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简介(竺可桢的生平简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730

其实竺可桢简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竺可桢的生平简介,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竺可桢简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竺可桢生平简介及事迹介绍

竺可桢简介(竺可桢的生平简介)

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重要奠基人,那你知道竺可桢生平有哪些经历和事迹吗?下面是我为你搜集竺可桢生平简介及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竺可桢生平简介及事迹

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80年3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在他长大后于1910年成为中国第一代公费赴美留学的高材生,他是从清华大学直接去美国哈佛大学念书的,到了那里专门学习农学,1913年的夏天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继续研究地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气象学,1918年又获得博士学位。

竺可桢回国的那一年是1920年,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一名地理老师,后来1927年又开始担任东南大学的地学系主任,在这两所大学执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和教育经验,在建国前后的那几年,他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在1933年竺可桢连同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这也是竺可桢生平经历中最光彩的一页。

竺可桢生平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段是他在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他一共在浙江大学呆了13年,期间用自己在美国所学的地质学知识把浙江大学打造成当时很好的学校,在1949年的时候为了看着新中国成立,拒绝蒋介石的邀请,辞去了浙江大学的所有职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竺可桢生平经历开始了全新的篇章,他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也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副主任和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而在1962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从此之后就开始带领新中国的科学家进行物候学方面的研究,直到他去世。

竺可桢的成就

竺可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去美国公费留学的高材生,也是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大学中第一个地理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也曾经担任过长达13年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也被后人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竺可桢成就还远不止以上这么多,竺可桢在1931的时候就奉命领导几位科学元老进行实地观测工作,他选定了9种植物和21种动物进行严密观察,之后发表了《论新月令》,他和他的同伴们不仅总结了古人对物候方面的理论,也开创了中国物候观测的新历程。

竺可桢成就还包括他对农业科学的贡献,早在1922年的时候,他就发表过一篇名为《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后来这篇学术论文被后世的人赞扬说即使到现在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也不过失,仍然走在世界学术研究的前面,竺可桢也因为这篇论文受到***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成就中最大的一项是他创立了新中国的物候学研究,他是物候学这门学科的创始者,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和物候状况,1963年也写出了《物候学》这本书,这本书向大众广泛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根据各种农作物的规律安排农事活动。

竺可桢的子女

一直以来竺可桢子女都是人们关注的物件,科学家竺可桢一共有过两次短暂的婚姻,留下了三女两男,其中竺可桢的大儿子竺安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著名科学家,从外形上来看竺安也很像他的父亲,清瘦而温文尔雅。

可能是因为竺可桢子女非常低调的原因,一直以来有很多媒体想要采访竺可桢的后代,但都没有如愿,竺可桢的大儿子竺安成为科学家和教师,但是他研究的专业在化学领域和父亲的专业不一样,现在竺安是浙江大学化学系的一名高阶教授。

竺可桢还有一个儿子名叫竺津,在1961年因为一次事故丧生了,竺津的去世对竺可桢的打击非常大,因为竺津是五个竺可桢子女中最为聪明的一个,也是竺可桢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张侠魂生的最后一个孩子,可以说自小在家受尽了宠爱,但是没想到幼子的结局如此凄惨。

竺可桢和他的第一任妻子陈汲还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大名叫竺松,竺松是竺可桢年龄最大的一个子女,自小就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成年之后的竺松一心治学,成为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竺松的性格非常像父亲,很低调内敛,有很多媒体争相采访竺松也没有如愿。竺可桢子女都是非常优秀的,竺可桢不在世了,他对科学一丝不苟的精神被几个子女继承了下来,可以说现在竺可桢的后代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顶尖的人物。

竺可桢的生平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绍兴市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毕生为国“求是”的气象事业开拓者.竺可桢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竺可桢,1910年清华留美生),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NEWCLASSIFICATIONOFTHETYPHOONSOFTHEFAR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年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1]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个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成绩,应该计入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内。自1916—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160余篇,内容除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竺可桢生平简介

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竺可桢是毕生为国“求是”的气象事业和物候学的开拓者,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NEWCLASSIFICATIONOFTHETYPHOONSOFTHEFAR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年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2008年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评选中,与袁隆平、茅以升等一起获评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中文名:竺可桢

别名:竺绍荣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上虞

出生日期:1890.3.7

逝世日期:1974.2.7

职业:科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家

毕业院校: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竺可桢文集》

竺可桢

一丝不苟——座右铭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做人原则,实事求是精神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处世原则

竺可桢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竺可桢的生平简介、竺可桢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