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漫卷诗书喜欲狂是什么意思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漫卷诗书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以及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
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6.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8.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解说」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
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
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
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诗意」
我在剑门山的南边,忽然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把衣服都沾湿了.
回头看看老妻和孩子们,他们脸上的愁容也一扫而空了.
啊!太高兴了,我无法定下心来看书,
算了,就把书籍收拾好,真是令人快乐得快发疯了.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真应该高兴的唱唱歌,好好喝它几杯酒,
还要趁著明媚的春光,大夥儿结伴回故乡.快快动身吧!只
要从巴峡穿过巫峡,出了襄阳,便可以向著洛阳前进.
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欲是什么意思
整句是“胡乱地卷起诗书籍,心里不由得欣喜若狂”
“欲”的释义:①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②希望;想要;③快要这里“欲”是“快要”的意思
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