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赏析(国学经典名句解析)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960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感悟

1.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国学经典名句解析)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巽卦:“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坎卦:“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离卦:“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

兑卦:“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艮卦:“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心静如止水,志刚如磐石,静默守星月之变,怀志付诸行日月乾坤之朗朗。日行千里不言其路之遥,夜跃八百不语其道之艰。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人之本也,学,士之利也。自强而德厚,君子之大宗也。故为君子,当以优学服人,志坚傲人,耐苦强人,高德威人。自强而不息,厚德以载物,是可大成也。

4.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7.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0.不烦不扰淡泊不失

国学经典名句及赏析

导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名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1】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不迁怒,不贰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7.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2】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君书》

【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

【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

【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志》

【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

【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赏析

国学经典名句及赏析汇总如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讲解】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解】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解】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讲解】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品德篇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7.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9.君子不器。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指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2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

【讲解】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