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的意思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遥远,天气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这首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而是直抒情思,但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在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从这一个字可以推知,有行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时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
接下来诗的第二句,【天寒白屋贫】,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这一句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该是从远远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
我们接着往下看,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全诗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原文与赏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芙蓉山”在山东临沂、福建闽侯、湖南桂阳、宁乡等地均有,此芙蓉山何处不详。这首小诗写诗人在风雪之夜投宿山庄的情景。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山居风雪夜归图。写景逼真,刻画生动,语言凝炼,构思精巧,风格清隽,是中唐写景记行诗的名篇。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上句勾勒出暮色苍茫、青山隐隐的旷远空间,下句描绘了山村居舍的贫寒简陋。仅此两句,就将一幅清远简淡的山村暮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上句诗人先用“日暮”两字点明时间,接着用“苍山”两字来描写芙蓉山一带的群山。这四个字似乎平淡无奇,然诗人于句尾著一“远”字,意境顿生:唯其“日暮”,茫茫暮霭笼罩着群山,远处的“苍山”仿佛更加遥远,因为山路如此漫长遥远,使诗人日暮投宿的心情显得愈为焦急而迫切。“白屋”,指古代平民所居之屋。《汉书》颜师古注曰:“白屋,以白茅覆盖屋者也。”这里指诗人投宿之处芙蓉山主人的山舍。以“白屋”状其山舍,已见其贫寒穷困,复饰以“贫”字,则其贫已甚。不仅如此,“贫”字还与句首“天寒”首尾呼应,渲染出山居周围环境的寂寞萧条。“天寒”两字与上句“日暮”对应成文,造成一种日暮天寒、风雪黄昏的氛围。这两句诗在景色的选取与安排上是颇下了一番剪裁、提炼功夫的。在众多的景物中,诗人只撷取了暮色、远山、寒天、茅舍这些山村风雪之夜的典型景物加以描绘,使之形象鲜明传神。还有,在写景角度上也富有变化,首句为远景,次句则为近景特写,远景与近景置于同一画面,显得错落有致而避免了呆滞平板。另外,诗人对颜色字的运用也颇为恰当而巧妙。苍,青黑色,用“苍”来形容暮色中寒山的颜色,逼真而贴切。白屋,不仅写其贫困,其中的“白”字还与“苍”对应,暗示其屋被雪覆盖后所呈现的洁白的颜色,为末句“风雪”作了伏笔。
如果说上联的自然景色完全是以视觉形象来展示的话,那么第三句的画面则是借助于听觉形象来表现的。“柴门”,以木柴编结为门,承上“白屋”;“犬吠”,点明是陌生行人叩门投宿,而非主人还家。这一句承上启下,从全诗的安排来看,上联展现的是山村静景,这句从静景中引入动景,为创造结句风雪人归的优美意境作了必要的铺垫。
结句“风雪夜归人”向称名句。诗人描绘了这样一幅生动感人的图画:山长路远,夜色茫茫,风雪交加,行路之人终于找到了归宿。一个“归”字极耐人寻味:行人投宿何以言归?乍看似不合情理,其实我们细加体味,不难发现,这个“归”字乃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主人的热情好客,不是从这个“归”字上体现出来了么?客人的欣慰喜悦,不也从这个“归”字上流露出来了么?一个“归”字绝妙地表现了主客之间的一段情意,也使整个画面景中见情。由此,我们可看出诗人语言的锤炼功夫,也使我们知道了这首写景小诗何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诗人不但精心构思,巧妙安排,描绘出栩栩如生的自然景物,而且采取熔情入景的艺术手法,使情与景在诗中高度契合,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极肖山庄清景,却不寂寞。(吴逸一《唐诗正声评》)
上二句孤寂况味,犬吠人归,若惊若喜,景色入妙。(黄叔灿《唐诗笺注》)
较王、韦稍浅,其清妙自不可废。(施补华《岘佣说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的意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对这首诗的词句释义和意境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诗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实则言简意约,含而不露,“情在景中,事在景中”,而情非直抒、事不明写,这给解读带来难度,歧义难免,多解必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