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孔子的名言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孔子的名言以及孔子的名言短句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的名言100句
【名人名言】
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论语·子路》
2、
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
3、
君子周急不继富。
——孔子《论语·雍也》
4、
乘肥马,衣轻裘。
——孔子《论语·雍也》
5、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论语·学而》
6、
食不语,寝不言。
——孔子《论语·乡党》
7、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论语·宪问》
8、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论语·卫灵公》
9、
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论语·季氏》
10、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论语·季氏》
11、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论语》
12、
君子以当仁不让。
——孔子《论语》
13、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论语·先进》
14、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论语·卫灵公》
15、
为君难,为臣不易。
——孔子《论语·子路》
16、
不知言,无以知人。
——孔子《论语·尧日》
1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论语·阳货》
18、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论语·学而》
19、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论语·卫灵公》
20、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论语·里仁》
2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孔子《论语·宪问》
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论语·卫灵公》
23、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孔子《论语·述而》
2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
25、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论语·颜渊》
2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子《论语·颜渊》
27、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论语·颜渊》
28、
贫而无谄,高而无骄。
——孔子《论语·学而》
29、
温、良、恭、俭,让。
——孔子《论语·学而》
30、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论语·学而》
3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论语·乡党》
3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论语·宪问》
33、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论语·宪问》
3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宪问》
3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孔子《论语·先进》
3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论语·卫灵公》
3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论语·卫灵公》
3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孔子《论语·微子》
3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论语·泰伯》
4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论语·公冶长》
4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孔子《论语·公冶长》
4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孔子《论语》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语》
4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孔子《论语·颜渊》
4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论语·学而》
46、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论语·卫灵公》
4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论语·为政》
4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孔子《论语·子路》
49、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论语·阳货》
50、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释义: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义: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不学礼,无以立。
释义: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义:孔子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释义: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孔子说: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孔子的十大名言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