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上梁山的歇后语
1、歇后语:
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
2、官逼民反[guānbīmínfǎn]: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3、林冲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是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在柴进的推荐下,上了梁山落草。但梁山寨主王伦不能容他,林冲心中郁闷。直至晁盖等人上梁山,在吴用的诱使下,林冲火并王伦,并尊晁盖为寨主。上山后,林冲惯使丈八蛇矛;梁山泊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林冲为梁山打了许多胜仗,立功很多;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在杭州染了风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载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歇后语林冲上梁山后面是什么
歇后语林冲上梁山后面是:走投无路。
解锁分析:此歇后语为逻辑推理型的歇后语,林冲上梁山,在剧情中,是逼不得已才上的梁山,而后面走投无路也是形容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类似的歇后语还有:
1、水仙不开花——装蒜
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知
3、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4、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扩展资料: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还有一种是比喻谐音类的,例如:
1、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2、揍鸡毛——壮胆(装掸)子
3、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4、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道值(直)
水浒传歇后语林冲上梁山—林冲误闯白虎堂—林冲到了野猪林—
1、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2、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上梁山的过程如下: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
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扩展资料人物结局:
梁山受招安后,林冲随宋江南征北战,参与了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的战争,屡立战功。
征讨辽国时,林冲与花荣、秦明、索超一同活捉了被张清用小石头打落马下的密云县守将阿里奇,被阿里奇打败的徐宁平安归阵。后三十余合杀死蓟州守将宝密圣。
他在幽州之战中杀死番将贺拆,并作为主将,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木星阵。
征讨田虎时,林冲大战壶关守将山士奇,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并刺死其副将伍肃,后又在五龙山阵斩偏将倪麟。他奉宋江之命,与董平、花荣等人疾驰至沁源县,以抵御卞祥所部援军,并搠死偏将顾恺。
征讨王庆时,林冲与呼延灼、董平等十员将领屯驻宛州之西,抵御临汝州援军,斩杀主将张寿,并辅佐陈安抚,镇守宛州。
后出城迎战山南州援军,与花荣一同杀死阙翥、翁飞。他在南丰之战中,独战安德统军柳元、潘忠,五十余合后将柳元一矛戳死。而在简本水浒中,林冲还曾斩杀红桃山守将雷应春、统军先锋周积。
征讨方腊时,林冲隶属于卢俊义麾下,先后杀死宣州守将杜敬臣、杭州守将冷恭,并刺伤独松关守将蒋印。他参与歙州之战,与孙立、黄信、邹渊、邹润一同将尚书王寅乱枪戳死。
江南平定后,林冲作为幸存正将,随大军班师,却在屯扎杭州期间得了风瘫,被留在六和寺中养病,由武松看视照顾。他在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