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为)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100

大家好,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为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突发事件预警的级别分为哪几级用哪些颜色表示

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为)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一般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的四级依次为什么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Ⅰ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置,如汶川地震,南方19省雨雪冰冻灾害。

2、Ⅱ级(重大)突发事件由省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3、Ⅲ级(较大)突发事件由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4、Ⅳ级(一般)突发事件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还制定了专门的分级标准,其中一条共性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人员伤亡,死亡30人以上为特别重大,10人至30人为重大,3人至10人为较大,1人至3人为一般。具体确定时要结合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情况和其他标准具体分析。

扩展资料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公共事件

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四个等级分别标示哪种颜色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一般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四条: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

2、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3、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4、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5、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四十五条: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1、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2、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3、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4、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5、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6、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7、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和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