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所有诗
白居易诗全集感伤一古调诗五言凡七十八首
一华编校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其村唯朱陈二姓而已。]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
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
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
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
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
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
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
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
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
一生苦如此,长羡陈村民。
冠婚:一作官婚。
读邓鲂诗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岐。
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寄元九自此后在渭村作。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翼。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销颜色。
山无杀草雪,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秋夕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秋霁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沉吟卷长簟,恻怆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叹老三首
晨兴照清镜,形影两寂寞。
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不得长欢乐。
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
吾闻善医者,今古称扁鹊。
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
我有一握发,梳理何稠直。
昔似玄云光,今如素丝色。
匣中有旧镜,欲照先叹息。
自从头白来,不欲明磨拭。
鸦头与鹤颈,至老长如墨。
独有人鬓毛,不得终身黑。
前年种桃核,今岁成花树。
去岁新婴儿,今年已学步。
但惊物成长,不觉身衰暮。
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
因书今日意,偏寄诸亲故。
壮岁不欢娱,长年当悔悟。
送兄弟回雪夜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溪中早春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销,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同友人寻涧花
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
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
记取花发时,期君重携手。
我生日日老,春色年年有。
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登村东古冢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梦裴相公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
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
勤勤相眷意,亦与平生同。
既寤知是梦,悯然情未终。
追想当时事,何殊昨夜中?
自我学心法,万缘成一空。
今朝为君子,流涕一沾胸。
昼寝
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屦。
朝餐盥漱毕,徐下阶前步。
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
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
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别行简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观儿戏
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马矣)时。
童(马矣)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叹常生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余。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寄元九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
穷通合易交,自笑知何晚。
元君在荆楚,去日唯云远。
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
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
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
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
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
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以镜赠别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樽酒,置在城上头。
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
念金銮子二首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
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
况念夭化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
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
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
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惭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对酒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
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
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
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
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
又有忧死者,为贪政事笔。
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
谁人言最灵,知得不知失。
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
能沃烦虑销,能陶真性出。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渭村雨归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
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
复兹夕阴起,野思重萧条。
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谕怀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
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
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喜友至留宿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
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
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西原晚望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
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虚墓。
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
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
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感镜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村居卧病三首
戚戚抱羸病,悠悠度朝暮。
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
前日巢中卵,化作雏飞去。
昨日穴中虫,蜕为蝉上树。
四时未尝歇,一物不暂住。
唯有病客心,沉然独如故。
新秋久病客,起步村南道。
尽日不逢人,虫声遍荒草。
西风吹白露,野绿秋仍早。
草木犹未伤,先伤我怀抱。
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
况为忧病侵,不得依年老。
种黍三十亩,雨来苗渐大。
种薤二十畦,秋来欲堪刈。
望黍作冬酒,留薤为春菜。
荒村百物无,待此养衰瘵。
葺庐备阴雨,补褐防寒岁。
病身知几时,且作明年计。
沐浴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
老色头发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如?
栽松二首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病中友人相访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
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
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
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自觉二首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抖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
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
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
不将恩爱子,更种忧悲根!
夜雨有念
以道治心气,终岁得晏然。
何乃戚戚意,忽来风雨天?
既非慕荣显,又不恤饥寒。
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形影暗相问,心默对以言。
骨肉能几人?各在天一端。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南北五千里,吾身在中间。
欲去病未能,欲住心不安。
有如波上舟,此缚而彼牵。
自我向道来,于今六七年。
炼成不二性,销尽千万缘。
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
岂是药无效,病多难尽蠲。
寄杨六杨摄万年县尉。予为赞善大夫。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
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
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
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
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
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
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
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
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间隙。
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
送春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哭李三
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
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
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
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
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
别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江州路上作。
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
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
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
所怆别李君,平生同道术。
俱承金马诏,联秉谏臣笔。
共上青云梯,中途一相失。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蕙带与华簪,相逢是何日?
初出蓝田路作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
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盘上,众山皆下视。
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坂,夕次蓝桥水。
浔阳仅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足且),劳苦已如此。
仙娥峰下作
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参差树若插,(匝巾换合)匝云如抱。
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
可能尘土中,远随众人老?
微雨夜行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
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
旧游都似梦,乍到忽如归。
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
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寄微之三首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水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喜逢:一作稀逢。
舟中雨夜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
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
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夜闻歌者宿鄂州。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秋江月澄澈:一作江月秋澄澈。
江楼闻砧江州作。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宿东林寺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忆洛下故园时淮汝寇戎未灭。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
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
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赠别崔五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
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
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
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
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
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
移樽树间饮,灯照花纷纷。
一会不易得,余事何足云。
明旦又分手,今夕且欢忻。
春晚寄微之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
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
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递,春尽复如何?
渐老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所怪少年心,销磨落何处?
送幼史
淮右寇未散,江西岁再徂。
故里干戈地,行人风雪途。
此时与尔别,江畔立踟蹰。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寄行简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
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
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土需)。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
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
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
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
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上余下田)田栗。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
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
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
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豆苗肥:一作豆苗大。
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
惨淡老荣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水方老:一作水芳老。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感秋怀微之
叶下湖又波,秋风此时至。
谁知(蠖左换氵)落心,先纳萧条气。
推移感流岁,漂泊思同志。
昔为烟霄侣,今作泥途吏。
白鸥毛羽弱,青凤文章异。
各闭一笼中,岁晚同憔悴。
烟霄:一作烟霞。
因沐感发,寄郎上人上二首
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
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
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
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
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
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
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
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
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
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
百事:一作百年。
早蝉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苦热喜凉
经年苦炎暑,心体但烦倦。
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
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
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
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
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
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
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司马宅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
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司马厅独宿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
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袱。
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
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窗间:一作窗前。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
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
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
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秋槿
风露飒已冷,天色亦黄昏。
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
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怀哉聊一陈。
男儿老富贵,女子晚婚姻。
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
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兄弟,分多给点,新人不容易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导语: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有“诗魔”的称号。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诗词全集,欢迎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2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歌舞》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有木诗八首》之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感鹤》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竟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牓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新丰折臂翁》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诗歌评价
著名诗人白居易以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写成的诗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流传了下来,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于他的诗歌不同的读者给予了不同的评价。梅圣俞平:“状难写景,如在眼前;元微之云,道得人心中事,此固乐天长处,然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略无余蕴,此之所短也。”(张戒《岁寒唐诗话》),“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俟。致长韵大篇,动数千言,而顺当惬意,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此岂捻断吟鬓,悲鸣吻物。吻者所能致哉?而世或以浅易轻之,盖不足与言矣。”(张若虚《滹南诗话》)
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我们不能论定谁是谁非,每个人欣赏事物的切入点不同,欣赏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评价也就不尽相同。我个人认为“情意失于太详,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浅近”的说法有失妥当。
我们知道白居易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即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采入诗歌唱。其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补察时政“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而白居易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了讽喻诗一百七十余首,大体是对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深刻反映,对上层达官显宦腐化生活和欺压人民的恶行的尖锐批判如《秦中吟》和《新乐府》这些诗用浅切平易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观点鲜明,而这些尖锐的批判使达官门咬牙切齿。“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从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写这首诗不是为了写一首感天动地的好诗,而是要反映了人民为了满足贵族门的生活所深受的苦难,要教育权贵们,不要为了满足自己无聊的闲乐而把痛苦建立在百姓身上,要多为大众着想,站在民众阶层想想他们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当。白居易就是这样用他那浅显易懂的语言写出作品,让自己的作品更易被人民接受,让作品的时代主题和内容更易理解。所以他的诗歌的浅近语言是有利于文学发展的,不应该遭到那么多人的质疑。
有人会说因为白居易是伟人,所以他写出的诗歌无论怎样看,怎样评价都是好的。就比如《刘十九》“绿蚁新陪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明明写得毫无情调,一点文学色彩都没有,但是后人们却争着传诵硬说这首诗是一首好诗。说诗意很美,能闻见诗人亲切相问的声音,把与刘十九对饮清谈的那种欢欣与温馨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如果这是一首出自平凡人的手的诗,那它所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了。有人会认为这是涂鸦之作,没有一个词是新的,都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字眼,语言很艰涩,根本就不是诗歌。但是“寻常之事,人人意中所有,而笔不能达者,得生花江管写之,变成绝唱,此等是诗也。”(俞陛平《诗意浅说续编》)白居易信手拈出一首小诗,用口头语把眼前的景物很自然的写了出来令人读后沁人心脾。一首好的诗歌不一定都是奇异的词,只要用此词,在此境,能够最传神地表达出你的情感就是好词。所以白居易就是运用那些通俗易懂的词语来表达出他的感情,使他易于被人接受,作品的内容易于为大众接受,理解,吸引广大读者。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是雅俗共赏的好文章,才能流传千古。据史料记载说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香山,整理自己一生的作品,深入农家田间地头,征求老妪老夫的意见,力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有幸读到白居易这么清新的文章。
白居易最著名的两篇文章《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作者以通俗语言接近时代方式开拓广泛读者的例子。〈〈琵琶行〉〉借琵琶女不幸的身世,表达自己遭受排挤,贬谪无奈的生活。当中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人民常用警句。〈〈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梦幻而悲凉的色彩。从人性的角度赞美他们无与伦比的爱情,成为古往今来的爱情诗经典作品,这两篇诗歌都是为时为事而作的政治目的,而不是追求形式美。这样就让让文学尽可能地与世俗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思想接近,引起更多俗人欣赏,正如唐宣宗在〈〈吊白居易〉〉所说那样“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所以认为白居易的诗失于太详太露的说法是有失妥当的。
白居易的四句诗全集
七绝·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七绝·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词·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乐府·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七律·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律·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五古·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七绝·同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七绝·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七绝·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七古·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词·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七绝·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
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
杭州老去被潮催。
七绝·登观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七律·放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是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营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珠?
乐府·隔浦莲
隔浦爱红莲,
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
复愁明年还暂时。
七绝·宫词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七绝·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词·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乐府·急乐世
正抽碧线绣红罗,
忽听黄莺敛翠娥。
秋思冬愁春恨望,
大都不得意时多。
七绝·寄胡饼与杨万州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七古·江南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
满眼春愁消不得。
五律·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近来韩阁老[1],疏我我心知。
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乐府·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乐府·浪淘沙
海底飞尘终有日,
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
船头一去没回期。
乐府·浪淘沙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乐府·浪淘沙
青草湖中万里程,
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
风翻暗浪打船声。
乐府·浪淘沙
随波逐浪到天涯,
迁客西还有几家。
却到帝都重富贵,
请君莫忘浪淘沙。
乐府·浪淘沙
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
会教东海一时平。
乐府·离别难
绿杨陌上送行人,
马去东回一望尘。
不觉别时红泪尽,
归来无可更沾巾。
七律·南湖春早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五绝·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词·宴桃源
落月西窗惊起,
好个匆匆些子。
□鬓□轻松,
凝了一双秋水。
告你,告你,
休向人间整理。
词·宴桃源
频日雅欢幽会,
打得来来越杀。
说着暂分飞,
蹙损一双眉黛。
无奈,无奈,
两个心儿总待。
词·宴桃源
前度小花静院,
不比寻常时见。
见了又还休,
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肠断,
记取钗横鬓乱。
乐府·杨柳枝
红板江桥青酒旗,
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
万树千条各自垂。
乐府·杨柳枝
两枝杨柳小楼中,
袅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
世间就不要春风。
乐府·杨柳枝
六幺水调家家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翻杨柳枝。
乐府·杨柳枝
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又复戏答。
柳老春深日又斜,
任他飞向别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
寻逐春风捉柳花。
乐府·杨柳枝
人言柳叶似愁眉,
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
彼此应无续得期。
乐府·杨柳枝
苏家小女旧知名,
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
卷叶吹为玉笛声。
乐府·杨柳枝
苏州杨柳任君夸,
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
绿杨深处是苏家。
乐府·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乐府·杨柳枝
叶含浓露如啼眼,
枝袅轻风似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
乞君留取两三条。
乐府·杨柳枝
一树春风万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乐府·杨柳枝
一树衰残委泥土,
双林荣曜植天庭。
定知此后天文里,
柳宿光中添两星。
乐府·杨柳枝
依依袅袅复青青,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杂言·一七令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词·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1]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2]
能不忆江南。
词·忆江南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五律·柘枝词
柳暗长廊合,花深小院开。
苍头铺锦褥,皓腕捧银杯。
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
将军拄□杖,看按柘枝来。
七绝·竹枝
巴东船舫上巴西,
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簌簌,
江蓠湿叶碧凄凄。
七绝·竹枝
江畔谁家唱竹枝,
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
多是通州司马诗。
七绝·竹枝
瞿塘峡口水烟低,
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
寒猿闲鸟一时啼。
七绝·竹枝
竹枝苦怨怨何人,
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
愁杀江南病使君。
七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
及下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七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七绝·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五古·读邓鲂诗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岐。
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寄元九自此后在渭村作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翼。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销颜色。
山无杀草雪,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五古·秋夕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五古·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五古·秋霁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沉吟卷长簟,恻怆收团扇。
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
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五古·叹老三首
晨兴照清镜,形影两寂寞。
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不得长欢乐。
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
吾闻善医者,今古称扁鹊。
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
我有一握发,梳理何稠直。
昔似玄云光,今如素丝色。
匣中有旧镜,欲照先叹息。
自从头白来,不欲明磨拭。
鸦头与鹤颈,至老长如墨。
独有人鬓毛,不得终身黑。
前年种桃核,今岁成花树。
去岁新婴儿,今年已学步。
但惊物成长,不觉身衰暮。
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
因书今日意,偏寄诸亲故。
壮岁不欢娱,长年当悔悟。
五古·送兄弟回雪夜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五古·溪中早春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销,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五古·同友人寻涧花
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
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
记取花发时,期君重携手。
我生日日老,春色年年有。
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五古·登村东古冢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五古·梦裴相公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
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
勤勤相眷意,亦与平生同。
既寤知是梦,悯然情未终。
追想当时事,何殊昨夜中?
自我学心法,万缘成一空。
今朝为君子,流涕一沾胸。
五古·昼寝
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屦。
朝餐盥漱毕,徐下阶前步。
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
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
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五古·别行简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五古·观儿戏
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
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五古·叹常生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余。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五古·寄元九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
穷通合易交,自笑知何晚。
元君在荆楚,去日唯云远。
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
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
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
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
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
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五古·以镜赠别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五古·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樽酒,置在城上头。
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