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饲养的大鹅它们的祖先是(鹅的祖先是天鹅吗有什么科学依据能证明呢)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980

大家好,关于家里饲养的大鹅它们的祖先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鹅的祖先是天鹅吗有什么科学依据能证明呢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鹅的祖先是天鹅吗有什么科学依据能证明呢

家里饲养的大鹅它们的祖先是(鹅的祖先是天鹅吗有什么科学依据能证明呢)

对于很多童年时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都有过被大鹅追赶的难忘经历,大鹅虽然是一种家养的很常见的禽类,看起来也憨憨的,不过如果惹毛了它,它也是个“暴脾气”,往往会穷追不舍,一直到“报仇了”才会了事。其实从外形上来看,家养大鹅其实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白天鹅,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那么,是不是白天鹅就是大鹅的祖先呢?在远古时期,古代先民们驯化了一部分白天鹅,然后经过一代代的培育,最终变成了家养的大鹅?

野雁才是家养大鹅的祖先

在匈牙利,有一种很常见的鸟类,它们的身上羽毛呈现栗棕色和黑灰色相间,一般都是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活动,这种鸟便是野雁,它们的学名叫做“大鸨”。虽然是鸟类的一种,不过野雁非常善于在陆地上奔跑,它们也是一种大型的地栖鸟类。匈牙利将野雁选做国鸟。从外形来看,野雁和家养大鹅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不过,它们的确是大鹅的祖先。

全世界的大鹅都是“大鸨”驯化来的?

其实这么说也并不准确,因为大鹅其实是分品种的,亚洲的大鹅普遍都是鸿雁(野雁的一种)进化而来的,而欧洲的大鹅,则是由灰雁进化而来的。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认为,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应该是鸡,不过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大鹅才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因为野雁更喜欢在陆地上生活,而且它们成群结队,性格也很活泼,所以对于原始人类来说,野雁是非常容易驯化的,后来通过一代代的繁育,家养的大鹅无论是外型还是能力,也都与野雁完全区分开,家养的大鹅变得再也无法飞翔,而且还成为了游泳高手,而野雁则虽然在陆地上捕食,但是仍然可以翱翔于天空之中。

最早驯化野雁的人来自哪里?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研究者们更倾向于人类是起源于非洲的,然后在智人时期,从非洲出发,一路迁徙来到世界各地。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人类对于家禽、家畜等的驯化,或许也是起源于非洲的,比方说家养的大鹅,此前一直都有一种声音认为,大鹅最早是由非洲人所驯化的,不过后来通过化石研究,发现是各地分别驯化的,因为品种上都不是同一种野雁。

而根据目前考古所知晓的信息,最早驯化野雁,将野雁变成家养大鹅的,是我国古代的先民们,距今大约有6000多年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是中国人最早驯化出了大鹅,当然,日后伴随着更多的化石出土,这个结论也有可能被推翻,不过说家养大鹅起源于非洲,这个回答倒是可以判定为错误答案了。那么,新的问题也由此产生,大家觉得既然家养大鹅的战斗力如此强悍,它们又是如何被驯化的呢?

家养的大鹅会不会飞

家养的大鹅是会飞的。我曾经就看过这样的视频,视频中大鹅飞得也挺高,有二三百米那么远的样子。

这其实不难理解,大鹅本来就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翅膀就是用来飞翔的,大鹅的祖先就是会飞的,只不过家养的大鹅因为长期圈养的原因,而且运动的少吃的多,所以才会看不到飞,人们圈养它就是饲养了以后为自己下蛋好吃鹅蛋,吃鹅肉美食,当然不希望它飞走了,那不白投入白喂了。

如果想让大鹅会飞起来,那就让它多运动多训练,经过强化训练飞翔,大鹅早晚会飞起来的,不信?你试试!

作为一种鸟,大鹅为什么能看家护院

作为一种鸟,大鹅为什么能看家护院?

作为一种鸟,大鹅竟然成为了“农村三霸”之首。说到农村三霸,有些小伙伴可能比较陌生,这是三种家养动物的统称,包括了公鸡、大黄(田园犬)以及大鹅,它们上榜的原因也很简单:一言不合就动手。

不过,大鹅能排在三霸之首确实让人意外,因为它能以体型的优势压过公鸡,但是在狗眼里,它不过就是一只鸟,那么它凭什么把大黄也压了一头呢?这就与狗被驯化有很大的关系了。

狗作为第一种被人类成功驯化的动物,它们从最初的打猎帮手,逐渐的变为看家护院的存在,身份的转变让狗从一位“猎手”,变成了“打手”,它们对人类的财产保护有了概念,而家禽和家畜都是人的财产,所以对大鹅它不会拿出真正的实力来去对抗,或者说那些容易咬死家禽的狗都被淘汰掉了,这就导致了狗会被大鹅欺负。

当然,人之所以会放任大鹅欺负狗这种行为,一方面是因为大鹅的攻击是不致死的,一方面是因为大鹅除了会下蛋,还能看家护院,从功能上看,几乎可以取代狗,甚至还能做到狗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驱蛇和黄鼠狼。

狗也能驱赶黄鼠狼,但是以前的狗在院子里大都被拴着,黄鼠狼并不怕它,但是大鹅是散养的,大鹅体型大,不是黄鼠狼能够猎杀的,而且大鹅在遇到黄鼠狼时会一边大叫,一边伸长脖子上前攻击,大叫会将人引来,而大鹅的喙虽然没有牙齿,但是齿状喙(类似于牙齿的密集的角质化凸起)的威力也够黄鼠狼受的了,所以一旦家里散养几只大鹅,黄鼠狼是不敢进家的。

而蛇也是一个道理,狗对无毒蛇还行,遇到毒蛇狗喜欢把鼻子凑上去闻,极容易被咬死,而大鹅就不怕蛇(蟒蛇除外),它们全身几乎都被厚厚的羽毛覆盖,毒蛇咬不透,没有羽毛的地方还是坚硬的角质,毒蛇完全拿大鹅没办法,只能被动的被大鹅的喙啄。

正是因为这样,早在我国古代,古人就已经发现了大鹅的这些能力,于是才有了北宋时期苏轼笔下的“鹅能警盗,亦能却蛇”记载。

狗能看家护院其实是继承了狼的领地意识,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大鹅的看家护院就有些让人费解了,因为它的祖先是大雁,大雁作为一种群居性的鸟类是没有什么领地意识的,那么大鹅看家护院的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鹅的寻根问祖

所有的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家禽也不例外,我们常见的鸡是由野生红原鸡驯化而来的,鸭和鹅比较复杂一些,首先,鸭子是人们先将斑嘴鸭和绿头鸭驯化后杂交的产物,而大鹅虽然不是杂交的产物,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它有两种:中国家鹅和欧洲家鹅,这两种家鹅分别是由鸭科雁属下的两种不同的鸟类驯化而来的,中国家鹅是由野生鸿雁驯化的,欧洲家鹅则是由野生灰雁驯化而来的。

鸿雁

由于灰雁和鸿雁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鸟类,所以在被驯化后虽然都叫家鹅,但二者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灰雁的喙基部什么都没有,而鸿雁的喙基部有明显的肉瘤状突起。

这种差异在被人驯化后被放大,所以中国家鹅与欧洲家鹅最大的差异就是中国家鹅喙基部有大大的肉瘤,而欧洲家鹅是没有的。

中国家鹅

欧洲家鹅

由于两种家鹅的驯化地不同,所以在如今家鹅的养殖业世界分布中,亚洲地区多以中国家鹅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以欧洲家鹅为主,既然如此,我们还是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家鹅的祖先-鸿雁吧。

鸿雁是欧亚大陆上常见的一种鸭科雁属鸟类,属于一种典型的候鸟,在繁殖期,它们大批的出现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到了秋季开始向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迁徙越冬,尤其是在我国第二大湖鄱阳湖,每年约有5万只鸿雁在此越冬。

鸿雁是一种典型的群居鸟类,除了繁殖期它们成对出现外,其他时候都是成群出现的,一个鸿雁群少则几十只,多则成百上千只。从习性上看,鸿雁是一种亲水性的鸟类,它们通常会在河流、湖泊附近活动,主要进食植物性食物,也会捕杀一些水生软体动物。

鸿雁生性小心警惕,在野生环境下,它们通常交替放哨,一旦发现有危险,“哨兵”会立即起飞,并大叫,这时雁群就会全部飞走。

虽然鸿雁飞行能力强,警惕性也强,但是它们如今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物种”,在我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这是因为一方面鸿雁曾被认为内脏和肉可以药用遭到捕杀,一方面是因为如今水体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让它们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栖息环境,最终导致了它们的数量逐间减少,成为了保护动物。

家鹅为什么会“看门”?

从我们对家鹅祖先的简单了解可以发现,家鹅会看门有一部分确实与祖先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野生的鸿雁群居,在正常情况下总是有几只会昂首挺胸,不断的观察着四周,以便遇到危险能及时的逃走和提醒同伴。

而大鹅看到陌生人或者动物时,会大叫其实就是鸿雁的习性,只不过,它大叫提醒的对象由同类变成了人而已。

不过,与鸿雁不同的是鸿雁遇到陌生人或者动物会赶紧飞走,但是大鹅却会直接伸长脖子上去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就出在驯化上。

鸿雁是一种擅长飞行的鸟类,它们的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10公里每小时,而且它们擅长远距离飞行,所以驯化这种动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能让它飞,不然就会“鸡飞蛋打”。最初,人们用到的方法跟驯化鸡的时候一样,就是笼养。

随着不断的笼养,人们也在不断的筛选大鹅,留下那些长得快的,体型大的个体,淘汰掉那些瘦弱的,长的慢的个体,这样慢慢的大鹅的体重开始超过野生鸿雁。

到了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既不影响大鹅的健康,又能让它飞不走的方法-剪掉飞羽。这样大鹅又恢复了自由,但是在人饲养下,大鹅这种对食物需求量大的鸟,仅仅靠自己觅食又无法满足需求,此时大鹅对人类的依赖建立了。

因此,经过了接近5000年的与人相处,如今的大鹅几乎丧失了飞行能力(体重太重了,再加上剪掉飞羽),它们只能在人类住所附近活动。

那这与它看家护院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鹅的主动攻击性就是丧失了飞行能力后的自保行为,以前会飞,遇到危险就飞走了,但是不会飞后,它们奔跑速度又不快,只能选择去硬刚,久而久之,它发现即使攻击人也没有生命之忧,而且在攻击其他动物时,只要不是牛羊等大型动物,其他动物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对手。

再加上,人也默许了大鹅这种行为,毕竟这种行为在人看来就像是狗对着陌生人叫或者咬一样,是看门的。

写在最后

大鹅确实有看家护院的本领,而且它们还能防蛇防黄鼠狼,因此在以前,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上一两只大鹅,不是为了吃铁锅炖,主要是看中了它们守护鸡、鸭等家禽的能力,而且时至今日,许多散养鸡鸭的养殖户也会套养上一些大鹅,目的也是一样的。

大鹅的这种行为其实与它们的本性以及被剥夺了飞行能力后的无奈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它们本身就像狗那样具备领地意识,有主人(头狼)的概念。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