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古墓
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1.成吉思汗墓
勇士们,让我们,跨上马吧!”这是当年一代帝王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出征时说的一句话,如今却激励着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们进行“寻找成吉思汗”之旅。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他们几乎搜遍了整个蒙古大草原,有的动用地雷探测器甚至卫星摄影技术,然而都无一例外地空手而归。
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为保密起见,除马匹踏平墓地外,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坟上杀死了一只驼羔,将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骑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长出以后,墓地与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时,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让当时被杀驼羔的母驼作为向导,如果母骆驼在一个地方久久徘徊,哀鸣不已,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这种“密葬”方式当时很普遍。不仅成吉思汗,蒙元所有君主的墓地,到现在一个也没有发现。
朱耀廷介绍说,按照蒙古族的传统,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让后人发现,对于后人来讲,应该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孙也不希望成吉思汗墓被发掘。按照传统观念,蒙古人认为,挖掘土地会带来坏运气,而触动祖先的坟墓会毁灭他的灵魂。
2.秦始皇陵
该不该惊醒地下的君王新中国成立后对帝王陵寝是否开掘争论不绝,文物总局强调“保护第一”
技术不过关,眼下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既然如此,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最难保护的如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有机物的保存最成问题。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
秦陵史料记载中有“始皇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将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主,度不灭者久之”。国家文物局的精神是一般不主动发掘,抢救性发掘为主。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3.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建成于唐光宅元年,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乾陵。这也是乾陵至今没有被盗的根本原因。
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在中国历史上,盗墓这事,早已有之,这么久的岁月以来,梁山上就不乏盗墓者的身影,这梁山都快被挖走了一半,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乾陵地宫。
乾陵本身是一个大山,最外层是土,当然容易挖动,但土层里面是整齐的大石块砌成,石块相邻两面之间除黏结物以外,有圆锥形空洞,两个石块相邻面的圆锥形空洞相对,并用金属熔液浇灌,冷却后将石块一一固定在一起,一层又一层,也不知道有多少层,所以盗贼只好望洋兴叹了!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4.秦公大墓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曾在陕西省凤翔县建都,长达293年,在雍城遗址之南的南指挥镇有秦公陵园,共发现43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土圹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
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
一、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
二、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
三、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四、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五、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
由于盗扰,主棺椁中只发现了一些人骨残骸,所以墓主人到底是谁,这个众说纷纭。从发现到发掘结束耗时10年,也是迄今我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中国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学家也拿它们没办法,尤其是秦始皇的!
神挡杀神的西夏铁鹞子,为什么没能挨过蒙古骑兵的暴揍呢
对于蒙古帝国远征西夏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短时间取胜的,而成吉思汗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另外在灭掉金国以后,蒙古帝国深入内地,开始针对西夏进行合围,同时希望与南宋共同划分剩余的领土。
可是这一回南宋显然没有上当,不仅没有出兵西夏,还给予西夏国大量粮草,显然是希望西夏这边拖住蒙古大军的主力,然后南宋北伐,一举消灭蒙古帝国,而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倘若没有足够的兵力抵御宋军北伐似乎就得被赶回蒙古草原,但事实究竟是如何反转的呢?
一、西夏在军事上的失误给予了蒙古帝国短时间内控制西夏的机会
虽然西夏拥有当时最强骑兵号称铁鹞子,同时也配有火器营,可是如此迅速的溃败,似乎出乎对手的意料,当年与西夏初次交手时,蒙古骑兵似乎并占不到多少便宜。一方面是蒙古骑兵传统的骑射在多兵种的配合下还是有明显劣势的。尤其是在与重骑兵长期的拉锯战中,一旦被对方诱导进入包围圈基本就插翅难飞了。
有不少次交战蒙古骑兵就是这么被歼灭了,但在关键战役上为何西夏一输再输呢?主要还是因为西夏的重骑兵虽然精锐可是难以做到各地支援的特点,而蒙古骑兵利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吸引西夏大军的主力出现,虽然在决战中双方的损失都很大。可蒙古骑兵的补充速度快,而西夏虽然重骑兵精锐,但补充速度过慢,最终在决战没多久后便实力迅速下降,并在正面战场上逐渐处于下峰。
二、西夏寄希望于南宋北伐可实际却是孤军奋战
利用重骑兵与蒙古骑兵进行多次决战后,西夏的军事实力已经明显下降了,同时蒙古帝国统治的北方各地都出现了防御空虚,而西夏也借此希望南宋北伐,这样一来蒙古帝国在两线作战中最终将收尾不得相顾,可南宋却迟迟不予出兵,主要还是等到蒙古帝国将主力彻底调往西夏增援再出兵立刻夺回北方的失地。
但这一次很显然南宋的算盘打错了。蒙古帝国始终保留了一支精锐部队驻扎在北方,并随时迎击准备北伐的宋军,因此南宋不敢于轻举妄动,观望也成了常态。但原本寄希望西夏拖住蒙古大军的主力,可到头来却是将物资送给了敌人。这让南宋统治者也感到不解,为何防御工事如此完善的西夏居然在短时间内就灭亡了。
而蒙古骑兵不断利用西夏城防的特点,将其孤立为一个又一个的城池,最终分而食之。但西夏的重骑兵虽然一直以来就被西夏君主所信任,而这一次救火显然是力不从心了,一来是实力的不断下降,二来是这种重骑兵必须配合火器兵才能发挥出威力,这也间接牵制了它的发挥。
三、西夏战争期间超发货币导致国内陷入困境
西夏之所以快速而亡,与蒙古骑兵迅速切断了它与南宋等国的贸易路线有关,这些商贸通道是其维持军事力量的保证,而蒙古骑兵一旦切段商贸路线则意味着西夏的粮食进口没了着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西夏将因为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而事实也是西夏军队后期粮草短缺,不得不寻求与蒙古大军决战,而这也正中成吉思汗的下怀,不久西夏的重骑兵被全歼,也由此将西夏逼入了绝境。
战争期间超发货币虽然被视为一种常用手段,但这种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止痛剂,虽然短时间内有效可是实际却会使人上瘾,因此就会让不少人再也戒不掉这种药物。超发货币在战争期间也如此,过去在北宋北伐期间就有超发货币的方式。
同样在西夏应对南宋北伐时野有超发货币的记录。所以超发货币也是一种常用的经济手段,但对使用国而言这是对经济最大的打击,在过去的数千年中使用过但效果而言都只能是没有达到军事目标之前,经济就先崩溃了。
未解之谜
老普利尼是一位记述过“人鱼”生物的自然科学家,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历史》中写到:“至于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
1990年4月《文汇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竭力设法找到这一当今考古学最惊人的发现,一个3000年前美人鱼的木乃伊遗体的由来。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发现了这一难以相信的生物。这一发现的消息是由苏联考古学家耶里米亚博士在最近透露给西方的。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黑皮肤公主,下面有一条鱼尾巴。这一惊人的生物从头顶到带鳞的尾巴,计长有173厘米。科学家相信她死时约有100多岁的年龄。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发表了题为《南斯拉夫海岸发现1.2万年前美人鱼化石》的报道: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这只动物是雌性的。大概1.2万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现。”柏列·奥干尼博士说。奥干尼博士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州的考古学家,在美人鱼出现的海域工作了4年。奥干尼博士说:“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倾泻时活埋,然后被周围的石灰石所保护,而慢慢转为化石。化石显示,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双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无有眼帘。
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的
1991年8月,美国两名渔民发现人鱼事件,报道如下:最近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十一条鲨鱼,其中有一条虎鲨长18.3米,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腹内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验尸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对于这副奇特的骨骼,警方又请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将资料输入电脑,根据骨骼形状绘制出了美人鱼形状。参加这项工作的美国埃毁斯度博士说,从他们所掌握的证据来看,美人鱼并不是传说或虚构出来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一种生物。
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人的
科威特的《火炬报》在1980年8月24日报道:最近,在红海海岸发现了生物公园的一个奇迹--美人鱼。美人鱼的形状上半身如鱼,下半身象女人的形体----跟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和十个脚趾。可惜的是,它被发现时已经死了。……关于对活人鱼的发现也是有的。1962年曾发生过一起科学家活捉小人鱼的事件。英国的《太阳报》,中国哈尔滨的《新晚报》及其它许多家报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经过:1962年,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在古巴外海捕获一个能讲人语的小孩,皮肤呈鳞状,有鳃,头似人,尾似鱼。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后来沉入海底……现在留存下来的人居于海底,寿命达300岁。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一处秘密研究机构里,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其它有关发现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5公里深的海底,摄到一些类似人的海底足迹。
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南海底,美国海军潜艇演习时,发现了一条怪船,时速280公里,无法追踪,人类现代科技望尘莫及。1968年,美国摄影师穆尼,在海底附近发现怪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四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腿部有快速“推进器”。1938年,人们曾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发现“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飞快跳进波罗的海里。诸如“人鱼”这类海底奇异生物的存在由于有了实物作证,那么它也就由人们所谓的“荒诞”、“迷信”、“神话”的东西转变为当前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