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焦裕禄事迹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焦裕禄的事迹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焦裕禄事迹和焦裕禄的事迹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焦裕禄的事迹有哪些
一、加入组织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当上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1946年1月,焦裕禄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曾担任组长。
1948年,随南下工作队前往。
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1953年,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同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任洛阳矿山机器厂临时公路总指挥。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在此期间,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
1954年8月起,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56年底,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调度科长等职。在此期间,焦裕禄患上了肝病。
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二、任职兰考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利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也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
新闻报道
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1990年春夏之交,穆青、冯健、周原再访兰考县,同基层干部群众交谈,采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报道,发表在1990年7月9日《人民日报》,反映了干部群众怀念焦裕禄、怀念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
这篇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例如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报道,填写《念奴娇》词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福州晚报》。
1990年6月15日,邓小平为纪实文学《焦裕禄》(华夏出版社出版)题写书名。该书还收录了陈云、宋任穷为纪念焦裕禄逝世26周年的题词以及董必武、郭沫若为焦裕禄所作诗词。
1991年2月9日,江泽民来到兰考县向焦裕禄陵墓献花圈,并会见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及其子女,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94年5月、2003年12月,胡锦涛先后两次视察兰考县。1994年5月,胡锦涛到郑州参加焦裕禄同志逝世30周年大会,并且为“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落成剪彩暨焦裕禄铜像揭幕,还在兰考县接见了焦裕禄后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焦裕禄
焦裕禄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
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就在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和群众一起劳动。
焦裕禄评价:
焦裕禄虽然在兰考仅工作470多天,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党员干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事迹之所以历经岁月风雨永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之所以穿越半个世纪仍然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焦裕禄事迹简介
焦裕禄(1922年~1964年),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他的优秀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于律己
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就在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和群众一起劳动。
二、严管子女
焦裕禄还经常教育子女做脏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
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你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
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
三、不搞特殊
后来,他又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这个“十不准”的通知,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说它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都是每个党员、革命干部时刻应该想到的,做到的起码准则;说它不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准则,都都是对特权思想的有力批判。
四、艰苦朴素
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
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有不少地方破损。当时有人劝焦裕禄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且修了修,照样使用。
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有人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
五、关心群众
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国家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社会主义好。”
焦裕禄事迹和焦裕禄的事迹有哪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