这时就需要进行重新检验。
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出现比预期得过大或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相差很大,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学什么
现阶段,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各有千秋。这些建筑材料的存在,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建筑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结构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如刚度性能和稳定性性能。在一些建设项目中,正是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合格性质,才适度地发生了恶性倒塌。因此,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和检测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方法:
1水泥
首先,水泥在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要进行验收。水泥在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前,有关人员需要水泥的品种、包装、日期等进行详细的检验,并且对其各项性能指标展开复验,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才能够进场;其次,应用期间,如果相关人员怀疑水泥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水泥使用已经超过了3个月,此时需要对水泥进行再一次的检测;再次,明确检查数量。按照相同的厂家、相同等级、相同批号进行检查,如果是袋装则在检查时,袋装不能大于200t,如果是散装,在检验时不能大于500t,每批水泥至少要抽样检查一次;最后,确定取样方法。采集水泥时,需要注意如果是相同批号,则应该在不同部位位置进行采集,取样点应该超过20点,检验人员将水泥取样的水泥进行混合均匀,完成包装,每次包装要超过12kg.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在填写检验单时,需要将厂名、品种、工程名称等信息填写清楚。
2钢筋
首先,钢筋在进入施工场地时进行验收。钢筋进场,检验人员应该根据我国目前使用的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检验,对于钢筋而言,其检验的重点的就力学性能,因此需要抽样进行力学试验,只有试验达到标准要求的才能够进入到施工场地;其次,检验人员要对钢筋的合格证、检验以及复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再次,取样时,检验人员应该对相同批量、相同规格、相同日期的钢筋进行抽样检查,每批重量超过60t与没有超过60t进行分批的抽样检测,都需要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最后,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0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基本要点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基本要点
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确保工程使用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提供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基本要点,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检验项目
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及隔墙所用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承担某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的材料)。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并服从《省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如若用于≥C35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按GB18173.1—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应按批检验其物理性能,例如断裂拉伸强度、胶断伸长率、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
综上所述,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质量至少12kg。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遇到送检人员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样品,经检测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后经现场按标准要求取样后复试,试验结果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又如送检钢筋焊接试件时,有的是用工地的废钢筋头作为模拟试件或者取样方法不正确;再如钢筋气压焊焊件按标准应送检6根,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而有的只送检3根试件,这样即使3根试件的拉伸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仍无法判定该批试件是否合格。
3、常用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跟踪检测、见证取样相结合的办法,检测和试验相结合,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现总结几种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试验方法。
3.1钢筋的检测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1)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mm2~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2)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3)钢筋焊接。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1)闪光对焊: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mm~350mm)。
(2)电阻点焊: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
(3)电弧焊与电渣压力焊:在现场安装条件下都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
3.2水泥、砂石的检测
砂石、水泥、外加剂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以往建筑工程在对这些产品检验时,只是检验产品的强度和一些与强度有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而如今对砂、石和水泥甚至包括回填上都要进行放射性的检测。
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砂石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砼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砼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mm~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同时,根据砂浆配比,对所搅拌的砌筑砂浆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砂浆和易性等进行检验试验。
3.3砼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应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抗渗试验报告也应随时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
检测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0C±10C。又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进行拉伸试验时要求室温控制在23℃±2℃。
;关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学什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