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简介(朱元璋的一生简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23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元璋简介,以及朱元璋的一生简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朱元璋的一生简介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的一生简介)

朱元璋,字国瑞,幼名重八,江苏沛县人,1328年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祖父和父亲为生活所迫,四处迁徙,最后才在濠州定居。

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大哥都因瘟疫相继去世,朱元璋无以为生,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但恰逢饥荒,朱元璋只好到外地化缘。此时,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朱元璋深受影响。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作战勇敢,才华出众,深受郭子兴的赏识和提拔。1356年春,朱元璋破釜沉舟,亲率水陆大军,取采少(进安徽马鞍山西南)、下太平(进安徽当涂),又在半年之内,扫清了集庆(今南京)外围的元军和地主武装,占领了集庆,改名为应天(今南京),并在应天设置大元帅府,统兵十万。

1357年,徽州老儒朱升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很受朱元璋的认可,并将其作为建立大明朝的行动纲领。

1363年,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消灭陈友谅,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366年,朱元璋声讨张士诚,并于次年,派徐达率20万大军南下,消灭了张士成的部队,为北上灭元奠定了基础。之后,朱元璋又先后消灭了方国珍、陈友定,攻克两广。统一了中国南部除四川、云南以外的地区。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就是后来的明太祖。不久,明军逼近元朝大都,元顺帝仓皇带着皇后和太子们逃出大都,元朝灭亡。

建立新的王朝后,朱元璋变得心狠手辣起来。他怕臣下觊髓他的皇位,又见太子软弱。难以驾驭桀骜的有功之臣,怕朱氏政权他日落人别人之手,便大肆诛杀功臣。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当属胡、蓝两案,朱元璋借胡惟庸、蓝玉之案将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诛杀殆尽。洪武十三(1380)年,丞相胡唯庸意图“谋反”,株连冤杀3万多人。洪武二十六(1393)年,蓝玉又“谋反”,诛杀近2万余人,开国的元勋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1398年。朱元璋病逝,葬于南京钟山孝陵,终年71岁。

朱元璋简介及详细资料

剧情简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丐,后又遁入空门。他走投无路,参加了义军,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

朱元璋心思缜密,把徐达、汤和等一批将才笼络在自己身边,对李善长、刘伯温等文人礼遇有加。在鄱阳湖大水战中,他以少胜多,一举消灭了劲敌陈友谅,创建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他厉行改制严惩贪官污吏,创造了诸多治国新法,使国家迅速恢复生机。但同时,为了朱家江山永固,他大开杀戒……

马皇后在对朱元璋的爱与恨中死去,继而太子朱标也猝然身亡,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自己也随着落山的夕阳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演职员表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朱元璋胡军

备注:明太祖

少年朱重八周倜

备注:明太祖少年

马皇后剧雪

备注:明太祖的皇后

刘伯温郑晓宁

备注:开国元勋

李善长陈长海

备注:开国元勋,后被朱元璋处死

徐达鄂布斯

备注:一员大将,征北大元帅,朱元璋发小

汤和杨洪武

备注:一员大将,朱元璋发小

常遇春李海峰;王南皓;

备注:一员大将,朱元璋发小

胡惟庸尹国华

备注:中国最后一位宰相

蓝玉曾昂

备注:一员大将,后被朱元璋处死

朱世珍沈柏楠

备注:朱元璋的父亲

朱标侯祥玲

备注:朱元璋的太子

朱允炆周俊豪

备注:朱元璋的太子之子、明惠帝

钱琳朱棣

备注: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成祖

郭子兴王玉璋

备注:红巾军领袖

郭天叙吕一丁

备注:郭子兴之子

彭和尚高森

备注:红巾军领袖

孙德崖包德鑫

备注:红巾军领袖

陈友谅李明

备注:红巾军领袖

陈理姚宇星

备注:陈友谅之子

张士诚郜怀亮

备注:红巾军领袖

小明王林洁妮

备注:红巾军之主

脱脱涂门

备注:元末大将

宋濂钱逸飞

备注:文学家,开国元勋

杨宪周征波

备注:宰相

吕昶许守信

备注:原为元朝户部尚书,后投靠朱元璋

大虎刘冬

备注:朱元璋侍卫

二虎姚长江

备注:朱元璋侍卫

刘琏陈明

备注:刘基之子

李进周洋

备注:马三刀之侄

吴风郑杰

备注:锦衣卫

任苏云马三刀鲁明义冉唯群玉儿甘婷婷

备注:皇后亲信

杨斯倩儿

备注:明太祖妃子

青儿徐艾琳小王子朱一帆职员表出品人马润生、杨玉冰、朱建明制作人杨玉冰监制李晴宇、张林林、程蔚东、顾顺坤导演冯小宁编剧朱苏进摄影冯小宁、郑杰、冯冯美术设计夏南

统筹:任鲁之、李萧、王莹、杨玲

策划:黄桢峰、杨瑞、邱忠毅、方克宁、高克明

总制片人:方全林

总策划:方全林、程春丽、朱建国、王同元

音乐原声

片头曲《英雄莫问出身》

【曲:李戈;词:冯小宁】

【唱:支予】

片尾曲《童年我们是朋友》

【曲:李戈;词:冯小宁】

【唱:刘燕燕】

【童声合唱: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

明太祖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线。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亮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建国后,他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大大的加强。朱元璋的屡兴大狱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洪武时期的功臣除了耿并文等少数几个外,其余全部被杀。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以至于到了靖难之役南京朝廷竟无将可派,可以说朱元璋的分封外藩和大杀功臣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败。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于南京,在位31年,终年71岁。汉高祖刘邦的评论刘邦凭借一支只有百余人的队伍起家,最后击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政治对手,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其间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败转胜的漫长的道路。这条成功的道路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宁斗智,不能斗力”,从而改变了秦汉之际的历史面貌。它更多地表明:战争就是争民心,争人才,争后勤,争策略……不是只凭借勇力就能解决问题的。汉光武帝刘秀评论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以上这些评论,对于评价汉光武帝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