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词赏析?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720

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诗词鉴赏#导语】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存词六百多首,词风慷慨悲壮,有不可一世之慨。下面就是无给大家介绍的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的诗词赏析?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1.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①。

挥羽扇,正纶巾,少年鞍马尘②。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③。

【注释】

①故人:老朋友,此指张处父。

②鞍马尘:指军事生涯。

③误身:害了自己。

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或七年,时辛弃疾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此词主要表现作者屡遭排斥、频繁调任、无法施展抱负的哀愁。上片写作者在凄凉的旅途中遇到老朋友的时间和地点,下片写作者与老朋友回忆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倾吐自己目前远离前线,不能亲临抗金战场的苦闷。这首词的特点是写景与心理状态密切关合,用典自然巧妙,语调低沉,感情凄怆。

2.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①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②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③?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④,忧愁风雨⑤,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①遥岑:远山,指长江以北沦陷区的山(所以说它“献愁供恨”)。

②断鸿:失了群的孤雁。

③归未:用提问语表示未归。

④流年:年光如流。⑤忧愁风雨:忧愁国势飘摇于风雨中。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片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点明报国无路的苦闷。下片说自己不只是怀念乡土,更不愿意作个人身家打算,忧愁的是国势飘摇和年光虚度。词中深刻地表现出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申、抑郁悲愤的心情。

3.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摸鱼儿

更能消①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②,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③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④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①消:经得起。

②长恨花开早:老是忧虑着花开得太早(就会早落)。

③脉脉:含情貌。

④闲愁:指精神上的苦恼。

此词作于淳熙六年。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也流露出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丑态的强烈不满。

4.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①,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②。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③。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④。

【注释】

①拥万夫:率领上万名抗金义士。

②金仆姑:箭名。

③髭须:胡须。

④种树书:研究栽培树木的书籍。

这是一首爱国英雄的暮年悲歌。大概作者晚年闲居铅山瓢泉时,因客人与他谈起建立功名之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上片写作者年轻时的抗金斗争,气势恢宏;下片写眼下不受重用虚度光阴的感叹,悲凉如冰,心伤透骨。虽只有五十余字,却写尽了词人一生的经历和悲愤,可作为一篇简括而形象的稼轩自传来品读。

5.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①水,中间多少行人②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③,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清江:即赣江。

②行人:此指流离失所之人。

③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作者的这首词,用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词的上片写词人看着眼前汹涌的清江水,不禁想起当年金兵南下,百姓逃难的场景;下片通过景致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感情基调深沉,情感蕴藉。整首词视野开阔,格调悲凉,内涵深刻,堪称词中的瑰宝。

6.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①吹角连营。八百里②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④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梦回:梦醒。

②八百里:牛名。

③炙:烤肉。

④的卢:一种烈性的快马。

这是一首“壮词”,是作者在与陈亮相互唱和了五首《贺新郎》之后写的。全词以雄快酣畅的笔墨,描写自己想象中的为国杀敌立功、驰骋疆场的战斗生活和英雄事业。这是作者平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对陈亮寄予的巨大希望、热情支持和鼓励。

7.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①,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②: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③,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

①金波:指月光。

②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③婆娑:形容月中桂树枝叶纷披的样子。

本篇是辛弃疾在建康(今南京)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所写,上片写中秋对月兴叹,抒发作者事业无成,岁月虚度的感慨,下片通过幻想乘飞上升,表达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和对黑暗的憎恶。

8.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①。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②?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③?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释】

①千斛:喻愁之多。

②喷霜竹:吹笛。

③杯中绿:谓酒。古代酒多呈青绿色。

金陵为“六代豪华”之地,历来登临者多有咏叹,但不少仅仅流于发思古之幽情。此词不然,它是借古讽今而深含国忧之作。全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写景时,寓情于景,感情极其浓郁;抒情时,吊古伤今,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9.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①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②,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③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听取:听着,听到。

②天外:天的远处。

③社林:土地庙边的树林。

这首词是作者闲居上饶时所作。作者通过对大自然中动、静景物的形象描绘,表现他对丰收在望及与人民同呼吸的喜悦心情与深厚感情。这首词运用大体整齐匀称的句式,灵活多变的手法,笔调轻快,语言浅明,摹写真实,使人闻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

10.辛弃疾经典诗词带赏析

丑奴儿近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①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②,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

①青旗:酒店的布招牌多用青色,故称青旗。

②松窗竹户:窗户外面全是松树和竹子。

本词通过对博山风景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在孤独环境中,不甘寂寞,在逆境中仍想报效国家,托物言志,以古喻今,挥洒自如,意蕴深厚,感情浓烈,波澜起伏。在悲凉的气氛中表现了豪放不羁的风格。

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10首

【#诗词鉴赏#导语】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下面和一起来看看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1.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5.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6.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

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7.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8.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

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9.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10.精选辛弃疾诗词赏析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辛弃疾诗词赏析

bai《西江月》赏析朗诵

西江月辛弃du疾

编辑:山间溪流zhi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dao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

使它惊飞不安,

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赏析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