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供销社会改革吗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AllChinaFederationofSupplyandMarketingCooperatives,ACFSMC)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维护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协调同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业务活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代表中国合作社参与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各项活动;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200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提出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标志着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迈入了新的改革发展阶段。
2011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
2014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列入中央改革办2014年工作要点,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4月初,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河北等4个省开展试点,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层面批复的第一家全国性改革试点。经中央同意,总社会同中央农办等20多个部委,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文件稿。
同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全国供销合作社“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出了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2017年6月,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启动,28个省(区、市)32家单位承担试点任务。
供销社以后会怎么改革
供销社怎么改革
来源:经济日报农村版
韩俊:我到云南调研发现,云南供销社系统这几年变化很大。云南供销社曾是全国亏损严重的供销社之一,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通过深化改革,激发了内部的活力,搞活了农村商业,带动了农村各业的发展,供销社由衰变兴,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为全国供销社的改革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很多专家学者把云南供销社的改革经验概括为“云南模式”。
和润培:非常感谢大家的肯定!确实,2003年以前,云南供销系统处境艰难,债务多、亏损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经营全面萎缩,可以说是“线断、网破、人散”。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供销社的改革非常重视,2005年以来,几乎一年出台一个文件。但最重要的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云发〔2008〕14号文件,全面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云南供销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提出了创建“服务型供销、创新型供销、和谐型供销和开放型供销”的“二次创业”目标。
云南供销社改革发展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三”:第一,实行“三个推进”。一是党委、政府高位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把供销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重点,把抓农村流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一年召开一次全省推进会,一年出台一个新文件,一年进行一次督查。二是供销行业加大推进力度。三是与有关部门合作推进。近年省社与省级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20多个,各州(市)、县(市区)下发文件140多个,解决了一系列改革中的难题。第二,实施“三个创新”。一是全面实施经营创新,二是实施组织创新,三是实施服务创新。第三,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打造龙头企业上有新突破。通过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经营实力,增强带动力、辐射力。二是在打造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上有新突破。三是在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上有新突破。第四,抓好“三篇文章”。一是在开放办社、联合办社上做文章。二是抓班子、强队伍,在人才兴社上做文章。三是在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做强做大社有资产上做文章。
韩俊:《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国发〔2009〕40号文件,是2009年出台的。这个文件对云南供销社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供销社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扶持。
和润培:在改革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实施了“三转“、“三减”。“三转”就是:联社转职能,企业转机制,职工转身份。“三减”就是减亏、减债、减包袱。
供销社所属企业的成份原来是多元的,企业转机制就是全部转成股份制。原来的一些老职工,一部分退休、一部分分流,其余的职工全部转成合同制。联社转职能就是县以上联社从原来的经营型全部向服务型转变,提供指导、协调服务。
当时的包袱,一个是债务繁重,一个是人员臃肿。这两个包袱甩了,我们2004年就减亏了,2005年开始盈利。实施“二次创业”6年多来,全省经营总额增长3倍,利润总额增长10倍,职工工资翻了一番,“两社一会”数量增了300倍,资产总额翻了一番。
刘如擎:我们宣威市供销社2003年开始改革改制,当时工资发不了,医药费报不了,每年上千人上访。我们当时对上面的政策理解有误,认为供销社不需要了,卖完资产走完人了事。
张剑南:我们开远市供销社当时也面临类似的困难,在当时的改革改制中,资产基本上被卖光了!
和润培:那个时候情况比较特殊,县级供销社很少有人来省里汇报工作,到省社上访的人倒是排成队。我们只好主动找县级供销社主任做工作,谈怎么改革、怎么发展。面对他们的巨大困难,我们没有钱扶持,就从思路上开导他们。
刘如擎:我2008年3月到供销社上任,看到的景象是很心酸的,县社10多个人挤在一个破沙发上算是欢迎我了。我到省里向和主任汇报,想搞清楚是要改“死”还是改“活”。和主任肯定地告诉我,当然是要改“活”,而且要在服务“三农”中发挥新作用。我很受触动,回去就扎扎实实开始了“二次创业”:第一,立即废除有关处理资产的文件,停止卖土地安置职工的做法。第二,把过去卖出去的资产,花几倍的价钱又买回来,全部用来建配送中心、建超市、建市场。第三,把过去解散了的职工重新组织起来,成立新企业,解决职工的再就业。过去天天上访的职工现在有工作了,收入增加了,人心也稳定了。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没有人上访了。
韩俊:把原来出售的资产买回来,你们钱从哪来?
刘如擎:第一是从银行贷款,第二是向上级争取,第三是自筹。我们这几年建设农村流通网络,总投资近3个亿,国家财政支持了3000多万元,自筹一部分,贷款一部分,靠社会投入一部分。通过拓展业务,我们的实力逐步壮大。
张剑南:我们开远市供销系统不仅靠改革解决了困难,还迅速发展壮大了自身的实力,从一无所有到兵强马壮,从人心涣散到干劲十足。
韩俊:供销社是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部门。供销社的发展要依靠自身改革激发活力,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和润培:确实如此,我省2008年出台的省委14号文件含金量很高,比如说在资金的扶持方面、在税收的优惠方面、在土地出让金的返还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政策。
韩俊:云南供销社之所以发展得很好,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没有把你们看成包袱,而是把你们看成得力助手,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对供销社的发展,各级政府需要转变观念,千万不能把供销社看成包袱,要把它看成服务“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手,给予更多的扶持。
2022供销社改革最新政策出台
近日,湖北、宁夏、重庆等地发布最新消息,表示将重启运营供销社,届时供销社重出江湖引发热议,那国家供销社2022至2026年规划是什么?2022新政策是怎样的?一、国家供销社2022至2026年规划是什么?
国家供销社2022至2026年规划是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6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1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200个。到2025年,全系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国家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各地供销社2022至2026年规划如下:
1.安徽安庆太湖县
到2026年底,全县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0亿元,年均增长9%;实现利润总额5500万元,年均增长10.8%;社会贡献额7800万元,年均增长11%。其中在2022年将拓展电商平台运营渠道、新建村级社1-2家、打造再生资源体系、统筹做好项目申报及项目库储备。
2.安徽阜阳市界首市
到2026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级供销合作社全覆盖,计划建成30个优质村级供销合作社,创建三个省级示范社,一个国家级示范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个,布局建设6个县域为农服务综合平台,18个镇村为农服务中心,完成优质高效的网络体系建设。与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一道,解决农资网络资源多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打破行业、系统、所有制界限,科学整合、优化配置现有农资网络资源。新建、改造农资配送中心30个。
3.湖北襄阳
到2026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努力实现销售总额6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5亿元以上,所有者权益40亿元以上,与2021年相比,主要经济指标要再翻一番;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社会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土地托管等服务面积超过200万亩;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国家及省级以上标杆社、示范社占30%以上,职能和作用全面恢复;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发展,全市供销社系统企业电商营运率达80%以上,农村电商网点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生态环境服务取得新突破,初步恢复建成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三分之一的县级社进入全省10强,全市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中。
4.山东临沂沂水县
到2026年,实现全县托管服务面积2万亩,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50个,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到2026年,改造建设1处县级集配中心,18处乡镇供销综合服务站,359处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服务网络为支撑,农产品购销、日用品销售、快递收发、金融服务、家电回收五项基本功能完善,农资代卖、便民饮水等N项服务融合发展的“一张网”,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切实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国家供销社2022新政策是怎样的?
国家供销社2022新政策一:重点改造与建造
2022年将重点打造流通服务强县100个左右,建设1000家乡镇综合超市,改造1万家农村综合服务社。
国家供销社2022新政策二:着力做强做优流通服务主业
202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着力做强做优流通服务主业,在农服务能力上赢得新优势。
国家供销社2022新政策三: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
1.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
2.优化农资供应和服务,加快农资物联网应用推广。
3.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拓展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全面提升“832平台”运营水平,将更多脱贫地区农产品卖向全国。
总结:国家供销社2022至2026年规划是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6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1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200个,其中2022新政策是重点改造与建造服务社,着力做强做优流通服务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