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中华母亲节有必要吗
一般来说:
对男人没必要,男人忙着挣钱养家,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过,还管什么母亲节。
对女人有必要,每到一个节日就有一个收礼物的借口,管他中国、外国节,纪念什么的节。
中华母亲节的设立理由
2006年7月15日,第二届女娲山水旅游节在河南省淇县古灵山开幕。有学者建议将女娲诞辰日确定为“中华母亲节”。在众多中华贤母中,孟母五大优势俱全:
1实有其人,不是传说人物、不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人物。
2贤母事迹翔实而且丰富。有的贤母只有一件事而且缺情节。西汉《韩诗外传》和大历史家刘向的《烈女传》就翔实记载了孟母仉氏在不同阶段教子的好几件事,有情节、有故事,从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都注意到了,形成颇具系统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可以讲述流传,供人取法。
3时间较早,历代留有遗迹供瞻仰。仉氏生孟子在公元前372年,至今已伴中华民族走过2379年。唐以后历代有封赠祭祀,留下许多遗迹。孟母林、启圣寝殿、孟母三迁处、孟母三迁祠、孟母断机处碑等等可供中华儿女瞻仰追思。
4家喻户晓,知名度高,影响大。刘向记孟母教子五件事中,“孟母三迁”、“断织喻学”二事流传最广远,南宋《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中华儿女耳熟能详。一直到1994年我的《新三字经》还有“昔孟母,茹苦辛,断机杼,善择邻。”
5教子成效大。孟轲成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他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孟母。孟母教子懿范千秋。定位的角度是母亲而不是其他,仉氏生孟轲才成为孟母,因此孟母生孟子之日是标志。中国传统称自己的生日是“母难之日”,迳称“母难”。表明自己生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以孟母生孟子之日作中华母亲节,推而广之,每人在欢度自己生日时都要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
孟子的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的形象,“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诵了两千多年,把孟子生日作为母亲节,是为了让人们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此后,中国十八位儒学研究学者和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者联合发出设置中国“母亲节”的倡议:希望将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国母亲节”。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孟子的故乡山东省邹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儒学世家、团体,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学者通过《母亲节促进会章程》和《创设母亲节的倡议》,确定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并决定丁亥年四月初二(二○○七年五月十八日)首届中华母亲节在石家庄市举办。人类的爱心从母爱、爱母开始,母亲节是全人类的需要。因此一旦点燃,便易形成燎原之势。美国的母亲节1907年始于费城一地,经过七年的努力,逐步被一些州认同,到1914年才正式定五月的第二个礼拜日为美国母亲节。中华母亲节也可以由点点星火逐渐汇而燎原,今年首届中华母亲节就有邹城、石家庄、曲阜等市举办大型庆典活动,北京、天津、南京、福州、哈尔滨、柳州、新乡、太原、榆社、枣庄、德州、泗水、莱西等十几个城市的一些学校率先开展起来。学校是开展中华母亲节活动的天然场所,也非常简便:在四月初二(今年是阳历5月18日)之前,在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13日)之前,就布置学生以中华母亲节的名义为母亲做一件好事(包括打个电话、写封信),并写篇作文。这并不增加师生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母亲节的意义为什么要过母亲节
母亲节的意义为什么要过母亲节
母亲节虽然是个洋节,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有着“忠孝礼义”的传统古国来说,尊重母亲,孝顺母亲早就有礼有节。无论是二十四孝中后汉包文芳,为救母亲,不怕万险,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还是亲尝汤药的仁孝闻天下的刘恒,作为一国之君,母后三载病,却是汤药必先尝,更是从国家的层面竖立孝顺母亲的榜样。
当今,尊重母亲,将中华尊母孝母的美德发扬广大的事迹更是比比皆是。翻开中国文明网推出的“好人365”栏目。无论是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西口孜村任劳任怨照顾患病多年的母亲,13年如一日。每天早上背着母亲爬房顶晒太阳,晚上为患病母亲暖被窝,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他被誉为当代“黄香的47岁的村民陈相锋。还是为了照顾母亲推迟婚期、辞掉工作的“好儿子”彭程,还有年已六旬却拉板车携九旬母亲看世界的“好女儿”谢淑华,将孤老当成自己母亲一样孝顺照顾的“好女儿”刘怡晴,无偿赡养失忆老人16年“好儿子”季一山等一个个中国好儿女,他们都用行动为母亲节增加了新的内涵和精神。
孝心其实很容易,我们不要等到节日才刻意去做,要知道孝顺不能等,常回家看看,常打个电话问问,常听听唠叨,常和母亲聊聊家常!这样才有说不完的母爱事,道不尽的亲情缘,母亲才会真正的幸福快乐。只要我们有心,天天都是母亲节,每天都能让母亲感受到像过节一样的快乐。母亲节,不一定要大礼相送、锦衣玉食,只要我们能像上面这些模范人物一样,持之以恒将母亲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也同样是给了母亲最大的安慰和报答,哪怕是一句问候,即使节日不买礼物,母亲也会没有遗憾。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母亲节,我们不但要用真心真诚给母亲送上节日的祝福,更要关注社会上那些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用我们的爱和微笑,用我们的真诚和暖意,去给这样需要帮助的“母亲们”尽上一份心意,这才是对母亲节意义精神最好的发展光大。这样的母亲节才真正令人难忘和回味无穷!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
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母亲节在我国是地区性节日,最早是在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