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是谁说的(“食色性也”是谁说的)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280

大家好,关于食色性也是谁说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食色性也”是谁说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食色性也”是谁说的

食色性也是谁说的(“食色性也”是谁说的)

告子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

食色性也,是谁说的

告子。

出自: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释义:

告子说:“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孟子说:“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是外因引起的呢?”

告子说:“他(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里的;好比他(肤色)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的缘故,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说:“白马的白,没有什么区别于白人的白;不知道对老马的尊敬,也没有什么区别于对长者的尊敬的吗?再说,是认为长者那里存在义呢,还是尊敬他的人那里存在义呢?”

告子说:“是我弟弟,我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就不爱他,这是由我决定爱谁的,所以说(仁)是生自内心的。尊敬楚国人中的长者,也尊敬我自己的长者,这是由对方年长决定的,所以说(义)是外国引起的。”

孟子说:“爱吃秦国人烧的肉,同爱吃自己烧的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他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爱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吗?”

食色性也是谁说的 食色性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食色,性也”是告子说的,意思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告子,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法家人物,以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而著称。曾游学于稷下,有口才,讲仁义。后与孟轲论人性问题,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时至今日,人们更是对“食、色”这两个方面趋之若鹜,几乎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人们追求吃好、玩好固然可以,但是不能没有节制,不能变本加厉地去破坏大自然,去做一些太过放纵的事情。

关于食色性也是谁说的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