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忙以我看什么为题目?杜甫很忙作文以我看为题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2680

对杜甫很忙这句话涂鸦的看法70字

“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围观的网友对此评价“据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没有被涂鸦,不能算大家”。

杜甫很忙以我看什么为题目?杜甫很忙作文以我看为题

在同学们的笔下,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举着“剪刀手”卖萌,背景台词是“爱杀敌、爱卖萌,我是将军,我也是正太,我是辛弃疾,请跟我一起‘耶’!”清代知名学者蓝鼎元,换身衣服就成了肯德基爷爷。

虽然乱涂乱画课本似乎不太好,但对于学习压力很大的学生们来说,这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正在流行。

如何评价杜甫很忙

我看到那组图片的时候是很难受的。

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这样的中学生信手涂鸦无伤大雅,对此反感的人太敏感了。

但是,中学生随手涂画这些,我觉得还能够理解,如果所有人都跟着起哄,只感到新鲜好玩,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我就觉得看不得了。

很多人觉得,就这样娱乐一下,并非大事,只要心中尊敬杜甫就行,可是对杜甫很忙这组画感到很好玩的人真的心中尊敬杜甫吗?有多少疯传这组图的人真正了解杜甫,了解他的忧国忧民,一生凄苦,他们又读过多少杜甫的诗?

再换个角度说,如果是某个当红的明星被这样恶搞,说不定他的粉丝们还会立即对恶搞的人群起而攻之呢,为什么杜甫被忙了一次,却没多少人觉得不妥,偶尔有几个人表示一下不满,还有一群人嫌他们敏感?

其实在课本上涂鸦是很正常的,不少人觉得这个好玩也没什么,可是为什么偏要集中地涂杜甫呢?

我们总是在说韩国偷走了中国的好多文化,比如端午节,比如屈原,韩国自然是可恨值得鄙视的,但是我们又做好了吗?我们真正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吗?说不定继续这样,杜甫也快成了韩国的了

《杜甫很忙 我们亦无须紧张》从文章看,杜甫都在“忙”什么

其实不知道朋友你指的很忙的忙是指什么意思或指的哪方面?

如果就以那些恶搞的图片来讲的那就是指老杜一会机枪扫射一会摩托开开的反正就是指同一形象下的人物但是不时的换着造型换着时代所以相对感觉来讲自然就是比较忙了的呵呵

---------------------------

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而今年又恰逢唐朝大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诞辰1300周年,因而,这一组让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的图片,让许多人痛心疾首,因为,被恶搞的是诗圣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对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诗中圣哲,我们怎能如此作践呢?但是,我们的这种紧张,是不是“反应过敏”了?

从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无中生有地为杜甫“添枝加叶”时,基本还是能够摆脱低俗的,他们更多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嫁接”到这样一位诗人的头像之上,其中,将杜甫“洋化”成NBA球星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如果着眼于所添加的内容与课本中的“原创头像”的关系,那天衣无缝的衔接与那独出心裁的构思,确实能够让我们惊叹于这些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想像力之高强。因而,当我们紧张得要批评这些年轻人包括中小学生的胡思乱想时,我们自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我们哀叹今天的学生想像力严重缺乏,毫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又对他们稍微出格的表现,又大加挞伐。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让我们紧张惶恐;“杜甫很忙”,更让我们胆战心惊。有这必要吗?

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位被学生折腾成“很忙”的人,是诗圣杜甫,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年,就已经有人指出,“高中历史课本古人长相惊人一致”,课本中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竟然长得一样,统一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唯一的变化是胡须的形状与长短。虽然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历史人物头像,但是,80后之前的一代又一代人,对此依然是印象深刻,他们戏称,“上了这么多年学,所有人都被骗了,其实这些历史课本里的人物都是同一个人,只是买了不同的QQ秀”。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杜甫,其实只是一个符号,而不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类似杜甫的辛弃疾等古人的头像,都被学生“添枝加叶”过。事实上,这样的“添枝加叶”,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鲜事,随便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对课本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改装”的情况,若干年前,我们可能都做过这样的“恶作剧”。只不过,在网络的推助之下,“杜甫很忙”,显得更为社会所知而已。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坦然。“杜甫很忙”,只是一种调侃,一种放松,或者是一种宣泄;我们没有必要将其上升到糟蹋圣贤的“高度”,许多年前,我们在课本中的坏人的头像上画一个差什么的,那也不能证明,小小年纪的我们,就已经懂得了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或者是反对封建压迫。

“杜甫很忙”,但我们用不着很紧张。国外,对兴师动众地调侃诺贝尔奖都能宽容,对调侃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能够宽容,我们,对学生的即兴涂鸦,为什么就视如洪水猛兽呢?成熟的文化,本身就必须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只要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不变调,“杜甫很忙”,总比“杜甫很闲”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