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是怎么做出来的
怎么做出来?——流程介绍
1.idea的出现与产生。要做一个App的想法,一般来自于老板或产品总监或运营负责人或市场人员,实际中idea来自产品经理的情况我还没遇到过。
2.idea的提出。接下来,产生idea的人会找到老板、产品总监、技术总监以非正式的形式聊一聊想法,以确定这个想法是直接否决还是有必要做,如果有必要做,接下来就是后面的流程。这个小会议应当哪些人参与是没有标准的,但至少是领导级别的。
3.产品总监会叫来产品经理,把第2步的方案讲给产品经理。接下来产品经理上场,正式接手。
4.产品经理针对此App进行风险评估、成本(耗费的人力资源、公司场地租金、水电费、人员差旅费等)评估、可行性评估以及特别重要的竞品分析,还要与市场、销售进行讨论,了解市场对于同类产品的看法、需求等。最后输出文档:可行性评估报告、成本分析表格、市场分析报告、竞品分析报告。
5.产品经理召集技术总监、产品总监、市场、运营、交互设计师开会,将第4步中的文档过一遍。这一会议是发现并改正这些文档的问题、会议目的是确定App的目标人群、目标市场、功能点等大方向。
6.正式进入需求分析环节,产品经理开始与交互设计师研讨App框架这类大纲问题。没交互设计师岗位的公司这一项全部由产品经理完成。产品经理还需要进行行业相关的用户调研、用户访谈、做用户画像、典型用户标签。这一步会输出App需求文档、线框图原型文件。
7.需求评审会。产品总监、技术总监、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具体开发人员(App开发人员和后台服务器人员)、测试主管参与。目的是纠正需求文档和原型文件中的问题,比如开发难度过大时间不允许的功能需要砍掉、没考虑清楚的环节需要记录、意义不大的功能暂缓等。接下来改文档、原型,再评审、直到通过。一般这个时候需求文档和原型文件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
8.上述确定的需求文档和原型文件邮件发出给所有参与人员,而后产品经理拉着开发、测试、UI挨个找他们评估时间,然后做好项目计划、将需求分为2-3段,分别是核心功能、重要功能和一般功能,再邮件发给所有参与人员以达到所有人明确项目计划和周期的目的。接着,UI正式上场,做图、输出图,包括页面设计图、页面坐标图、切图(包括App的icon和设计图中的各个切片)。
9.开发人员开始根据需求、原型和UI敲代码、测试人员根据需求写测试用例。后台的主要工作是部署后台程序如数据库设计、后台代码编写、以及特别重要的接口文档编写(接口文档用于App与后台的对接);App开发人员(Android与iOS)负责编写界面、本地处理逻辑、使用接口文档等。
10.测试用例评审。测试用例的编写与开发的工作同时进行,一般测试用例会更快出来,然后负责测试的那位同事会组织开测试用例评审会,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具体开发人员、测试主管参加,很少数情况产品总监或技术总监会参加。
11.App出首版软件(非完整功能的版本,一般是核心功能)之后,测试上场,依照测试用例进行。同时,开发人员继续进行核心功能之后的重要功能和一般功能。一边改bug一边继续新功能开发。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测试一样负责反复试用App找出问题并提出修改,UI设计师负责找UI方面的bug。需求变更的情况在这个期间发生的较多,若问如何有好办法解决,答案是暂无。
12.上一步流程一直循环直至bug全部关闭,然后才能准备发布、上线。在上线之前,产品经理需要申请好各个应用商店的账号如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苹果App一般是AppStore),还需要和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一同设计线上展示的宣传图片+图片中的文案。
13.最后是将App安装包、上个步骤总的文案图片、App的icon等上传至各个应用商店,审核成功后,即视为我们所称呼的“上线”。
14.上线后的App由运营人员正式接手开始推广运营。
app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1、一个APP项目的最初首先要确定项目整体方案,整个项目的规划,大体框架,做成文档展现出来,以便大家提意见和更好的改进。也就是说首先要确立产品原型,进入项目评估阶段。经过反复确认,最终形成产品脑图和完整的需求文档。
2.功能设计—APP项目概要设计
第二步相当于网站的需求分析,需要整理确定APP的主要用户群体和APP能实现的功能。关于APP开发设计可以在一些APP开发平台上借助一些工具来充实你的手机APP,像结合推送、地图、社交分享、第三方登录等常用的工具让你的APP更丰富一些。借助第三方服务来丰富自己的作品是很好的借力途径,一定不要错过,平时要养成收集平台的习惯,例如工具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养成总结整合资源会是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3.功能实现—APP项目打码阶段
APP的大概界面构思和设计,大功能模块代码编写。正式进入产品的原型设计阶段。UI、UE开始设计,形成初步的效果图。在经过确认后界面的效果图正式设计完成。产品在设计图完成后,进入研发阶段。通过编程语言形成正式的程序。至此,APP的制作过程就完成了一大部分,可以进入测试部进行测试。作为一个开发者来说这才是重头戏,设计,测试都是别人的事情,这一步主要是开发者努力打码阶段,不断码砖,修bug阶段。
4.测试—APP项目大家评
把大概的界面和功能连接后,APP的大致demo就出来了,demo自己试用和体验几遍后,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没有大错误后,新版本可以尝试寻找beta用户,
根据测试用户的反馈,改进并反复测试。用户测试阶段一定要把每个用户的意见考虑进去,不一定每个意见都会采纳,但是不要放过一点瑕疵,尽全力让自己的作品更好。
5.APP项目完成,把APP投放市场
在产品经过多次测试,修改bug确认无误后。一个APP制作项目就完成,可以进入个大市场,投放使用。市场推广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在各大市场中,开发者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推广自己的APP产品,力求APP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下载量,吸引更多的用户。
6、营销推广手机APP软件
专注在一些关键领域有效的推广你的APP软件,让你的客户能够发现它,并且下载它。APP应用软件的一些基本要素将会成为营销机会,那也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你的工作,就是要为用户从发现APP应用图标到点击下载按键,创造出一条无缝业务流。
APP是怎样被开发出来的
APP是怎么被开发出来的?有以下三种开发方式,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三者有何不同,应该怎么选择。
一、开发方式
1、原生app开发
原生app就是利用手机本地操作系统开发的手机app,目前手机系统主要分为安卓和苹果iOS两种,双方都有各自的编程开发语言及工具,原生app开发就是利用官方的开发工具进行分别开发。可以实现的功能多,性能优,但是需要人力投入多、周期长、成本高。
2、webapp开发
webapp开发主要是利用h5网页的模式开发app,相当于一个网站,然后加了一个app的壳。不需要开发安卓和iOS双版本的app,随意开发速度快,周期短。但是app内大部分内容都需要重新加载,所以加载速度慢、容易卡。而且因为是基于网页的,所以功能有限。
3、app混合开发
就是将原生app和webapp进行融合,部分核心板块利用原生模式开发,非核心内容通过web方式实现,但是这种开发模式现在技术不成熟,缺少相应的人才。
二、功能方面
1、原生app:相当于电脑上软件,可以调用很多的硬件设备,比如麦克风、短信、GPS、蓝牙等等。
2、webapp:相当于电脑上的网页。多用于页面展示类app。功能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交互。
3、app混合开发:介入两种之间。
三、加载速度
1、原生app:app应用所有的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均安装在手机终端上。访问的时候,不需要重新下载加载应用页面框架,所以加载速度快,不容易卡死。
2、webapp:每打开一个页面,都需重新加载页面的所有元素,访问速度受限于手机性能、网速等,加载速度慢,容易卡死。
四、安装
1、原生app:用户需要到各大应用商店下载安装并更新。安装包对比web版比较大。
2、webapp: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访问,软件更新只需要更新服务器就够了,用户不需要重新下载安装app。
以上就是“APP是怎么被开发出来的?”的具体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