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作文(拗九节作文300字)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220

很多朋友对于拗九节作文和拗九节作文300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拗九节作文

拗九节作文(拗九节作文300字)

导语:“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以下是家乡的拗九节作文,欢迎各位的阅读与参考。

作文一:家乡的拗九节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儿女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吟诗作赋予以颂扬。在中国,除了诗词,人们还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赞颂这一美德,而福州人在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为长辈送拗九粥,就是其中之一。

据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母亲被关在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总是被看守的狱卒吃掉。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再在上面撒一层黑芝麻,把粥弄得黑乎乎的,给母亲送去。这一次,狱卒以为这粥很脏,不敢吃,这碗粥才得以送到母亲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而目连的母亲今年正好二十九岁,便叫做“拗九粥”。

今年拗九节,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决定亲自为爷爷奶奶做一碗拗九粥。按照书上写的做法,我将材料都在锅中安顿好,开火。不一会儿,一股怪味钻进我的鼻孔,我打开锅盖,往锅里探了探头,不禁吓了一跳——锅里的水都烧干了,只剩下一堆黏糊糊的“焦炭”。做拗九粥怎么这么难啊?我准备了这么久居然做成这样!唉,还是不做算了。正当我想将锅收起来时,猛然发现母亲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我身边,她接过装满“焦炭”的锅,说:“没事,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爷爷奶奶吃的不是拗九粥的味道,而是你包含在其中的对他们的爱啊!”我睁大了眼睛,忽然明白了:是啊!不管我做的好不好吃,都是一份心意。揣着对爷爷奶奶的感恩之心,我耐心地重新熬作了一锅拗九粥。在母亲的指点下,我终于成功了,高兴地为爷爷奶奶送去。

当我推开房门的时候,爷爷奶奶惊讶地看着我,当我把粥送到他们面前时,奶奶高兴地摸着我的头,说:“我们的孙子懂事了!”说完端起拗九粥,和爷爷一人一勺,开心地吃了起来。看着他们舒展开的皱纹,我心中暗道:爷爷奶奶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想到这里,一丝笑容浮现在我的'脸上,一阵对他们的敬爱之情涌上心头。

长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无私的爱,孝敬他们,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对于我们来说,孝敬长辈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长辈来说,却是莫大的心灵慰藉。在拗九节做拗九粥,只是尽孝方式中微不足道的一种。只要我们有孝心,每天都是拗九节!

作文二:家乡的拗九节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九节”。每年的这一天总会让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绵长的思绪。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后九”,所以这个节日又称为“拗九节”。听妈妈说,民间认为凡是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或是九的倍数: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这一年隐含坎坷,所以,这些岁数的人拗九节这一天要吃一碗太平面,以冲晦气,期冀顺利过九。

看,拗九粥里有红枣、糯米、红糖、花生、桂圆、红豆与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总觉得粥里有一种自然的清香朝我涌来,黏而香甜,腻而柔软。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无穷,身临其境。

一碗热气腾腾的拗九粥出现在我的眼前,香气争先恐后地蹿入我的鼻子。一口气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时不时反弹着……

喝着拗九粥,你一定还不知足,这拗九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呀?拗九节还有一个来历呢!相传是因为目连给母亲送饭才有了拗九节。因为目连的母亲进了地狱,目连给母亲送饭时,不想却被小卒小鬼偷吃了。目连想了一个办法。。他用各种干果各种豆熬成甜粥,目连在粥上撒上了一层厚厚的黑芝麻。当把粥交给小鬼时,小鬼问是什么,目连随口说是拗垢粥,小鬼认为这“拗垢粥”很脏,就不再偷吃。所以拗九节也叫孝顺节。每年这一天,儿女们都要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和祝愿。

拗九节作文300字

拗九节正月二十九是我们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拗九节这天虽然没有其它节日的热闹,但是却十分温馨。因为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过这个节日!“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的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都被看守的狱卒吃掉了。后来,目连用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在撒一把芝麻送去给母亲!狱卒看见这黑乎乎的粥,就认为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母亲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刚好二十九岁!“拗九节”又被称为“孝九节”。

家家户户飘出拗九粥浓浓的香气。这世界上还有两个真正值得我们时时刻刻惦记的人。那便是我们的父母。

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做拗九粥需要的配料后回来自己亲手制作。那种温馨的场面还依稀浮现在眼前。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围在厨房里,做着各自分配的活,不许要过多的言语,那热气腾腾就是最好的证明。

平潭拗九节作文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九节”。每年的这一天总会让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绵长的思绪。

拗九节故事清人施鸿保《闽杂记》记载,来源于“目连僧救母之遗,故亦称孝子粥”。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青提生前凶恶,凶悍的赶走登门化缘的僧尼,死后被关在地狱里受刑,变成饿鬼。目连探监时送给母亲的食物,均被狱卒吃掉。无奈之下他想了个办法,用荸荠、红糖、花生、糯米等混合起来煮成甜粥,比撒上黑芝麻。狱卒看到这一碗黑乎乎的东西,以为很脏,便不再阻挠,青提才吃到儿子送来的粥。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乡人感叹目连孝心,仿其孝行,每年正月廿九日煮“拗九粥”孝敬双亲及邻里长辈,并相沿成俗。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回想起一次下雨天妈妈带病冒雨送伞的事……

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里的一个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正在吃早饭的我的,想:今天太阳挺大的,把书包里的伞放在家里吧。于是,我便按想的做了。老天偏偏与我对着干,选在我放学时请乌云弟弟来做客。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没带伞的我开始有些后悔了。

此时,妈妈的身影缓缓地挪进我的眼帘,我想:这不会是做梦吧!妈妈发高烧了,怎么可能出门呢!便有意识地捏了一下自己,呀!真疼!这不是做梦!我急忙跑至妈妈跟前,接过伞,妈妈的额头上显然又多了几条皱纹,一股暖流涌进我心窝。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拔腿朝办公室跑去,向老师请了个假,老师问我为什么,我说:“照顾妈妈,爸爸不在家,妈妈生病了,还来接我。”老师微笑的点了点头说:“涌涛,你长大了!”老师的话意味深长。当时我并不理解,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师到底想说什么,她想说:“涌涛,你学会感恩了!其实感恩很简单,但同时它也不简单!”老师的话,我至今难忘。

闽中本地人迷信认为,人的一生中逢九难过,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或是九的倍数: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遇到这些岁数,这一年隐含坎坷,为此家人给他们煮太平面吃,以冲晦气,期冀顺利过九。晚辈“送九”,祝长辈太平长寿。

如果说,在历史的那一头,一个人,一件物,一则故事,成就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习俗;那么也可以说,在拗九节正式推广后,一种文化的源头,一群志愿者,千万儿女诠释了榕城崭新的表情——和谐欢聚,让我们在正月廿九这一天,放飞感恩吧!

于是,我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盼啊盼,终于让我盼来了!

今天是正月廿九“拗九节”,我心里早打起了主意:妈妈过一会儿会出门办事,趁着她出门不在家时……呵呵。

不一会儿,妈妈悄悄的出门了,我目送妈妈走远后,便急急忙忙穿上鞋,跑到超市,买了荸荠、红糖、花生、糯米、桂圆、莲子、芝麻、红枣这八宝。再加上马蹄、红豆、栗子这些干果,煮成香甜可口的拗九粥……回到家,便学起妈妈的样子开始煮粥。正要开始煮时,我突然想起妈妈的方法:花生要去皮,桂圆要去壳,莲子要用水泡一会儿,泡的过程中要去苦芯,芝麻要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或放在锅里炒一炒,才会香,糯米要用淘米碗洗一洗、泡一泡,红糖要刺成丝,红枣要切成三瓣,然后去壳。我便按妈妈的方法做了,在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麻烦:莲子剥不开,红糖不容易刺成丝。不过,为了这一天,孝敬母亲的这一天,这些困难是难不倒我的感恩之心的!莲子用水果刀刨开,红糖用刨刀挂成丝。

一切困难都被我迎刃而解后,我开始煮粥了,先加上半锅水,然后把糯米、花生、莲子、红豆、马蹄倒入锅里,盖上锅盖,等50分钟左右,打开锅盖,用锅铲来回翻滚,避免黏在锅底,翻滚15分钟后,加入荸荠、红枣和栗子,在翻滚。接下来,把火关了,加入红糖跟桂圆,再翻滚5分钟。最后,出锅!撒上黑芝麻,一锅粥就煮好了。这时妈妈恰恰好回来了。她闻到了粥香,说:“啊,好香!”我立马盛了一碗,端至妈妈跟前,妈妈喝了一口粥说:“孩子,你懂事了!这粥真好喝!你从哪儿学会的?”我神秘地说:“不告诉你!”看着妈妈那灿烂的笑容,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原来,感恩如此“简单”。拗九节作文拗九节作文。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