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读后感 急需厚黑学100字观后感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270

急需厚黑学100字观后感

篇一:厚黑学读后感

厚黑学读后感 急需厚黑学100字观后感

自古出书者,不计其数,能称精华的,屈指可数。然李宗吾出书于民国,却能在中国文化中有辉煌一笔,必有过人之处,后简单翻阅,发现他之所以敢自称厚黑教主,的确文采与思维超越常人,外加旧时读书人内在的一种狂傲,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坛奇葩,以圣贤自居,评论天下。

厚黑学以三国英雄、楚汉名将为主论叙脸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为总结,强调黑与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吴对人性的理解,以恶为先,所以论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弃人性善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所谓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处,历来英雄,先不论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来源个人魄力,周围人因个人人格,舍命相护,助成就大业,如只知道厚黑之术,何来民心所向?如果人们每天只知道修习厚黑,增长世智辩聪,勾心斗角,抛弃生命本来,人格分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乱世之中,单凭仁义道德,的确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许生存不成问题,但内心恶越来越重,没有善念洗涤内心,不足以成其霸业。秦始皇用秦朝几代努力的基础,以个人才能统一六国,暴政之下,数年后,天下大乱。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

篇二:

这一本书,写得应该是不错的。

但是,我从来不推荐别人去读。

我没有读完,也读不完这本书。因为之前,我读过了其他几本书: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全集》、以卡耐基思想为基础的《错误与人生》。

这几本书,给了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令我在十五六岁时,已经想明白这样的道理:

当你以光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这一世界的不完美、不完善,其实算不了什么,正因为这些不完美,才需要我们去努力;

当你以黑暗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时,这一世界就是丑恶而无聊的,人生是灰暗而寂寞的。

人的一生,乐观与悲观总是相对应的。

我不会给销售人员推荐这一本书,但我会推荐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这一套书。

人,不应该太幼稚,但,也没必要像李宗吾的书中所言,凡事都要学习曹操。

中国人已经落后得太多年了,再去读民-国时期的书,并以之为自己人生的行事标准,恐怕:我们会落后得更远,然后,落后就要挨打——人生也是如此,能力强的人,大多是乐观而愿意行动的人;而不是消极而悲观的人,不是不愿意行动的人!

人生数十载,时不我待。

浪费时间去琢磨人性*,不如花点时间去做实事——厚黑,该结束了!

篇三:

但是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在交友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你值得去上刀山下油锅的铁哥们,而哪些是你可以一起吃喝玩乐的玩友。我老公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经典:老公说朋友分两种,一种是关系,而一种是真正的朋友。前者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后者是不计回报的关系。确实如此,如果你把所有的人都当成朋友,或许有人可以领情,也可以对你毫无保留的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挺身而出帮助你,而有的就不行了,那些只能在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跟你同享乐,而当你落马后,他就逃之夭夭,对你不理不睬了。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但是由于咱们刚毕业,肯定分不清楚,所以在交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切勿把自己的所有都暴露出来,让别人看的一清二楚,有时候也应当有自己的秘密,打算,这不是说让你去算计别人,而是提醒你切勿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心剥开,因为当你的心剥开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小心翼翼的对待它,当你碰到不把它当回事的人的时候,关上自己的心也会有伤口在那里。

虽然我们都说交友不分富贵等级,不分年龄性别,但是有些时候,由于两个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富裕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关系。以为现在的社会并不像古代时候,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欲横流,钱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虽然说有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建立在非物质基础上的朋友虽然并不能全部成为真正的哥们,但是我认为也比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要来的牢靠一些。当然,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在你贫困的时候千万不要感到在朋友面前自卑,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在乎这些东西的,他在乎的只是你的心意而已。而在你富裕的时候也不要瞧不起自己那些贫困的朋友,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虽然都说真正的朋友能够理解你所做的一切,可是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是朋友就多为他们想想,考虑他们的感受,不要过多在金钱上面徘徊。因为当富人与穷人在一起的时候,除非是那种真的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般穷的那个人都会有点神经过敏,即使你做的一些事是无意识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麻烦随之而来。朋友之间不能有同情心,只能有真心!因为当你觉得朋友可怜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于朋友的位置上了,即使你是好心,也会让朋友觉得不舒服。所以收起你的同情心,用真心来对待朋友。

篇四:

此书原无意中获得,某天心情不好,漫无目的的行走在海南街道上,偶见一书店,便往看看,本想购《易经》,《心理学》之书。

无奈,生活所迫,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观看,便弃之,取得一本《厚黑学》也埋没了长时间在阅读。

方后,便知与小说中作者所描绘的“厚黑”二字太过偏激。

厚黑学乃一本千古不传的秘诀,耗时数十载,经李吾宗反复研究,方能问世于今。

厚黑三步曲。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二,厚而硬,黑而亮。三,厚而无行,黑而无色。

原则上很简单,运用起来却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

然则,很多人略得小成,就运用起来,失败得体无完肤。

此书是被李厚黑驾于佛学,庄子之下,排名第三。四书五经排与后,其结论古今皆用。

种种能通,无外乎世间人心叵测。佛学是出世法,不参含其中。厚黑学是世间法,过于直接的吐呐出人心本质。

篇五:

第一次接触《厚黑学》是在高二的时候,当时班上一个才女问道:“你觉得李宗吾的治学方法怎样?”我淡然答道没听过这个人,她惊讶道:“向你这样的人居然没读过《厚黑学》!”我突然意识到好像反了什么错误,可后来想到我一个信佛之人,从不打妄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直是我的作风,又有什么。于是从图书馆抢来《厚黑学》做了我老婆让她日夜陪伴。对于此人的奇思怪想甚为惊讶,于是发出了了“巴蜀多才情”的感叹,也使我想到了兰菊孙、刘师亮、魏明伦等人。进入大学,也就是上学期,由于忧伤而孤独,于是再次捧起《厚黑学》一观,方知厚黑学有五个专刊:厚黑学、心理与力学、社会问题之商榷、考试制之商榷、中国学术之趋势。而以前自己所接触的只是前两个部分,对教主了解真是很浅薄,于是这些日子再次将教主心得捧于怀中。深感这个民国人士目光之开阔、深邃和幽默。

对李宗吾最好的评价莫过于黑主在世,是天地间一大讽刺,他不仅讽刺世人,更是讽刺自己,不过当他讽刺世人时,更是恶毒的讽刺世人。身于民国的他,对社会制度的构建有着自己的建树,但他却还是推崇孙中山先生的,推崇中却有无奈的玩世不恭,这在《社会问题之商榷》中显而易见。在他的乌托邦世界里,他认为国家不过一个大股份公司,每个人都是一个股东,所以每个人都可以领到一份生存之必须,然后多出来的都应该归公,有点像太平天国。与此,他觉得建造一个社会,就如同建造房子一样,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实力就一开始将就着过,而要一开始就按照最美好房子建造,能造多少就造多少,不然当实力够得时候,我们又要把以前的将就拆掉,这样会浪费材料不说,也会伤害我们现在蓄积的实力,更不要说建造社会形成的民众惰性思维......细想也是,当今社会形成的腐败、舆论自由等问题不正是这样形成的吗?这看来是很合理,却是一种偷梁换柱,因为世上没有一开始就尽善尽美的东西,但我们做事切不能一开始就将就着过,后患无穷...在这样一个他自己都认为不能实现的社会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共产主义的影子,可是他却是明确提出这种共产的---这也许是厚黑学不能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认为中西制度也许公司似的更合理...当然这里是指中国古代的制度。但是他所设计的社会制度之全面,构造之精确可见他思想之全面....但也不知他在写时是否哭过几回。理想主义者不能实现就是悲哉,就是讽刺。厚黑主社会的不能实现就是对世人的讽刺。

厚黑学现今普被诟病,因为社会传言着它是教人又厚又黑、处事圆滑的学说,他也被认为是性恶论者,甚至我读这书的时候,有人居然劝我不要读,弄得我大笑不已。孰不知,教主的厚黑是要求建立在社会公共利益之上的,是只针对公共利益之外的人的,所以他要国人都学习厚黑以对日寇侵略,国人都厚黑以驱欺我华夏者。他的心理与力学的中心是自己,是利己主义者,是性恶论的代表,可他的利己是要求我们努力创造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以利于自己,是要追求社会将来利益的最优化以利于自己,这种思想和中国现今的集体主义除了说的难听点,究竟有什么区别我是找不到的。辨证来看我们期望别人无私是因为符合自己的利益,越无私的人越符合群体利益越被群体推崇。这就是道德,老生常谈啊。而且黑主的离力与引力的平衡结果往往要求我们追逐长远利益,长远利益又有多少是和集体利益相违背的呢,不得而知.....

大凡是伟大的中国思想家或者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相当推崇的,甚至酷爱到了偏激的地步,像辜鸿铭等人,可以用一切去维护中国传统文化。

我是爱这样的人的。李宗吾也是这样的人。他将世界文化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是以中国老子为首的独秀时期,他认为其他学说都是都是对老子思想的细化,甚至他的学说也是其中一个分支,所以他不满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把孔子称为圣人,所以他称自己是圣人,也要去吃自己不稀罕的冷猪肉;第二个时期是以程明道为首所做的把中印文化的融合,这就是传统的理学时期,他否定了朱熹的地位,其中有一篇关于我家乡什邡在中国文化中的论述,甚让人振奋;第三个时期是自侵华以来中印西文化的融合,他认为,这个融合像第二个融合一样能也只能由中国学者能完成,因为世界只有中国文化如此漫长深厚,也只有中国学者才能全然了解,所以只有我们来完成。文化的打通,是在保存文化的特殊性的前提下寻求普遍性,让人们相互理解,这样可以减少他那个时期的那种世界大战,又给认为文化就是用来修身的我上了一课。他对中国史地科文的了解却没有让他形成写东西拼命引用他人的习惯,如同今天的高考,你背的古诗越多,分就越高,他在《考试制之商榷》中提到的考试看似一个变相的科举,可是我们从这个反讽中看到的是一种培养人之独立之人格与思想的教育方式,这不是我们现在所正需要的吗?大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此!李宗吾思想完全独立于以前之人、后者也没有继承,我感叹四川的水土,叹服中国的文化!即使他在引用,你也会发现,他是在血淋淋的讽刺。他以独立之思想像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学习。当然说他偏激,也绝对没冤枉他,他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以自己的思想去吸收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他置之不理,思想甚为顽固。他写东西,早就设立了主题,然后按此去脑中收索资料,甚至又更多的资料能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也置之不理,也许他选的那个资料就是一个特例。甚至有时他会率性的造一个事例来证明,其率真、可爱、幽默如此....

厚黑学中有很多的四川方言,甚至关系到文章主旨,这是他对四川的热爱!有很多的比喻,让人把不信服的东西变得信服,当然这其中不乏诡辩。但是他能熟稔的运用,张显了他不尽的才华。我们要向李宗吾学习独立之人格、独特之思想、坚强之理想,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去奋斗.....那天看见一留学生拿着越南语版的《厚黑学》,我笑了...

读过厚黑学的请进

“这本书很深奥啊”————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难,李宗吾就是在书中阐述一个厚黑哲学理论体系。他也是人,不是神。既然它是李的逻辑思维产物,必然可以掌握其内在规律,掌握其规律,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你我都可以应用它。

“对孔孟哲学、庄老哲学、世界科学都有很多论述”————确实!在书中还提到到了宋明理学,还有王阳明的,达尔文的,还有物理里面的电磁性与人性之类比等等蛮多的

“至于网上说的曹操刘备只有一小段涉及啊?”还有韩信等人,在厚黑学开头提到了,个人看法:李当时写厚黑学,提它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以具体历史人物事例开篇,引出厚黑哲学在历史中已有人用了,但用的人其本身,并未发觉自己所用的招数怎么称呼,由他发明用“厚黑”2字来命名它,如他本人也在书中说“穷索冥搜,忘寝废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国时几个人物,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他也是看到三国人物,才明白的,开篇写出,也是方便读者理解。民国时,李是当老师的,应该称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比较喜欢干这种搞这种理论的事。想想也是,吃饱了,没啥事干,不读书他说不定也无聊。。。哈哈~~~

“我想问:我看不懂厚黑哲学?”--------多看几次就行了。3年前,我第一次看一点不明白,看第二次才明白一点还有,看他书,参考一些前人写的解释李宗吾厚黑学的书比较好(不过现在不看它也不学他了)

“还是大家看的是哪本厚黑书?”--------我那本书是一次瞎逛的时候,在地摊上看见,花了10钱买的,目录(下附)

最后说句:其实理论这东西吧!谁都可以编个理论,你也可以编个,李说的也不一定全对。不从事卖“知识”,卖“理论”的职业,其实也没啥用。掉进理论深渊了,爬不出来的人,会很苦恼的,天天思考!很多时候,想想,哪有那么多闲情想别人对某事是咋想的,有那闲工夫,还不如睡觉呢(个人观点)

目录

《厚黑学》自序

一绪论

二厚黑学

三厚黑经

四厚黑传习录

五结论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自序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厚黑丛话》自序

致读者诸君

厚黑丛话卷一

厚黑丛话卷二

厚黑丛话卷三

厚黑丛话卷四

厚黑丛话卷五

厚黑丛话卷六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自序一

自序二

一性灵与磁电

二孟荀言性争点

三宋儒言性误点

四告子言性正确

五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

六人事变化之轨道

七世界进化之轨道

八达尔文学说之修正

九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

十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

十一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怕老婆的哲学

厚黑教主传

励志名著读后感1500字

励志名著读后感1500字

读名著,重要的是我们从名著中对照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改正。读者们的读后感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励志名著读后感1500字,希望你喜欢。

励志名著读后感1500字篇一

荣幸得很,李宗吾不仅是我的富顺老乡,还是我就读的中学20世纪30年代的老校长。《厚黑学》七八十年畅销不衰,如果李宗吾活到现在,一定独霸百家讲坛,新浪博客专栏永远置顶,在北大清华演讲的就不是李敖。

在这本新版的《厚黑学》的序言中,柏杨说李宗吾是“被忽略的大师”,南怀瑾说李宗吾是“蜀中楚狂人”,林语堂说李宗吾是“赤诚相见之独尊”,许倬云说李宗吾是“狂狷嘲世一教主”。其实呢,大家都拔高了李宗吾“厚黑学”之立意,过奖了李宗吾揭疮疤的勇气。以我对老乡的理解,写出《厚黑学》,不过是富顺地域文化习性的产物,这个习性,就是“赖皮”。这赖皮,表达出来,就是对生活的盲目乐观,自我消遣。习性之深,年龄不分,流落异乡也一样;习性影响力之大,可以远洋。

讲几个我身边的故事。

在北京的富顺人,密切有联系的有两批,一批呢,是以我爸妈80年代初的学生为主,年龄都比较大了,在各机关各企业算个领导。不管大小节日,中秋、元旦、国庆,总要在一家固定的餐馆摆宴席。每次都三桌,每桌十几个人。一桌男人,一桌女性,一桌差不多是子女一代。吃得多了,默契得来一进那大包间,每个人就直奔自己常坐的那个位子。偶尔有一些不同的人,比如最近一次一家来了亲戚,也带来一起吃,一个四岁大丁的小女孩,满口富顺话,拿起勺子当电话,尖着嗓子叫:“哎呀,耍不住,北京不好耍,过两天就回及(去)了。”大家立刻笑翻过去。还有一个同样大的小女孩,胖胖的脸,大大的眼睛扑哧扑哧的,刘海,学动画片奥特曼,一个动作定格之后一动不动十几秒,大家再翻一次,她不笑,特认真。

另一波富顺人,是以我的中学同学为主。这些人里面乱七八糟的职业,做老师的、自由职业的,有自己的家具品牌的,外企做财务总监的,在三里屯四川特色菜、意大利餐馆当老板的,每次聚在一起,富顺话满天飞。其中开意大利餐馆的那位女老乡,嫁的是一个意大利人,长得象密斯特本。听不懂富顺话,就翻辣子鸡丁吃。先吃里面的鸡丁,再吃里面的葱,再吃里面的蒜,再吃里面的什么什么,一点都不怕辣,一个人在那里翻啊,翻啊。他老婆偶尔照顾一下他:“朱总(那老外叫朱第什么什么),合适点儿!”除了长相,就是一富顺人。

我还记录过一段富顺人的对话,不仅可以看到赖皮之理所应当,还有大家对赖皮的习以为常——

春节放假,坐车,眼看就进入了老家县界,售票员开始验票,售票员问农民老乡:“你的票呢?”“没买。”“那现在买嘛?”“没得钱。”“没得钱你坐车?”“喔噢!要回家都嘛!”“你有钱!买嘛!”“真的没得呀,我不得豁(骗)你!”“出去打了一年工,没挣钱?”“钱都寄回去了的。”“你郎个把车钱都寄回去了呢?”“老婆要钱要得凶。”“那你不买票,你说现在郎个办?”“你吃不吃糖嘛,我有糖。”“我不吃糖。”“吃点嘛,春节了哦!”“啥子糖嘛?”“大白兔,上海的。”“给司机两颗嘛!”“要得,都是老乡!”

这是一方水土养出的一方性格。富顺这个地方,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走一公里也得爬一下。水不深,但最终也汇入了长江。说穷乡僻壤,土地也还富饶,文化受到敬重。出的名人也怪里怪气的,成不了大事,但也颇有自己的识趣。比李宗吾远的如被慈禧砍了头的刘光第,比李宗吾近的如自恋到无以复加的郭敬明。整个县城的人都沾染上这样一种提不起来放不下去的思维模式。

《厚黑学》呢,不过是李宗吾赖皮的自我消遣。

励志名著读后感1500字篇二

我从《阳光心态》中看到的是知足、感恩、乐观开朗这样一种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能让人心境开阔,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力所能及改变环境,人格健康。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我们讲和谐,不仅要力求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注重人的内心和谐。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吴维库博士提出的塑造阳光心态的理论,正是引导人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理,树立喜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内心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把钥匙。当今社会有种怪现象: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意感在下降;我们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大,里边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破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但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但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窄;我们渴望了解外星人,却不想了解身边的人;我们可以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但是享受的快乐越来越少;我们的支出在增加,但我们的获得在减少;我们的药物在增加,但是我们的健康水平在下降;我们的收入在增加,但是我们的道德水准在下降;我们的自由在增加,但是我们的空间在减少……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经济条件不宽裕,没有能力自己购买住房,长期野外工作健康欠佳,期待中的.事情落空,好心未得好报,先进评比没有份,自己工作最辛苦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对这类事情,如能持积极心态,心里就会想得开,心胸也就会豁达,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工作顺利,心情舒畅。如果总是想不开,越想越气,自控能力减退,情绪失去控制,言行也就出现反常现象。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出言不逊,开口伤人,打闹一场,使你的人品大为降格,人际关系受损。更有甚者,干脆连工作也不想要了,提出辞职。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提出辞职,到头来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根本不值得。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心态是我们调控人生的控制塔。心态的不同导致人生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会有天壤之别。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心态是后天修炼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心态出了问题,那就要调整好心态,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塑造健康的心态,塑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阳光心态,就是要让朋友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强劲的影响力。你内心如果是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你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融化了也还是零度。要想温暖别人,你内心要有热;要想照亮别人,请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内心。怎样照亮内心?点亮一盏心灯,塑造阳光心态。良好的心态能够很好地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

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质上与财富、相貌、地位、权利没多大关系。幸福由思想和心态而决定,我们的心可以创造“快乐的天使”,也可以制造“阴险的魔鬼”。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阴险的魔鬼,你就生活在“悲哀”里;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快乐的天使,你就生活在“愉快”里。如果你能把别人变成丑陋的魔鬼,你就在制造“悲哀”;如果你能把别人变成快乐的天使,你就在制造“愉快”。

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为你唱歌,小草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会发现绽放的玫瑰在流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这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因为快乐的心态会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心里的阴云,阳光会铺满每个角落。

愿我们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