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怎么知道赵高改遗诏了 事件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040

赵高改遗诏是不是真的 事件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

了解秦朝历史的都知道,秦始皇本来遗诏内的继承人其实是长子扶苏,但是后来赵高却篡改了遗诏立胡亥为皇帝。那么有一个问题,这是十分保密的事情,赵高改遗诏是不是真的?赵高改遗诏事件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有几种猜测,其中被李斯泄露的可能性最大,也有人说是赵高自己说的。

赵高改遗诏事件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

后人怎么知道赵高改遗诏了 事件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

1、李斯泄露的

李斯是当时参与赵高篡改遗诏的少数人之一,后来李斯被赵高陷害进了大牢,于是很多人都猜测这是李斯在死之前将赵高篡改遗诏的事情告诉了别人。也正是因为害怕被李斯说出去,所以赵高才一直都想要杀死李斯。

2、赵高自己说的

也有人说是赵高自己在死之前说出去的。赵高一生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好事,在死之前索性也将这件事情说了出去。现在看来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赵高篡改遗诏并不是为了帮胡亥,而是为了自己,要知道胡亥就是死在自己的手上。他人都要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了。

3、被宦官泄露

当时知道这件事的除了李斯,赵高,胡亥外还有几个皇帝身边的宦官。要说李斯,赵高都不说那么胡亥就更不可能说了。那么可以说出去的就一定是剩下的几个宦官。这种猜测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4、后人推测

这是最后一种原因,因为当时秦始皇死的时候身边就只有李斯,胡亥,赵高等几个人。李斯虽然参与了,但是他对秦朝是忠心的,他不可能是发起人。而胡亥了,虽然有野心,但是一直都很是依靠赵高,所以也不应该是他想到的主意。再联系后面赵高的一系列行为,杀李斯,杀胡亥,毁灭秦国,这些都可以得出结论,秦始皇的遗诏就是赵高改的,其他人根本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动机。所以后人怎么知道赵高改遗诏了可能就是上面这四种原因。那么对此小伙伴们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了?欢迎大家讨论。

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是怎么被后人得知的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路上病逝于沙丘,秦始皇作为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直到去世也没有定下他的继承者,太子乃国之根本,现在秦始皇都去世了,帝国还没有太子,就一定会产生祸乱,这个祸乱首先从赵高开始。

因为赵高是秦始皇的近臣,官职是中车府令,掌管秦始皇的车驾行驶和所有的印信玉玺,通俗地说就是管理秦始皇每天的行程,车驾走到哪里,在哪里休息,赵高是需要在秦始身边服伺的,另外还有秦始皇所有对外发布的部分诏书由赵高代写,经秦始皇过目后,再从赵高那里拿来玉玺盖上印章,成为具备法律效力的诏书,可以这么说,秦始皇的一举一动,赵高都是了如指掌的。

赵高所以当秦始皇病逝时,赵高肯定是一个知道的,而不像胡亥和李斯,胡亥是是秦始皇的儿子,有事情或受诏的时候,才能见到秦始皇,李斯是丞相,同样是受诏时才能见过秦始皇,所以沙丘政变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赵高,对于赵高到底是主动谋害秦始皇,还是在秦始皇去世后才开始阴谋的,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

但是,秦始皇身边肯定不止一个赵高,还有服伺秦始皇生活起居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肯定也是知道秦始皇的情况,但身份低微,也不敢擅自外传信息,估计也只能被赵高协迫,赵高在想到计划之后,首先说动了胡亥,以皇帝位置引诱胡亥参与,胡亥无法拒绝这个诱惑,然后赵高又找到李斯,以丞相之位和荣华富贵说动了李斯,李斯同样无法拒绝。

于是沙丘政变就这样开始了,虽然根据出土的《赵正书》说秦始皇是在李斯和冯去疾的支持下,主动传位于胡亥的,根本不存在沙丘政变,当然也有这种可能,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沙丘政变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秦始皇有贤能的长子,为何要传一个懦弱无能的幼子呢?

沙丘政变的核心参与者就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那些身份低微的太监和宫女就算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但是对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谋的细节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沙丘政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同时司马迁知道的话,那一定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之中的其中一人泄漏出去的,这是一定的。所以怀疑对象就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之中的其中一人。

沙丘政变谁得到的利益最大?当然是胡亥,其次是赵高,最后是李斯,原因很简单,胡亥从公子到皇帝,一步登顶,皇帝是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当然就是胡亥利益高大,其次是赵高,因为赵高之前的官职是中车府令,现在拥立了胡亥,肯定会升官发财

但实际上赵高的野心远不止这些,赵高的野心是要做皇帝。利益最小的其实是李斯,因为他本来就是丞相了,只是想保住丞相位置,所以三人按所得到的利益最大最不会泄露秘密的原则来看,李斯是泄露秘密最大的怀疑人。

再来看当时的情况,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明确地把扶苏作为他们起义的旗号之一,陈胜还说了扶苏本来是秦始皇的继承人,但由于劝谏被秦始皇发配到边疆,陈胜还说胡亥本来不应该继位,是胡亥杀了扶苏才继位的。陈胜说的这些话都被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陈胜不是一个农民吗?

他怎么知道扶苏的情况和胡亥的情况,看上去陈胜对沙丘政变了如指掌,细思极恐,沙丘政变一年前才发动,一年后陈胜全知道了,作为一个农民,陈胜凭什么知道朝廷中发生政变的细节?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人泄露出来的。

再回过头看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的情况,胡亥即位后,在赵高的教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屠杀,不仅所自己的兄弟姐妹给杀了,而且把朝中不听话的大臣也杀了一批,最终赵高开始把争夺权力的矛头对准李斯,发动沙丘政变三人中的两人赵高与李斯开始权力斗争。

陈胜吴广起义赵高凭借掌控皇帝的优势,因为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对胡亥很了解,再加上赵高是内官,掌控了朝臣面见皇帝的权力,赵高利用这个让李斯得罪胡亥,最终在权力斗争中,李斯处于下风,还因此被捕入狱,权力斗争对李斯非常不利,李斯当然不肯坐以待毙,他想出一个惊天的办法:这就是陈胜的起义。

陈胜和李斯是同郡不同县的老乡,李斯是河南上蔡人,陈胜是河南商水人,两个县是相邻的,口音都是一样的,李斯的儿子是秦朝三川郡的郡守,李斯与赵高在朝廷进行政治权力斗争时,肯定会对敌方进行全方位监控,于是赵高捕捉到一条信息:李斯的儿子李由与陈胜有书信来往。赵高将这条信息上报给胡亥,胡亥还派了人去调查李由,结果李由在与刘邦的战争中,被曹参所杀,李由战死。

李由战死,监狱中的李斯再无外援,不久也被赵高所杀,但李斯所引发的政治动荡还没有结束,种种迹象表明李斯将沙丘政变的内容泄漏给了陈胜,陈胜知道了扶苏的事情和沙丘政变的内幕,所以打着扶苏的旗号起兵,与李斯联合逼迫赵高,但陈胜又怕没人支持,所以还打出了项燕的旗号。

原本是陈胜与李斯联合进行一场与赵高争权的政治斗争,利用兵变压迫赵高屈服,救援李斯,没想到的是却因为秦朝的高压统治下,各地贵族与农民纷纷不满压迫,结果陈胜一起头,天下全部震动,这出乎了李斯与陈胜的意料之外,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在陈胜大军到来时就没事,刘邦和项羽大军到来就战死,这也太巧了。

陈胜绝对不是个普通人,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怎么也不是普通人,况且连朝廷中沙丘政变这样极高机密都知道,说明陈胜绝对不是普通人,再加上陈胜与李斯儿子李由有联系,便不难想像李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唯有李斯才是那个泄露沙丘政变的唯一人选。

所谓陈胜吴广的农民大起义,很可能缘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引发的,却一不小心引发了整个天下的反秦战争,最终葬送了整个大秦王朝,却是李斯和赵高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正因为李斯的泄露,才让天下人都知道了沙丘政变的阴谋,包括司马迁也知道了,才能写进《史记》。

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是怎么被后人得知的呢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倒在了第五次巡游的路上。也就是在这次巡游中,赵高伙同李斯一起篡改了遗诏,逼迫公子扶苏自杀,并改立公子胡亥为太子。胡亥上位以后,听信奸臣赵高的话,屠戮忠良,加重税收,最终使得秦朝二世而亡。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的事情,如此隐蔽,为什么会被司马迁所知晓,并被记入史册之中呢?

猜想一:李斯说的

在赵高三人篡改遗诏的过程中,有三个参与者,分别是赵高、李斯和胡亥。胡亥和赵高不必多说,他们两个为了为这件事保密,不仅诛杀了秦朝的王室血脉,还将李斯也给杀了。

因此,唯有李斯有机会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而李斯将这个秘密公布出来的理由也很简单。

当初,李斯之所以和赵高合谋,篡改遗诏。就是因为李斯觉得自己比不上蒙恬,一旦扶苏上位,自己的地位会不保,所以选择了扶持胡亥。

然而胡亥上位以后,形势却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胡亥宠幸赵高,李斯连胡亥的面都见不到,还要受到胡亥的责备。

因此,此时的李斯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选择了说出真相。至于这个真相说给了谁,那就不得而知了。

猜想二:后世诋毁的

每一个朝代,在取代前朝的时候,都会尽力地抹黑对方。比如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就搞了一个五德始终说。因为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所以秦朝能够取而代之。

也许这种言论听上去很蠢,但是古代的平民就相信这个,因为当时的君权神授思想深入人心。殊不知,这只是统治者用来迷惑百姓的手段罢了。

汉朝也不例外。尤其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本来还是一个平民。因此,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性,汉朝就会竭力的抹黑秦朝。其中就包括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赵高篡改遗诏之类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汉朝才能表明自己得国之正,才能收买人心。

事实上,秦始皇选择胡亥为太子的概率并不小。

首先,扶苏因为顶撞秦始皇才被赶离咸阳,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这本身就说明了秦始皇对他的不喜。

其次,《史记》记载,在秦始皇死前其实是遇到过三次预兆的,它们分别是荧惑守心,陨石坠地和玉璧传言。这三件事情,都预言了秦始皇将死。因此才有后来的秦始皇厌恶说死。

而秦始皇的第五次巡游,本身也是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势才作出的反应。如果秦始皇真的想要立扶苏为太子,那么早就应该有所准备,而不是将胡亥带在身边。

猜想三:巡游路上的大臣们泄露的

在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的过程中,秦始皇死了那么久才被发现,本身就很奇怪。更别说赵高命令随行官员们各自装载一石鲍鱼的古怪行径和遗诏上命令扶苏自杀的古怪旨意了。

因此,赵高和李斯两人自认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随行的大臣们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只不过碍于李斯和赵高两大权臣在场,这些大臣们为了保命不得不将此事深埋在心中。

当后来秦朝被起义军消灭以后,这些大臣再将此事和盘托出,也是很有可能的。

结束语

无论此事的真相如何,都并不妨碍后人对扶苏的惋惜和对胡亥的痛恨。