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刚滑稽戏(王汝刚经典滑稽小品是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570

大家好,关于王汝刚滑稽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王汝刚经典滑稽小品是什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王汝刚经典滑稽小品是什么

王汝刚滑稽戏(王汝刚经典滑稽小品是什么)

王汝刚主演滑稽戏和小品代表作有《头头是道》《明媒争娶》《爱心》《大红花轿》《复兴之光》《王小毛》等。

王汝刚,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共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委员会理事,上海警备区文化顾问。

人物简介

王汝刚是位吴语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他先天的诙谐性格和后天的说、学、做、唱的深厚功底为表演增光添彩。他追求的高品位的幽默品性,他表演自然流畅,轻松洒脱,节奏感强。

他通晓多种方言并善于运用方言塑造各种性格的喜剧人物,形成其独特的方言表演技巧。他还特别注意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愧是滑稽界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王汝刚是上海的滑稽戏演员吗

王汝刚是上海本地的滑稽戏演员,而且他本人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他的演出作品还是十分不错的,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

求王汝刚和李九松的滑稽戏名称

王汝刚和李九松搭档属于“奇数”。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次合作《头头是道》开始,至今已整整38年。

第一次合作,李九松就演了一个淳朴可爱的“老娘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老艺术家年事已高,相继退出舞台。为了培养人才,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市文化领导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青年演员们冒尖。

1981年春天,人民滑稽剧团面向全社会招生学员,报名者达几千人。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几经筛选,最后招收8名学员,开办随团学员班。学制为三年,第一年为课堂教育,设有表演、方言、唱腔、形体以及文化等课程。第二年参加舞台实践,班主任张双勤治学严谨,因此学员们功底比较扎实。

当时,剧团正在排演“定向戏”。所谓“定向戏”,就是由有关单位出资,组织编排一些配合该单位所需要的宣传节目。对于这类“定向戏”,历来褒贬不一。事实证明,定向创作也有可取之处,寓教于乐也是滑稽节目的一大特色,关键在于重视艺术质量,定向创作也能产生好作品。

为了配合宣传“安全生产”活动,剧团组织创作人员下生活,张双勤编写了一个剧本《头头是道》,基础不错。领导找到我和李九松,指派我们合作表演。就这样,我和李九松开始首次合作演出。

我们的结合程序,完全是,领导指派、本人自愿、观众批准,行家认可的。

这个独脚戏,类似小品表演,实际上,这个节目是以演为主的“大卖口”。需要三位演员合作,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我与九松都清楚地认识到,成功与否,剧本至关重要。我们先研究剧本,根据自身的特点,重新组合打造。

青年工人“小王”由我扮演,“老娘舅”由李九松扮演,“工地安全员”由翁文君扮演。节目的内容是:某建筑工地上,青工小王因为要去相亲,新理头发,他怕影响发型,而不愿戴安全帽。结果,自食其果,头被碎砖打破。谁知,老娘舅为他找的相亲对象,就是工地安全员。在血的教训下,小王终于醒悟。

我扮演由苏北顶替来沪的青工小王,操一口苏北上海话,还自认为:“我一口上海闲话,老流利格,就是个别字眼咬不准足”。李九松扮演的“老娘舅”淳朴可爱,刚好和”外甥小王”傻里傻气模样相映成趣。老娘舅还自鸣得意:“小鬼戆头戆脑的,完全像我,这就叫‘三代不出舅家门’。”

这个节目的台词和动作都比较夸张。但是大家都认为,夸张的合理、好玩、有趣味。因此引起观众捧腹大笑。有人作过统计,近20分钟的小节目,笑声能达到50到60次。

1987年,《头头是道》参加江南滑稽汇演。在江浙沪三地滑稽名家林立,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我们初次合作成功,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头头是道》这个节目曾参加巡回演出,到过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表演。每到一个地方,适当运用一些当地方言,更能逗得观众大笑。中国唱片公司广东分公司还为这个节目,录制音带发行,成为王汝刚、李九松两人从艺合作表演的第一盒录音带——“处男带”。

《头头是道》不仅是我和李九松初次合作的结晶品,还成为我俩的保留节目,曾上演达千场。现在,这个节目巳成为艺校培养滑稽演员的教材。

好了,关于王汝刚滑稽戏和王汝刚经典滑稽小品是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