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杀杨宇霆(被杀时间和原因曝光太惊人)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610

其实张学良杀杨宇霆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张学良为什么要杀杨宇霆 被杀时间和原因曝光太惊人,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张学良杀杨宇霆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少帅张学良杀死杨宇霆原因真相揭秘 杨宇霆为什么被杀

张学良杀杨宇霆(被杀时间和原因曝光太惊人)

张学良杀死杨宇霆是因为:杨宇霆桀骜不驯,嚣张难制。同时,据说杨宇霆勾结日本人,阻扰张学良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当然,这一条就死无对证了。

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系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沈阳市法库县)蛇山沟村出生,祖籍宋道口镇代岭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张作霖死后,杨以东北元老自居,时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日本人也从中挑拨张杨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接掌东北政局的少帅张学良年仅27岁。虽然当时的军政要人表面上拥戴他,但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特别是一些绿林出身的元老重臣,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甚至居功自傲,一手遮天,尤以杨宇霆、常荫槐两人为最。父亲在世时,视杨、常为左右手,二人均掌握着东北的实权,且关系极为密切。张作霖故后,二人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执父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一次某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只好找到杨。杨大怒道:“汉卿子承父业,如此下去,抽死得了。”(时张学良已有毒瘾)遂带那位官员到帅府问卫兵:“少帅何在?”卫兵答:“尚未起床“。杨怒气冲冲地来到张卧室外,使劲踹门并大声嚷道:“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

张急披衣而出,杨指着骂道:“老帅在世可不这样,混帐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张学良忍无可忍,破例回敬了一句:“我干不了你干!”

关于处决杨宇霆、常荫槐的过程,历来有各种传说。据当事高纪毅的回忆,当时情形是这样的:

他们走后,张学良立刻用电话召我进府,这时已是下午5点半钟。我进府立被张召入内室,他从容不迫地向我说:“杨宇霆、常荫槐两人欺我太甚,他们想尽办法,阻挠全国统一,今天又来强迫我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要发表常荫槐为铁路督办,说是为的能管理中东铁路。事关同苏联的外交问题,这事要办也应该请示南京,从长计议。但他们要我立刻签字发表,太不象话了。现在他们正在回去吃饭,少刻就会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刻将他们2人处死,你率领卫士去执行好了!”我接受命令后,请示应在何处执行。张学良指示说:就在老虎厅内执行,并以轻松的语气嘱咐我说:“你可要小心,他们二身边都带有手枪。”于是我配备6名卫士,由我同张学良的侍卫副官谭海率领,另由刘多筌担任府内外警卫任务,只许进来,不许出去(刘当时仅知将有大事,但并不知要处死杨宇霆、常荫槐。一切布置完竣,经过两个多小时,杨、常来到,径入老虎厅就座。我同谭海率领6名卫士持手枪进入老虎厅,立即对杨、常宣布说:“奉长官命令,你们两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二位处死,即刻执行。”杨、常闻言,顿时木然,脸色惨白,一句话也没说出,当即由6名卫士分为两组执行。杨宇霆、常荫槐2人分别被两名卫士按住,一名卫士开枪,结果了性命,当夜陈尸老虎厅内。

张学良接着指示处理善后步骤,一面连夜以长途电话指示驻天津代表胡若愚,要他立刻向南京蒋介石报告处死杨、常的原因和经过,一面用文字写成军法会审形式,罪名是“妨碍统一,阻挠新政”,检查官由我署名。我率彻夜工作,通宵未眠。翌晨天还未明,张学良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臧式毅、郑谦、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进府,宣布此事经过。这些乍闻之下,惊愕万状,面面相觑。同时张又嘱郑谦在另室草拟电报,正式报告南京,并昭告东北各县市。郑谦是杨宇霆的亲信,提起笔来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片刻,他将笔丢下,起身要走。我严肃的警告他说:“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任何都不能离开。”他只得重又坐下,呆然不动,但仍未动笔。最后还是改由刘鸣九执笔,将电报稿拟好。这时始将杨、常尸体从老虎厅用地毯包裹抬出,用汽车送到南头风雨台姜庙(杨宇霆为纪念姜登选修的庙)装棺,听由他们家亲友吊祭。杨、常被杀的消息传出以后,顿时震动了沈阳全城……

为什么张学良一上任就将杨宇霆和常荫槐杀掉

因为杨宇霆和常荫槐反对张学良东北易帜。

杨宇霆和常荫槐在老帅张作霖死了之后,杨宇霆居功自傲,常常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有时候组织开会甚至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张学良同意就通过会议章程的地步。

在张学良上任后准备东北易帜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杨宇霆和常荫槐都持反对意见并且在易帜的当天拒绝参加合照,两个人的门口也拒绝悬挂青天白日旗。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并且逼迫张学良当时就签字,张学良无奈推脱说等到晚饭后再签,到了晚上杨宇霆和常荫槐再次来到张学良府邸,张学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两人在老虎厅处决。

扩展资料

在东北军中有两位位高权重的人物,分别是杨宇霆和常荫槐,这两人曾在张作霖时期就非常受重视,其中杨宇霆更是有张作霖的智囊和军事之称,曾经权倾一时。

张作霖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被他骂过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对于杨宇霆,张作霖可是从来不干骂的,可见杨宇霆对于张作霖有多么的重要。再说说这位常荫槐,他曾是黑龙江的省长,手握重兵。

这两位可以算是东北军中的大佬级人物了,可是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刚刚继任东北大权,就将这二人给枪毙了,到底是为什么呢?虽说两人曾经位高权重,但那也是过去,现在新的领导继位,不管当初张作霖是怎么样对待你们的,张学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不惯着他们。

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也厉害惯了,没有将年轻的张学良放在眼里。张学良的命令杨宇霆不是挑刺,就是干脆不执行,对张学良这个人也不尊重。

再看看这个常荫槐呢,人家可是两面三刀,一面奉承着张学良,可是在背地里却又讨好蒋介石,张学良知道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这两人一个不为自己办事,另一个又对自己不忠心,要了有何用?

于是张学良就动了杀心,有一天张学良叫两人前来商议事情,没想到这二人刚刚进门,还没等说话,就被张学良提前安排好的士兵给一顿乱枪打死了。

之后张学良又向外界定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的罪,足足有七大罪过。

张学良为什么要杀杨宇霆 被杀时间和原因曝光太惊人

电视剧《少帅》中杨宇霆是个精于谋略、心机颇深的人。作为奉军最年轻的总参谋长,杨宇霆被张作霖视为左膀右臂,但是最后杨宇霆却被张学良杀掉了。那么《少帅》张学良为什么要杀掉杨宇霆原因是什么呢?

《少帅》杨宇霆

《少帅》张学良为什么要杀掉杨宇霆原因是什么

1928年7月17日晚,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杨宇霆的处境更为复杂。12月29日东北易帜,杨宇霆坚决反对,他认为不应该服从蒋介石,因此与张学良酿成新的矛盾。

对张学良他俨然以保护人的身份自居,经常以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自诩,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他不问政事。虽出好心,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却不买他的账。

日本人也趁机利用正友本党和混迹东北的中国流氓处处诽谤杨宇霆,离间张杨关系。他们送给张学良一本《日本外传》,将张学良比作日皇丰臣绣吉,将杨比作篡位的日相德川。

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

1929年1月10日晚,杨宇霆下班回家,听说有帅府请他去打牌的电话,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谁料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一起人车被扣,以吞扣军饷,贻误戎机,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枪杀在帅府会客厅东大厅(老虎厅)。

事后,张学良对自毁长城之举悔恨莫及,命统带刘多荃给杨、常两家各送去慰问费一万元,并亲自给在法国留学的杨宇霆的长子春元去信,安慰他安心学习。

杨宇霆是个烟酒不沾,没有嗜好的正统军人,一生自负好胜。年轻时,为练骑术,半夜偷着骑马被战马咬伤。领兵后,对违例士兵不论亲疏,严加处罚。辅佐张作霖时,则以皇帝与宰相自勉,视主不二。

他有秘书,却经常亲自批阅文件到深夜。但他心胸狭窄,对自己不睦的人从不宽容。他非常迷信,家中常年养着术士,遇事扶乩问卜。

老虎厅事件前,他还曾扶乩,得乩语:“杂乱无章,扬长而去。”术士认为乩语不祥,要他多加小心。事有凑巧,不几天他便死于非命。后来民间这样传称:“炸烂吴(俊升)张(作霖),杨(宇霆)常(荫槐)而去。”

OK,关于张学良杀杨宇霆和张学良为什么要杀杨宇霆 被杀时间和原因曝光太惊人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