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四句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节古诗4句诗
端午节古诗4句诗有:《己酉端午》、《和端午》、《同州端午》、《午日处州禁竞渡》。
1、《己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解释: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2、《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解释: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解释: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4、《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解释: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端午节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
关于端午节的四句古诗有哪些
01
1、《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已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5、《节令门端阳》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6、《同州端午》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置草石榴偏眼明。
8、《端午感兴》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9、端午三首(其一)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0、端午三首(其二)赵蕃: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1、端午三首(其三)赵蕃: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