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390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5分)

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凝(nínɡ)聚倾(qūn)吐湿(shī)润轻捷(jié)

B、一缕(lóu)调(tiáo)色板要(yāo)挟曾(cénɡ)经

C、塞(sài)外差(chà不多倒(dào)过来冷(lěnɡ)笑

D、分(fèn)量旋转(zhuǎn)蕴(yùn)含湛(zhàn)蓝

2.下面一组读音正确的是:()

A.肆虐(nüè)淤泥(yū)记载(zǎi)矗立(chù)

B.扁舟(piān)枯竭(kū)瀑布(pò)撇(piē)嘴

C.钥匙(shi)一幢(zhuànɡ)给予(ɡěi)海堤(dī)

D.年少(shǎo)树冠(ɡuān)匮乏(kuì)间隔(jiàn)

3、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语语是()

A、拨地而起望而生畏不拘一格B、千峰万仞随心所欲浩气长书

C、绵亘蜿蜓返璞归真心惊肉跳D、自作自受流连忘返兴高采烈、

4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④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①温和可亲②轻手轻脚③浩浩荡荡④少见多怪

B①温柔可亲②蹑手蹑脚③浩如烟海④可见一斑

C①和蔼可亲②悄无声息③浪涛汹涌④以小见大

D①各蔼可亲②蹑手蹑脚③波涛汹涌④可见一斑

5、据意思按要求填关于“不”的四字词。

1.每次见到蚂蚁,他就会(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地看上半小时,好像怎么也看不厌。

2.汉高祖刘邦(不局限于一种规ǎ格ǎ或标准)()地重用人才,在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

3.赵老师做起事来,那是兢兢业业,(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xīxīrǎnɡrǎnɡtànsuǒzǔnáozhēnzhì

()()()()

kuíwúɡēbǎnkūjiéqǐnbùānxí

()()()()

三、日积月累(10分)

1.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爱国是一种情怀,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所期诺,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__。《袁氏世范》

4.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___一小片来,细细地______,轻轻地___,慢慢地______,不住发出______。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彩色的翅膀》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4分)

1、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改成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个同学或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克医生生气地说:“你要听医生的指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桑娜一定要这样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6分)

⑴《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提到科学家们有许多设想,如到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如果科学家们的设想实现了,我们就不用担心地球遭到破坏了()。

⑵《的听众》中老人的耳朵真的聋了。()

⑶“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

⑷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我国的成昆铁路()(5)《草虫的村落》的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⑹“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六、阅读与理解(37分)

一、阅读片断(10分)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本片段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2)

2.短文中出现多处省略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这样忐忑不安?(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

二、阅读(27分)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忘记了,然而,这

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反应)。

那年,我9岁。

一日,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压制)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就连头发,也都痛得;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曲。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竟然究竟)的脸,父亲即可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责问)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父亲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随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

“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打他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有什么理由打他呢?”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启发):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你,爸爸!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2分)

2、划去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6分)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修饰语。(5分)

4、画横线的句子是句,试着给它换个说法。(2分)

5、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3分)

6、父亲扬起手却没有打我的原因是:(2分)

7、读读文末画“”的句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8、你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写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4分)

七、写作(30分)

题目:忘不了你的_____________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可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你帮助、关心、勇气、力量……请你把他们的事情在你的笔下重现。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叙事具体,语句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3)字数450个左右。

六年级语文答案

一、1C2A3D4C5目不转睛、不拘一格、一丝不苟

二、熙熙攘攘、探索、阻挠、真挚、魁梧、搁板、枯竭、寝不安席

三1、虫声新透绿窗纱、此夜曲中闻折柳、2、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3、纤毫必偿、时刻不易4、捏、端详着、闻着、咬着、啧啧的赞叹声

四、略

五、×、×、×、×、×、√、√

六、1、《穷人》列夫•托尔斯泰2、心理描写3、指心神不宁,也指心虚不定。生活的压迫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4朴素善良(意思对即可)

二、1、深刻的启示

2、(影响反应)。(压抑压制)

(责怪责问)(无意随意)

(启示启发)

3、扭曲,直立,高高,巨大的,狠狠

4、反问

错误在我,没有什么理由打他。

5、仰视、俯视、眺望

6、父亲扬起手却没有打我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吧手放在夹缝的。

7、自己犯了错误,要承担后果不能推卸到他人身上。

8、您这种宽容、严格的要求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七、略

六年级期中考试卷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rónɡqiàhūnyōnɡcānɡuǎnquánhénɡ

()()()()

zhuànxiěyìnɡchóuzhuānɡjiàshuòɡuǒ

()()()()

(二)选词填空。(2分)

改进改善改变改观

1、我两年没有去过姥姥家了,妈妈说那里的面貌有了很大的()

2、我在老师的帮助下,()了学习的方法,成绩慢慢地提高了。

3、最近一段时间,山区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

4、防风林长起来了,沙漠的面貌大大()。

(三)照样子,写词语。(4分)

郁郁葱葱__________熠熠生辉__________

左邻右舍__________各式各样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舅舅家去。”(用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座山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三两棵松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学习环境再好,也要靠自己的努力。(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段话,用上“和为贵”和“唇枪舌剑”这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7分)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杜甫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示儿》中表达陆游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诗句是:_______。

2、《负荆请罪》里的主要人物是____和____。你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是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____。成对死亡,他又一次___。

4、生命的林子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一棵想成为栋梁的大树来说,______是他生命的林子;对于想成为高僧的玄奘来说,法门寺是他生命的林子;对于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______是他生命的林子。

5、说说你对“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的理解: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积累。(4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犬守夜,___。苟不学,曷为人。___,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

4、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6分)

(一)阅读课内语段《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完成练习。(14分)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呐喊:_______弥留之际:_______

2、“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文中借景抒发了肖邦___的心情。(1分)

3、第2段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其中主要写了___、___、___三个送别场景。老师“赠土”的目的是:______。(2分)

4、当肖邦满含激动的泪水,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即将远离自己的祖国与亲人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是无比沉重。请你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离别设计对白。(3分)

同学说:“即使你远在他乡,________。”

老师说:“即使你远在他乡,________。”

肖邦说:“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写出了埃斯内尔说话时的动作“_____”和神态表情“_____”,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_。(2分)

6、根据文中所写的送别内容,你猜想埃斯内尔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中,会有“______”的词句。读着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2分)

7、肖邦“疲劳加上忧愤”,“疲劳”的原因是_____,“忧愤”的是____。肖邦弥留之际说的话,表明他_____。(2分)

8、“紧握着”和“喃喃地”这两个词同时用来形容弥留之际的人,表面看是矛盾的,作者这样用词的意图是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课外语段《书》,完成练习。(12分)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我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子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①___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报纸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②___。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入空格。①__(A、由于

B、虽然C、尽管)②__(A、信心倍增B、其乐无穷C、凌辱皆忘)(2分)

2、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1分)

3、“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指_______。(1分)

4、短文第一句话是个比喻句,把___比作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2分)

5、文中“清洁溜溜”的意思是:__________。(1分)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地写了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1分)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7、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请你从这段文字中提炼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说:“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你呢?书在你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请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句。(1分)

书,是我的________,也是我的_________。

9、读完全文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请写下来。(2分)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28分)

(一)口语交际。(3分)

我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的王冬阳同学被评为“市十佳优秀少先队员”,如果你是县电视台的小记者,你去采访王冬阳同学,你会问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学期快乐的学习生活,你一定有不少收获,用下面这份题来检测自己吧!你可要看清题目要求,仔细答题!相信你能行!

一、我会看拼音写字词。

回móu()这半个学期,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看到了荷花点zhuì()的池塘,认识了bǎojīngfēngshuāng()的鲁迅先生,听到了白桦林仿佛向我们dīyínqiǎnchàng(),知道了体育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jìng()赛的动力。

二、词语大观园。

1、将词语补充完整。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2、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小英雄雨来:;

3、看到“战争”,我会想到这些四字词语:;

4、我知道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有:;

三、我会对号入座。

幸福向往甜美陶醉灿烂清脆

盲姑娘()在她的歌声里,从她的()而又()的歌声里,从她的()而又()的微笑里,我似乎看到了她()的那个光明的远方。

四、我会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在岁寒三友中,梅花()有淡雅的香气,()有清香的姿态,()王冕用《墨梅图》和题诗来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郑板桥特别钟爱画竹,()一有空,()潜心描摹竹子的形态,他关心民间疾苦,()被罢官,他()要开仓放赈。今天,流传至今的`()是他们的作品,()有他们高洁的品质。

五、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2、小道穿过白桦林。(把句子写具体)

3、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4、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5、总理见了我说:“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到时候叫你。”(去掉引号)

六、课文内容传真。

1、《东方效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2、如果不能成为,那就当一条;如果不能,那就做。做河里,做林中,做草地上,做天上……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是要做一个最好的你!

3、《学弈》中其中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填原文)。

七、快乐阅读。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才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但是却很喜欢和我说话。叶老师喜欢我,我很敬重叶老师。

叶老师喜欢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常可以看到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见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树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不否,却给我讲起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常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多病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安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你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叶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的,果实的事业是()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的。

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着叶老师的一片心。

1、给文章选择恰当的题目,在括号里打“√”

绿叶的故事()一片绿叶的回忆()引路人()

2、选择文中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不说喜欢,也不说不喜欢()

(2)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3)没有顾虑,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3、请给第⑤自然段的一段名言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甜美谦逊尊贵

4、阅读第③自然段,说说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幅什么图,其寓意是什么?

5、文章叙述了一个与绿叶有关的故事,读后你认为“一片绿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八、习作。

你已经长大了,和过去相比,是不是更有自信了,是不是养成好学习或生活习惯了,是不是懂得关心他人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把“我不再”补充完整为题。如不再灰心,不再懒惰,不再粗心,不再娇气等。字数450字左右。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标准答案

一、我会看拼音写字词。

眸缀饱经风霜低吟浅唱竞

二、词语大观园。

1、不折不扣,不即不离,不伦不类,不偏不倚,不屈不挠,不三不四,不痛不痒等

2、略

3、略

三、我会对号入座

陶醉甜美清脆灿烂幸福向往

四、我会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但……而且……只要……就……即使……也……不是……而是……

五、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2、略

3、黄河养育着炎黄子孙。

4、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击退了三辆坦克。

5、总理见了我说,我们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到时候叫我。

六、课文内容传真。

1、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会适得其反。

2、大道、小路、太阳、一颗星星、一条最活泼的小鱼、一棵最挺直的小树、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七、快乐阅读

1、引路人

2、(1)不置不否(2)娓娓动听(3)安然长逝

3、尊贵甜美谦逊

4、略

5、略

八、习作(略)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评分标准

一、我会看拼音写字词(5.5分)

二、词语大观园(共12分)1、4分2、4分3、4分

三、我会对号入座(6分)

四、我会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8分)

五、我会按要求写句子(共13分)

1、2分2、2分3、3分4、3分5、3分

六、课文内容传真(共14。5分)

1、3分2、8分3、3。5分

七、快乐阅读(共16分)

1、2分2、6分3、3分4、2分5、3分

八、习作(25分)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试题说明

一、试卷背景:本套试卷力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融合起来,让整个卷面充满人文气息,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测查。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精神,以新教材要求为基本依据,对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进行考察,并对教学进行正确的导向。

二、考试范围: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北师大版)1—4单元

三、设计意图:

1、注重基础,抓住根本,与区质量评价标准接轨。

2、落实积累,强调运用,引导师生灵活地教和灵活地用。

3、结合文本,检测能力,跟踪检测课堂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