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哪几条)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18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哪几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哪几条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哪几条)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具体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

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1年11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扩展资料:

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和受益群体,又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靠网民自律。青少年作为网络主要使用群体,强化青少年上网的道德意识势在必行。一句话针对一个问题。公约内容明白晓畅,简洁凝练,非常适合青少年记忆。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倡导青少年知晓公约,信守公约,全社会也来用公约约束青少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文明网——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是什么

全国青年网络文明大会的内容如下:

要善于在线学习,不要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地沟通,不侮辱和欺骗他人。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便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保持健康,不要沉迷于虚拟的空间和时间。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华全国青年工人委员会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共同举办一个在线发布会在人民大学,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社会。

上午10点钟,许嘉璐副委员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点击键盘和正式开放的主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国青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宣布官方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这说明我国青少年具有较为完整的网络行为伦理。这是中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将对未来互联网的使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2010年2月1日,中国青年网络协会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第三次报告》。

尽管卫生部此前拒绝了这一概念,但该协会的报告给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2400万,是销售网瘾的“网瘾”治疗集团所宣传的250万或400万的数倍。

这份报告及其2400万数据点引起了轰动,各大网站都在显著位置发布了这些数据。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就青年人的身心发展问题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学校团体发出呼吁。社会需要警示生命安全危机,无论受到什么严重危害,每个人都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

生命需要保护,身体需要健康。希望教育界能够高度重视生命的存在,生命危机的自救与拯救能够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瘾青少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少年心理健康

请写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一、原文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内容解读

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意思是:将网络作为课外学习的一种新工具和了解大千世界的新途径,不接触不浏览有关色情、愤恨、暴力、邪教或者怂恿进行非法活动等一适当的内容,如果已接触了这些不良信息,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以取得帮助。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意思是:在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时,仍要礼貌待人,不使用脏话;要态度诚恳,不欺诈他人;要遵守礼节,不随心所欲。总之,要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意思是:不要透露有关家庭的任何资料,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等;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前,不要约会网上的朋友;不要与日俱增恶意挑衅;不参与不良的网上游戏等。遇到令自己不适的信息时,不要回复并马上告诉父母和老师。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意思是:要敢于担当“网络安全小使者”的责任,在保证自己不参与违背道德、法律活动的前提下,对于周围的小伙伴有不良行为者,要加以劝阻说服或告诉家长和老师。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意思是:要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制定一些上网规则,把它贴在计算机附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每次连续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要坚持做眼保健操;要制定学习计划,不盲目上网;要坚持户外运行,保证健康体魄。

扩展资料

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不过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咨讯,年轻一代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10时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宣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参考资料:央视网-“健康上网”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今发布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哪几条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