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
因为在阴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
在初七、初八时可以看见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到十七,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三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为「下弦月」。
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刚好是一个月,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可以说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
扩展资料:
月球的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
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
原因是:
1.月球本身不发光
2.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在一个月内不断的变化
3.地球不是透明的
而具体月球圆缺则为:
月球不断绕地球公转,地球不断绕太阳公转,月球在三者的位置变动中只能反射一部分太阳光,而造成月球有阴晴院缺的现象
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
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一部分太阳光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月亮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是明亮的,没有照射到的部分是黑暗的。虽然月球每次被太阳照到的都是半个球体,但由于太阳、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因而,有时月亮把完全明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有时又把侧面对着地球。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亮度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