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以及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是哪个戏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是哪个剧种
昆曲。被中国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昆曲(Kun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扩展资料: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曲牌伴奏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
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曲
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是哪个戏种
昆曲。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艺术特点
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
哪个戏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
发源于江苏太仓南码头,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昆剧参与其中。
扩展资料
昆曲发展历史
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他的发展,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出现大批作家和作品,并以苏州为中心向长江南北广泛传播。
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
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
由于昆曲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使她逐渐脱离了世俗社会。到乾隆末年,在北方昆曲的优势地位已经让位给后来兴起的花部乱弹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剧
关于本次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和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是哪个戏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