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2020全国一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20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解析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真题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只有努力过、拼搏过,这段青春也就无悔了,执的是自信之笔,答的是满意之卷,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出色,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的点评解析,即语文卷WORD文字高清版,一起了解。
一、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免费分享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WORD文字版及真题答案解析:可以扫描免费获取:
1、西藏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聚焦关键能力,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设计,强化素养导向,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不同水平的考生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
2、进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3、进西藏高考语文试卷体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普遍性能力要求的考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凸显语文特点。
4、进西藏高考语文试卷试题面对当代生活,体现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料选择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引领考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
二、西藏高考最新新闻分享
为加强我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户籍制度改革和学籍管理相关规定,除在藏干部职工子女外,户籍从外省(区、市)迁入我区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1.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1年以上(含1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1年以上(含1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1年以上(含1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2.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2年以上(含2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2年以上(含2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2年以上(含2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3.2023年及以后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3年以上(含3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3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3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4.在藏户籍计算时间,以户口簿标注的落户时间为准,计算年限截止日期为考生参加当年高考的7月31日。
5.本规定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
这是五月30日西藏教育局的最新文件,不难看出由于西藏高考的优势,很多家长选择了落户西藏,为孩子选择更好的高考途径
藏区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去西藏参加高考,那么你必须要满足以上条件,2020年参加高考的要有一年学籍,2021年高考的要有2年学籍,2013年参加高考的要有3年学籍,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是高一,高二的话,如果你想去西藏报名参加高考,那么你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办理了。
三、西藏高考语文图文推荐
1、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试卷难度系数点评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2020年西藏高考试卷难度备受大家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介绍,今年西藏高考将以“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的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试卷的难度系统和点评解析的相关内容。>>>查看全文
2、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难不难,今年西藏高考语文卷难度系数点评
3、今年西藏高考语文卷难不难,2020西藏高考语文卷难度系数点评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参考答案:
10、A
11、B “由丞相主持”错,应由皇帝主持。
12、C “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不准确,是他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
13、(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参考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苏洵去世,朝廷赠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当时王安石开始颁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便;当时新政天天下达,苏轼在这中间,每每借行新法之际方便百姓,百姓赖之以得到安定。调任密州知州。司农寺推行手实法,不按时实行的官吏以违反法令论处。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法令的罪名,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遵从?现在出于司农寺,这是擅自制造法律。”提举官惊慌地说:“您暂且慢慢施行。”不久朝廷知道手实法危害百姓,废除了它。
元祐元年(1086),苏轼穿戴七品官服入延和殿侍奉皇帝,哲宗立即赐给苏轼用银装饰的红色六品官服,升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权知礼部贡举。适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参加贡举考试的士人坐在庭院中,噤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得以施展自己的全部才能。巡铺内侍每每折辱应试的举人,并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全部上奏朝廷赶走了他们。元祐四年,因为积久评论政事,苏轼为当权大臣所恼恨。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不久苏轼到杭州,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治病场所,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徽宗即位当皇帝,经过三次大赦,苏轼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为朝奉郎,苏轼从元祐以来,不曾因为每年的考课要求升官,所以他的官职停止在此。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逝世。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文学才能得自天赋。苏轼自己曾说:“写文章好比行云流水,开始时没有一定的形态,但是文章要常行在它所应当行的时候,止在它不可以不停止的地方。”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
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参考)
面临高考,如果高三学生只是一味地努力冲刺,打疲劳战和题海战,是远远不够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高效。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
由于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还未出炉,大家可以先收藏以待更新喔!
2021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3.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4.写作文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50分钟内,并且要写完,宁可结尾很短也不要没有,否则会扣分。想一个新颖的标题,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千万别照搬话题当成标题。语文基础不好的同学可尝试些短点的句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多调动脑中的文章库,使文章文采飞扬,但切不可堆积辞藻,要把握好度。审题,找准材料立意。
高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
1、字迹:建议考生尽量讲试卷答案字写好,如果写的本来不好,那就要尽量保证清晰。这不仅要求考生在考前选取一个好的答题笔,也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好的心态,不求快,只求准确。
2、答题态度:建议考生无论题目自己是否会做,都要将态度端正的去答题,不要犯低级错误。
3、采分点:所以建议考生与其在有限的时间胡编或者抱着阅卷老师看自己写的多给辛苦分的心态,都是不可去取的,而应该试着想一些和材料有关的关键词语去写,有时也可以让你增分。
4、答题格式:所以建议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如果题目中有两问,比如全国高考2卷第37题第一问,“以上材料反映了双方的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就要选择分两部分答题。因此只有对问题进行分层,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做到尽可能多的得分。
5、没必要写话的:有些老师在批阅试卷的时候,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的试卷上写歌词或者“老师给我几分吧”等话语,让批卷老师苦笑不得。但是不代表能得到分数,这种答题的答案也只能按考生未作答对待。
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版(2)
★语文高考真题
★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全国2卷)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全国乙卷理想主题满分作文素材
★2020年全国二卷高考真题试卷试题与答案解析
好了,关于2020全国一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和2020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解析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