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28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大学语文试题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大学语文试题以及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语文试题(3)

大学语文试题?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

9.鲁迅《灯下随笔》发表在(b)

a.《语丝》

b.《莽原》周刊

c.《小说月报》

d.《创造》周刊

10.《选择与安排》选自(c)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生理学》

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d)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

c.抒怀散文

d.漫笔

12.培根是(c)

a.德国哲学家

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美国小说家

1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岑岭的一部中篇小说是(c)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4.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d)

a.《约翰ull;孔鞴披斯朵夫》

b.《贝多芬传》

c.《高老头》

d.《匹克威克外传》

15.《战国策》的最终收拾整理编订者是(c)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7.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18.《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北平。

19.选自巴金散文集《龙。虎。狗》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怀散文。

20.《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弃妇诗。

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

22.《从军行》的笔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王昌龄。

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田园诗。

2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5.杜甫是我国古代巨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词语诠释题(诠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谨库序之教

谨:认真地从事

27.公伐诸鄢

诸:之于

28.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横渡

29.以此诟远。

诟:辱骂,歪曲

30.闻鸡鸣,即起盥栉。

盥栉:洗脸梳头

3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问:探望探询

32.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磨穿

33.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毫不夷由

34.东风无力百花残

残:凋败

35.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歌曲名《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作,代亡国之音

大学语文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D)中叶的诗歌305篇。

A、战国B、东周C、秦汉D、春秋

2、(B)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A、《诗经》B、《楚辞》C、《国语》D、《史记》

3、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A)

A.忧劳与逸豫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D.满与谦

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B)

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5.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A)

A.“顺民之天”以治国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C)

A.句句骈偶B.通篇押韵

C.主客对话D.借景抒情

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D)

A.自然天成B.因情造景

C.融情入景D.移情于景

8、《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

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

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

12、在元曲四大家中,(C)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郑光祖

1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14、《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15、《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D)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16、《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7、《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C)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8、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A)

A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

B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

大学语文试题(2)

请回答: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

B、这两段文字有何内在联系?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请回答:A、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

B、本节中的首句在诗中出现四次,这里采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如何层层深入地突现主题的?为什么说最后两句可称为“曲眼”?

4、阅读《张中丞传后序》中的这段文字: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请回答:A、哪些句子是描写张巡肖像的?请用现代汉语转述张巡外貌。(2分)

B、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哪方面的性格特点?(2分)

C、这段文字运用何种手法来刻划张巡性格的?(2分)

八、作文(40分)

以《满招损,谦得益》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600—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B2、D3、C4、D5、C6、B7、C8、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DE2、ACD3、ABCE4、ABCE5、ADE6、BE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采菊东篱下2、青海长云暗雪山3、闲愁最苦4、套数

四、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聘问2、兵器3、同“祈”,求4、边邑5、判决6、根7、接合,连接

8、从前,上次9、纵横的样子10、长期停留

五、翻译题(每句1分,共5分。)

1、用手指甲去抓树木表皮

2、A、速往右将军军部,按照文书执行。

B、迷失方向走错了道路,耽误了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后一句也可译为:后于大将军到达指定地点)。

3、A、使深渊里潜藏的蚊龙起舞

B、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六、简答题(第1、2小题各1分,第3、4小题各2分,共6分。)

1、中下层士子

2、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离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与封建卫道士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3、人吃人

4、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旧中国内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繁荣。

七、简析题(第1、2、3小题各5分,第4小题6分,共21分)

1、A、第一问上一段谁点:“今”最可宝贵。下一段论点:“今”最易丧失。

第二问上一段论据:名人名言(或答理论论据)下一段论据:事实论据

B、因为“今”最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今”最可宝贵;论证了“今”最易丧失,也就证明了“今”最可宝贵。

2、A、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B、反复

3、前三句(或第一层)写潼关的险要形势,中间四句(或第二层)正面抒发怀古之意、兴亡之感,末两句(或第三层)对怀古之意再作深化,点明全篇主旨(或揭示历史规律)。未两句指出,无论封建王朝兴起还是灭亡,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这就使作品的怀古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所以堪称“曲眼”。

4、A、“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张巡身高七尺多,两腮和下巴有浓密的须髯,美如天神。

B、博闻强记

C、对话、烘托

八、作文(40分)

大学语文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吻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四分五裂”出自(c)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意见是(b)

a.克己复礼

b.仁政、王道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d)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b)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5.所谓伶官是指(d)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有名优伶

d.朝廷授与官职的宫廷艺人

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c)

a.司马迁

b.司马谈

c.司马光

d.司马炎

7.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a)

a.演讲稿

b.社论

c.文艺评论

d.抒怀散文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d)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

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21.《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

23.《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

2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

25.《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

27.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28.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2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30.拘于虚也。

虚:

31.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

王:

3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

宫:

3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绝:

34.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无论:

35.冬雷震震,夏雨雪。

雨: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郑伯克段于鄢》)

必自毙:

37.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冯谖客孟尝君》)

贫乏不能自存:

38.(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李将军列传》)

谨于文法:

39.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能!(《种树郭橐驼传》)

故不我若也:

40.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文书》)

袖金以私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国殇”的含义是什么?

42.《季氏将代颛臾》的议论方式有什么特点?

43.《陈情表》中李密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理由是什么?

44.《关山月》里“月夜”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5.怎么理解《再别康桥》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0~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46.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7.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二)阅读《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辑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48.大海有哪些优良品质?

49.“海化”的青年应怎么样理解?

(三)阅读《国殇》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50.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1.“族蔽日兮敌若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2.本节体现战斗结果的是哪一句?

(四)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53.韩愈在这段文字里,怎样论述了张巡、许远的功劳?

54.文中韩愈所批判的“自比于逆乱”的是指什么人?

55.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七、作文(50分)

56.题目:人人争做环保使者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A4.C5.B6.A7.B8.A

9.D10.D11.C12.A13.D14.D15.B

二、填空题

16.孔子17.孟子18.黄河伯19.长宜子孙20.悠然见南山

21.传记22.权者23.子魂魄兮为鬼雄24.杜牧25.杜陵叟

三、词语解释题

26.此27.凶年,灾年,收成不好28.仰视的样子

29.杜绝30.谦词,鄙31.和煦的样子

32.沉溺,执迷不悟33.屡次34.活捉35.熏染

四、翻译题

36.必定自己倒台。37.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

38.严格遵守法令条例。39.所以不如我呀。

40.把金银藏在袖子里偷偷给他(门者)。

五、简答题

41.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未成年而死或客死在外。

42.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议论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

43.为了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

44.“月夜”在结构上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月光笼罩着权贵深宅、边境戍卒和沦陷区遗民。

45.所谓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是指:飘逸是举重若轻,潇洒自得,一、七两节最明显。清丽是清新柔美,二节写金柳,三节写青荇,四节写潭水,是具体例证。

六、分析题

46.表现了李广爱兵如子的性格特征:打仗时他身先士卒,饮食上他让士卒优先。

47.因为李广关心、体恤、爱护他们。

48.大海的优良品质是: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广博。

49.“海化”的青年、就是像大海一样的青年,具有大海的优秀品质的青年。

50.描写战斗进程、战斗结果。极言战斗的残酷和激烈。

51.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52.体现战斗结果的句子是“严杀尽兮弃原野”。

53.面对强大的叛军,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城长达一年以上,保卫了江淮地区,对扭转战局、捍卫唐朝中央政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4.主要是指诬蔑了张许的人,还有那些弃城逃遁的人,还有就像贺兰进明那种拥兵自存、见死不救的人。

55.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反问等艺术手法。把张许的“守一城,捍天下”’的正义行为、报国之举,与“弃城图存”的、“擅兵坐观”的、责怪张许的,作了对比,使得忠奸、正邪十分分明。

七、作文(略)

;

文章分享结束,大学语文试题和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