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简介及作品(黄永玉的人物简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79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黄永玉简介及作品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黄永玉简介及作品以及黄永玉的人物简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黄永玉简介

黄永玉简介及作品(黄永玉的人物简介)

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

黄永玉1952年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曾任版画系主任。担任过美院副教授、教授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文革”期间,被“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而后,又因为在“北京大饭店”画了一幅《猫头鹰》遭到残酷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专题介绍,国内多家媒体也频频播放他的专题。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在版画、中国画、雕塑、文学、建筑、邮票设计等方面都有成就。绘画上既有浓厚西方画元素又不失中国画气韵。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其诗作中民间化、口语化风格与质朴的诗风,十分别致动人。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2010年8月31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黄永玉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

黄永玉艺术年表:

1924—1937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半岁后随父母回凤凰老家。入凤凰县岩脑坡县立模范小学、入福建厦门集美中学。抗战开始,学校迁入内地安溪县。

1938年,参加金华野夫、金逢孙二先生主持的中国东南木刻协会。

1939年,木刻《下场》发表在福建永安宋秉恒先生主持的《大众木刻》月刊上,得到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稿费。

1940—1941年,手印木刻集《烽火闽江》(25幅),王淮作序。

1942—1943年,执教福建长乐培青中学,从事木刻创作,自印木刻集《春山春水》。木刻《春天的树》,《三.八那天》发表于福建仙游县《闽中日报》(单复先生编辑)。

1944—1945年,在江西信丰为诗人野曼、彭燕郊、黎焚薰的诗歌刻插图,为儿童文学作家贺宜《旋律的童话》作木刻插力,作《失乐园》《拜伦像》《自刻像》《玛耶诃夫斯基像》。在寻邬县举办个人风景画展。在上犹县刻《饥饿的银河》《东北啊!》《小草》等。

1946年,在福建南安芙蓉村国光中学任教,刻芙蓉村风景11幅。

1947—1948年,经野夫、李桦、陈烟桥、章西涯先生介绍在上海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从事木刻运动与创作活动,刻反饥饿、反内战的木刻传单及其他木刻。任教于上海闵行县立中学。先后在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随画家张正宇、陆志庠先生赴台湾编辑创作《小食摊》、《***女》《牛车》石刻《杵歌》等。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木刻创作,作自由撰稿人,任电影编导(《海上故事》《儿女经》)。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9—1966年,第二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个人画展。第三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个人画展。参加港九慰问***的《劳军画展》,创作木刻《劳军图》。经严庆树、罗承勋先生介绍,任《大公报》临时美术编辑。回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科,先后任讲师,版画系副教授、教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创作木刻《齐白石像》(1954)、《雪峰寓言插图》《叶圣陶童话》插图、《森林组画》及《阿诗玛》插图(1956)等。创作森林建设组画邮票四枚。在美协美术馆举办西双版纳写生展。

1966—1977年,参加《牛鬼蛇神画展》,人选作品有木刻《劳军图》、油画《鱼》等。参加《墨画展》。入选水墨画《猫头鹰》。

1977—1991年,在广州举办个人水墨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创作设计金猴邮票。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美丽华酒店举办个人画展。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个人画展。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最高司令勋章。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伯豪森举办个人画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东方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书店举办《永玉三记》画展。在香港书店举办《水浒》人物画展。在台北翰墨轩举办《水浒》人物画展。

1992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在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流光五十年》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永玉》出版。

2003年获得全国美协表彰的杰出艺术家“金彩奖”。

2004年,1月12日“黄永玉八十艺展之特展——黄永玉的翡冷翠”,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此后,“黄永玉八十艺展”分别于4月1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8月24日在长沙(湖南省博物馆)、10月22日在广州(广东美术馆)、12月23日在香港(香港艺术馆)等地巡回展出。

2006年黄永玉简介,1月8日创作了一组“老鼠图”制成鼠年挂历。每页挂历用宣纸画作了一副老鼠图,可以装裱后独立成画;创作“快乐鼠”***发行1000件。10月8日在家乡湘西,黄永玉无偿捐赠的个人博物馆在湖南省吉首大学落成,该馆陈列了黄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并展示有黄永玉极具创作代表性的大型青铜雕作品《山鬼》。11月12日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作演讲。

2008年8月24日获得“奥林匹克艺术奖”,以嘉奖其对推动人类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黄永玉是本届奥运会主办国(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艺术家,也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2009年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开始在《收获》杂志连载。

2010年8月31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黄永玉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

2013年,7月28日一代美术大师《黄永玉全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8月16日下午4点,“黄永玉九十画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

主要作品

邮票设计:1980年版生肖邮票猴票

木刻:《劳军图》、《雪峰寓言插图》、《叶圣陶童话》、《饥饿的银河》、《森林组画》、《拜伦像》、《玛耶诃夫斯基像》、《自刻像》、《春天的树》、《三.八那天》、《小草》、《东北啊!》、《失乐园》、《春山春水》(木刻集)、《下场》(1939)、《烽火闽江》(木刻集,1940)、《齐白石像》(1954)、《阿诗玛》(插图,1956)

油画:《大鱼》、《翡冷翠-大教堂》、《洁瑛像》、《乐园鸟》

国画:《鸡鸣》、《老鼠》(40×40cm)、《鸟》(39×55cm)、《花鸟》(89×68cm)(66×66cm;2003年)、《鹭鸶荷花》(119×240cm)、《荷花双鹭》(68.5×137cm)、《梅花图》(68×68cm;1988年)、《高仕图》(56×67cm)、《歌鸟》(66.5×67.5cm;1984年)、《风景》(48×68cm)、《马》(102×100cm)、《双鹤》(178×96cm)、《水鸟》(98×70cm)、《人物》(67×39cm)(65×65cm)、《骑驴人物》(67×67cm)、《仙鹤图》(96×87cm)、《苗族少女》(54×40cm)、《梅花》(100×45cm)、《彩荷》(69×63cm)、《清夏》(89×97cm)、《重彩花鸟》(68×69cm)三幅、《夏荷》(96×89cm)、《花卉》(68×158cm)、《猫头鹰》(45×34cm)(69×48cm)、《夏娃》、《山鬼》

电影编导:《海上故事》、《儿女经》

文学著作:系列《永玉六记》(《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往日,故乡的情话》、《汗珠里的沙漠》、《斗室的散步》),《黄永玉大画水浒》,《老婆呀,不要哭》(诗歌),《一路唱回故乡》(诗歌)黄永玉简介,《吴世茫论坛》,《太阳下的风景》,《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火里凤凰》,《比我老的老头》,《从万荷堂到玉氏山房》,《永不回来的风景》,《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等。

诗歌:《路》、《老头还乡》、《献给妻子们》、《南华叠翠》、《像文化那样忧伤》、《自画像》、《老婆呀,不要哭》

建筑设计:凤凰县的《玉氏山房》、《夺翠楼》,香港的《山之半居》,北京通州的《万荷堂》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无数山庄》

黄永玉的人物简介

黄永玉、中国画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

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

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黄永玉除了绘画外,还精于篆刻,刀法潇洒出尘,令人叹为观止,但他平生从不为人篆刻,平生只为朋友制过两枚印章,一枚为50年为其妻张梅溪所制金文藏书印“梅溪藏书”,另一枚则为近几年来所制,在《平凹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次印刷版)中《画家逸事》一文中曾提到黄永玉先生托世南先生为石鲁先生带去一方石印(上海钱瘦铁所制),似为此石印。

黄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文革”期间,被“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而后,又因为在“北京大饭店”画了一幅《猫头鹰》遭到残酷迫害,被遣送回家乡凤凰。“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

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了六个版面,作了专题报道了黄永玉的其人其画。

1980年,《黄永玉画集》由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近些年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2010年8月31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黄永玉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舞文弄墨、刻木铸铜仍觉不过瘾,黄永玉又在京郊矗立起一件巨型艺术作品——占地六亩的“万荷堂”。这座完全采取传统建筑结构盖起的大宅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住宅或画室,而是黄永玉平生最大的一件艺术作品。他亲自设计的建筑格局以及屋内的桌椅、壁炉、吊灯等等都在无言地诉说着主人非同一般的艺术品位。

万荷堂的中心是大殿,也是他的画室,有东西两个院落。东院是一个仿古江南园林式的建筑群,院中间有一方占地两亩多的大荷塘,荷塘里有来自颐和园、大明湖各地上好的品种荷花。每年7月,红花绿叶,是黄永玉最流连荷塘的日子,他最欣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不论是在他的经历中、他的绘画中、他的书斋画室万荷堂中,都会得到充分体现。从万荷堂大殿后门走出来,穿过庭院就到了黄永玉的起居室——老子居。

乍一听“老子居”,是不是有点自大,其实,这不是黄老自己起的名字,而是吕正操将军代他定下来的。说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那是在黄老年轻的时候,曾在福建泉州住过一段时间,他住处附近有一座庙,庙里种有很多的玉兰花,有一次他禁不住爬上树去摘玉兰花,被一个老和尚看见,叫他下来。黄永玉开始时不知道这个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跟法师讲话的时候满口“老子”,后来被人传了出去,成为笑谈。这次他要为自己的起居室取名字,吕正操就旧事重提,干脆就叫“老子居”吧!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他偏偏来个“以黑显白”,这种反向继承不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有的人认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水墨山水,一种很清雅的、表现文人出世的气质,但黄永玉的画却大多数是浓墨重彩的,所以也曾经有人说他的国画不正宗。对此,黄永玉说,谁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当然这只是一种玩笑话。

黄永玉与荷花结缘于十年动乱那些恶梦般的日子。傲然展蕊的荷花显得分外高洁清逸,不仅超凡脱俗、临风亭立的仙骨神韵给他以绝妙的美感享受,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节品性,更成为他逆境中启迪心智的精神支撑。黄永玉一有闲暇就去荷塘赏荷,从用心灵捕捉到用画笔描绘,仅速写就画了八千多张。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蕴涵了他无限的情思。在他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但是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黄永玉开玩笑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掺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周敦颐说“出污泥而不染”,这是一种说法,某一种情况底下的一种说法。

小时候到外婆家去,外婆那个城门外就是一个荷塘,小黄永玉出了什么事了、调皮了,外婆要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高大的脚盆滚到荷塘,自己躲在里头。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顶那么高,一动不动地呆两三个钟头之后,青蛙过来了,水蛇过来了,他仔细地观察它们。荷花底下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非常丰富。后来他开始画荷花,大部分都是从根底下这个角度来看荷花,画的就是当年外婆家池塘里头给他的那种感觉。

如今在北京家中万荷塘的池水里,黄永玉已经种下了来自山东、湖南、广东、北京的各色莲花。实际上画了这么多年的莲花,它们的形态与精神已经烂熟于心,即使睡觉的时候也有“十万狂花入梦寐”了。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黄永玉的简介有什么代表作品

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十六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大陆、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他在《我是黄永玉》一文中这样描画自己: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3月19日,《当代中国画》创刊,主编陈履生很有些“本事”,将媒体见面会安排在了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万荷堂。

阴霾的天空零星飘着极细微的

雨丝。走近黄永玉的万荷堂,这一处错落有致的房子,在细雨中变得朦胧而有诗意。院墙上垂下密密匝匝干枯的藤蔓尚在春寒料峭中沉睡,四周却已是悄然萌生绿意的树木。

有人走来,引我们走入院子。大家突然变得安静起来,只听得相机咔嚓嚓忙碌的声音。我们放慢了脚步,不愿错过落入眼帘的一丝一毫:院落里那数十株梅树,据说都是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的,每一株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几尊铜像雕塑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两个活泼可爱的胖嘟嘟的孩子,女孩儿双手托在男孩的背上,双脚飞起来,喜眉笑眼的样子——仅这一尊雕塑,似乎就能隐约想见黄先生风趣童真的性格。

沿着排成七列的石甬路前行,西侧十几米处就是先生的客厅。

迎面六根柱子,上面写着夸张的象形字,部分被下面摆放的花花草草遮住了,并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认清上面写有来自缅甸字样。西侧墙上是黄永玉自己题的一幅字:一个活了84岁的老人,身体还过得去,头脑又清楚,再不承认自己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那就太谦虚了。

这样的天气,室内显然有点阴冷。在四处弥漫着水仙等植物的香气氤氲中,大家窃窃交谈,看四周摆着的字画等种种物件,一切都很新奇。等到黄永玉先生走进来,屋里便立刻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现在的很多画叫我惊叹

一入座,黄先生就谈起了中国画。他认为中国画的提法有点特别:“一般讲,画分中国画外国画(或者叫西洋画),这是上世纪初的提法,我没有觉得画还要分好多种,因为我什么也没学过,中国画、西洋画都没学过,我就用自己的方法画。”的确,黄永玉的画不中不西,自成一派,连他都说自己是个打野食的人,胃口比较好,凡是好的东西他都能加以消化吸收,但也有好多人说看不懂他的画。他就举了个例子。

有人去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你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懂吗?”道理就是这样,艺术的欣赏是有层次的,有的画是专画给内行人看的。

中国画实际跟苦难结合在一起,诚惶诚恐地度过了漫长的苦难的时代。黄先生说,自己在干校三年,每天排着队走16里地拿农具去劳动,还得唱着歌,表示高兴。那时不准画画,他就在心里画。而现在呢?黄永玉说:“我看到现代人画得这么好,真开心!现在的很多画,认识的不认识的,叫我惊叹。杭州有个画家,画唐人生活,真好看!不是少数,是普遍开花,中国很多年轻人都画得好。我曾经给胡永凯的画册写过一个长序,他的创作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人家说建立什么派、什么画风。这我不理解,我理解画家建立自己的体系,是从小就形成的,有了体系,就成为一种风格。不是今天没风格,明天找个风格可以来做做。胡永凯早年就做研究,是一个整体、立体的东西,逐步形成了风格。他的画很讲究,我欣赏。”

他又提到前卫画。因为他不止一个朋友,国画画得好,忽然要画前卫画,却画得一塌糊涂。“我告诉他,前卫画是另外的一种东西,是很难画的。前卫画是什么,我不讲历史发展,讲本身结构,前卫画也需要基础,需要很好的修养来画,才画得好。比如素描,素描的修养好,前卫画才会更细腻,更好看,前卫画的构成就是元素的构成,光的色彩,粗细快慢……各种各样的东西,抓一个来表现,即使有整体形象,也要表现距离关系。”

在艺术的世界里开心地画12[下页]

文章分享结束,黄永玉简介及作品和黄永玉的人物简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